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k
紙本月刊

自2013年5月開始,《論盡》開始發行紙本月刊,力求豐富多樣,其中包括專題報道、時事分析、藝文評論、人物專訪及特約專欄等。我們秉持著獨立、公正、客觀的原則,對社會事件和議題進行深入探討和分析,為讀者提供不同的觀點和思考。我們深信媒體的力量,希望通過我們的報導,為澳門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一次意外令阿萱負債纍纍,欲哭無淚。
阿萱回家了,帶著十三口鋼釘和一身債 2024年05月26日|文:藍南|https://aamacau.com/?p=110996

5月12日,母親節,下午一場滂沱大雨令天空變了色,晝夜難分,澳門氣象局在下午4點22分發出紅色暴雨警告。大雨打在柏油路、車頂和簷篷上發出巨響,行人衣衫盡濕,手執康乃馨的人們只能瑟縮街角躲避,等雨⋯

133 全民返工紙本月刊
袁一豪受訪時提到,「他們用一對手去創造了自己的未來,用手去創造了澳門的輝煌,也用手去守住了覺得應要守住的事物。現在我們還可否用自己一雙手去掌握命運?」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澳門故事】回憶往事 思考今天──《夢迴.益隆》 2024年05月26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110995

昔日的益隆是一個炮竹廠,今日的益隆是公共休憩空間,一個由博企負責活化的片區。時光的流逝,空間的轉變,今天回望往事,也是在思考當下的澳門。「我會以一個利用歷史的角度,放到觀眾面前,令我們看到這段歷⋯

133 全民返工紙本月刊
土生土語話劇多年來一直以幽默方式,笑談澳門大小事。圖片來源:澳門文化局
【澳門故事】多少澳門事 盡付笑談中──土生土語話劇《不日之星》 2024年05月26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110994

土生土語話劇團踏入第三十一年,今年繼續在藝術節的舞台上,以創作笑談澳門大小事。「今年不一定只是土生葡人的故事,裡面有些地方也是一般市民的小小心聲。其實不用我們演,澳門講場都有這些聲音,不過我們以⋯

133 全民返工紙本月刊
導演佐川大輔介紹,Theatre Moments 一直喜歡用極簡的設計,希望能讓觀眾有更多想象空間。膠膜的靈感來自於疫情期間要將人隔開,防止病毒傳播。相片來源:澳門文化局
【改編名著】二百年後,《科學/怪人》如何對應今天? 2024年05月26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110993

只見台上的演員屢屢拉開一筒筒膠膜⋯⋯雖然透明,但也是一種隔膜。由本地藝團演戲空間與日本藝團Theatre Moments合作帶來的作品《科學/怪人》,以類似的意象展現出科學家與怪物之間的互不理解⋯

133 全民返工紙本月刊
《病歷編號:XXXX》改編自英國近代劇作家彼得.謝菲爾的名作《馬》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改編名著】人言可畏無分地域時空──《病歷編號:XXXX》 2024年05月26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110992

一個內向靦腆的少年一夜間刺瞎了多匹馬⋯⋯如此駭人的聽聞,激發了英國劇作家Peter Shaffer於一九七三年創作出劇本《馬》。作品曾榮獲美國劇場界最高榮譽Tony Award中的最佳話劇,並改⋯

133 全民返工紙本月刊
黑沙龍爪角對開海面。
有「島」未為輸?——填海「堵」未來 2024年04月28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110354

今期《論盡》紙本專題有關近日特區政府極力鼓吹的「生態島」計劃,要在路環以南海面以建築廢料填海造島。這個將用來放置建築廢料的島,造價接近156億澳門元,用海面積約為2.45平方公里,比目前填海新城⋯

132 再見中華白海豚──我們用垃圾賭未來紙本月刊
黑沙龍爪角聽海軒對開水域。
澳門觀豚捉迷藏 我們還有多少次「下次」? 2024年04月28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110350

