自2013年5月開始,《論盡》開始發行紙本月刊,力求豐富多樣,其中包括專題報道、時事分析、藝文評論、人物專訪及特約專欄等。我們秉持著獨立、公正、客觀的原則,對社會事件和議題進行深入探討和分析,為讀者提供不同的觀點和思考。我們深信媒體的力量,希望通過我們的報導,為澳門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怎樣的城市面貌定義了澳門?是金碧輝煌的賭場、渡假村、人山人海的大三巴景點和手信街;是巷、圍、里間保存上百年歷史的人文風景;還是填海區棟棟新建的高樓大廈?澳門人遊走其間,穿插在遊客人潮之中,如何定⋯
無論是研製音響還是經營酒店,「Andy」溫安迪及周太吳美英,分別展示了他們的勇氣和創新精神。他們在不同年代來到澳門,在舊區度過寒暑數十載,酸甜苦辣,由後生的奮鬥到現時悠閒自在,亦經歷舊區種種的情⋯
舊區對於澳門人而言,有著怎樣的價值和生活記憶?直選議員林宇滔多年從事社區工作、自詡是個真正的「街坊」。在他眼裏,澳門的舊區與理論上已無人居住的「舊」不同。舊區之於澳門人,除了建築較舊、較多基層居⋯
舊區是本澳的核心、到處充滿本地歷史和文化獨特魅力。特區政府在二〇〇四年提出舊區重整,一晃近廿年過去,昔日重整口號到今日的更新、活化,從舊區政策箇中演變,或可一窺當局對舊區發展的方向及態度。 一⋯
澳門近年快速發展,高樓大廈處處可見,城內部分舊區愈顯頹敗。然而,若由註冊城規師胡玉沛來分享舊區的美好,恐怕花上幾日都聽不完。一講到街區「好嘢」,由舊區的歷史、人物、非遺文化到建築美學、曾出現的流⋯
對於一個成長於舊區的澳門人而言,舊區及活化的意義應該是什麼?一個居住單位、社區、建築或區域被定義為「舊」的時候,「舊」並不單意味著殘破或荒涼,而內含因時間積存而成的關係連結,牽起這個地區和這一群⋯
近年澳門幾乎沒有街頭抗議,相關研究同樣絕跡。 為什麼城市沒有了抗議?如果不考慮疫情期間的特殊情況(雖然早已解封),一般認為一個社會只有兩種情況之下會令抗議消失。一是這個社會與政治體制已足夠開放⋯
Bosco Green Store 店長陳麗韻一邊與我們分享與店內自閉症學員相處之道,如需重複提醒相同事項——一到店要打卡、穿圍裙;一邊又展示學員們的手作品。雖然學員有時「難搞」,但亦有好貼心的⋯
體育當中有一種「遷移價值」,簡單而言是,在體育中學到的道理,是可以遷移到你的生活當中。例如體育教會你要刻苦耐勞,你在別的地方也會是個刻苦耐勞的人;體育教會你有抗壓力,面對工作壓力時你也可以抗衡挫⋯
隨著經濟發展,本澳近幾年已成為外籍僱員熱門求職地,而本澳外籍僱員主要來自東南亞國家。不少外籍僱員年輕時已來澳打工,漸漸形成團體或組織工會,爭取勞權、致力改善澳工作條件、扶持初來乍到的同鄉適應新環⋯
澳門從以前就是匯聚中西文化、獨樹一幟的城市,現在再面對新一輪的挑戰。在官方一次次講述「舊區活化」的理念時,同時待思索的是,在澳門新舊交錯的城市空間中應注入怎樣的「活力」,可同時善用社區內原有的的⋯
近期政府宣佈由六大博企負責活化片區計劃,打著「政府主導、博企出資」的旗號,指望能借用博企營運大型項目的經驗「振興」部分舊區之餘,吸引遊客入區帶動周邊經濟活動。城市規劃師林翊捷認為,憑現時公佈資訊⋯
福隆新街步行區計劃 地段 福隆新街、爐石塘巷、新填巷、桔仔街及何老桂巷之間的區域。 歷史背景簡述 福隆新街早在清代已開始發展,有數百年歷史,上世紀中期成為著名的煙花之地,葡文名 Rua da⋯
特區政府與永利渡假村(澳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自九月二十九日起試行「福隆新街步行區計劃」(下稱步行區計劃),即每日上午十一時至凌晨一時在福隆新街、爐石塘巷、新填巷、桔仔街及何老桂巷之間的區域設立⋯
最近澳門當局公佈由六大博企出資來「活化」多個舊區地段,即為所稱的六個片區,以期帶動當中以及四周的中小企營商,這不期然讓我思索在博企思維及價值下,這些原來皆蘊涵著豐富文化歷史資源的片區在活化後會變⋯
挖土機開進老舊聚落,抹除城市的歷史紋理,已是台灣現時最常見的人為都市變遷。然而,文化資產承載記憶的價值無庸置疑。在「開發」與「保存」的角力下,文化資產保存的手段有了超乎兩者的作法,那便是採「文化⋯
《財政年度預算案》的重要性僅次於《施政報告》,但施政報告的冗長已鮮有人閱讀,而消化財政預算案的門檻又更高,因其往往涉及大量預算細項與數字,一般大眾難以理解。 一個可行的切入角度是觀察這些文字與數⋯
十月中,筆者帶著女兒在二龍喉公園的樹蔭下,觀看了一個說故事劇場「光禿禿的山」。幾位說故事的演員一邊說故事一邊演,講述松山的綠化史,主角時而是動物,時而是植物,甚至連一些設施如隧道也開口說話,十分⋯
澳門每年都有大大小小的劇場演出活動,如今本澳藝術發展程度是否能吸引普羅大眾關注其中?除了戲劇敍事之外,參與戲劇表演者的經歷也值得一提。 劇場工作者周穎欣自中學時期開始對戲劇萌生興趣。升讀大學時⋯
對於非中文使用者而言,學廣東話並非一、兩年間的事。在澳門,有一群自發擔任翻譯義工的外僱朋友,除平日工作外也積極學習本地語言廣東話、英文、普通話等,待他╱她們用多年時間熟悉語言,繼而擔任義工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