在澳門觀察中華白海豚,既容易又不容易。相比其他地方要坐船出海,或者跋山涉水到偏遠的近岸地點,澳門最佳觀豚位置之一,正正座落於從黑沙龍爪角海岸徑延伸出海面的亭子「聽海軒」。「這是對一般人門檻相對較⋯

132 再見中華白海豚──我們用垃圾賭未來紙本月刊
麥希汶(右)與團隊於船上觀察海豚。
跟保育倡儀者麥希汶走一趟海上觀豚之旅: 海豚保育,是角力,也是處處驚喜 2024年04月28日|文:馬碧玉|https://aamacau.com/?p=110353

四月八日,香港大嶼山附近天朗氣清,清風徐來。這天,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副會長麥希汶帶記者從香港東涌出發,去尋找中華白海豚的蹤跡。從自家租來的觀豚船看去,海面一層層向岸邊滾動,海水味往臉上撲來。駛過港⋯

132 再見中華白海豚──我們用垃圾賭未來紙本月刊
參考文獻:原圖及資料整理: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此圖由 「論盡媒體」重製 1. 邱永松, 陳濤(2004) 珠江河口水域中華白海豚調查報告. 珠江河水域水生生物生態研究文集: 188-198. 2. Chen T et al. (2010) Distribution, abundance, and individual movements of Indo-Pacific humpback dolphins (Sousa chinensis) in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China. Mammalia 74: 117–125. 3. SCSFRI, CAFS (2019) Long-term monitoring of population dynamics of Chinese white dolphins (Sousa chinensis) in Lingding Bay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the second stage. MEEF 2018006. 4. Guo L et al. (2022) Habitat decline of the largest known Indo-Pacific humpback dolphin (Sousa chinensis) population in poorly protected areas associated with the hypoxic zone. Front. Mar. Sci. 9:1048959.
填海造陸,海洋變垃圾掩埋場?——「生態島」計劃及其爭議 2024年04月28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110352

自特區政府公佈「生態島」計劃以來,似乎未見其利先見其害。填海造陸,海洋將成為垃圾掩埋場。然而,對這個橫跨二十多年、耗資近156億澳門元(下同)公帑的計劃,現時公眾只能管中窺豹。如此大型、影響生態⋯

132 再見中華白海豚──我們用垃圾賭未來紙本月刊
澳門環保學生聯會及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早前在澳舉行分享會,探討白海豚保育與固體廢料處理。參與者在分享會上跟主辦團體人員學摺紙海豚。
「生態島」事件部分爭議 2024年04月28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110351

爭議一: 「生態島」為解決垃圾問題的「唯一選擇」? 垃圾處理有何長遠政策?只能填海造島? 政府 強調現時唯一的建築廢料堆填區已達飽和狀態,情況嚴峻。建設「生態島」是「迫在眉睫」。 「生態島」將有⋯

132 再見中華白海豚──我們用垃圾賭未來紙本月刊
澳門環保學生聯會會長陳俊明。
社會與海洋疏離 本澳海洋生態何以持續? 2024年04月28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110349

澳門曾是小漁村,海洋對這個小城應最熟悉不過。時移世易,海洋生態對大部分本澳居民卻是非常陌生,遑論保育海洋。去年年末公佈的「生態島」計劃殺個保育團體措手不及,憂慮計劃對這片海域、棲息這裡的生物或造⋯

132 再見中華白海豚──我們用垃圾賭未來紙本月刊
前民政總署管委會委員、澳門自然生態研究學會會長梁冠峰。
梁冠峰:人類若不友善對待海洋及動植物 必然遭反噬 2024年04月28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110348

當局在去年底突如其來公佈填海造陸「生態島」計劃,掀起不少市民以及保育團體的憂慮,恐動工後對整個海洋生態,尤其對棲息於選址一帶動植物環境帶來傷害,當中亦包括本澳珍貴的受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曾長年累⋯

132 再見中華白海豚──我們用垃圾賭未來紙本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