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澳門要成為「演藝之都」,我們難免會問:「憑甚麼?」一個連專業的戲劇學位課程都沒有的地方,更遑論有足夠的資源。以香港為例,一個話劇演出可獲資助至少五十至百萬元,那澳門呢?
澳門的戲劇哪怕在外地大受歡迎,但在本地卻遇到種種掣肘,當然政策亦有影響。本地藝團向政府申請資助只批得十來二十萬元,已經是上限,若以這個價錢要請到久石讓或譚盾嗎?然而,當局用天價請外地團體,卻是否吝嗇給予本地藝團一個機會?
「本地薑」與外國貨
在澳門從劇場工作多年的李俊傑坦言,自己並不認同「本地人要支持本地作品」這句話。他強調,「要求本地觀眾必定支持本地製作,假如做得不好,憑甚麼要別人支持?」也許本澳演藝界先天條件差,沒有足夠資源培養出夠好的人才,「我們仍可用題材去跟人相比,所以直接將我們的演出跟其他的演出比較是不公平的。我們只有用獨特的意念、處理手法,創作的空間可能會較佳,題材或舞台呈現形式或可能較突出。」
「限米煮限飯」的情況下,多年前李俊傑就與幾名志同道合的朋友創辦話劇團——戲劇農莊。當時劇社已定位就是要做澳門第一個全職劇團。「當時我們眼見很多身邊的年青朋友,當他們立志進修戲劇,家人必然反對,劈頭一句:『你將來如何搵食?』於是我們想像,如能締造一個全職的空間出來的話,有份工作,更容易向家人交代,讓參與這個專業的人更有保障。再者,如我們可以全情投入,澳門的戲劇發展會更快。」
劇場人創全職空間
戲劇農莊由黃樹輝、周杰成、許沛鋒、袁惠清及李俊傑創立。細訴劇團創立的種種,李俊傑坦言,沒想過這樣便走過了廿三載。然而,如今是否已達成創立劇團時的原意,這則值得斟酌。「我們想有全職劇團很久,但要實行就有困難。別說在當年,就是今時今日以戲劇作為全職工作都未必有保障。但我們一直想,如你不行出第一步,就永遠不會有。或者(當時)我們有很好的客觀條件,就是都沒有很大的家庭負擔,身邊有些錢可以支撐生活。當時我們不算有很大的自信,亦有很多人在潑冷水,說『睇你捱得幾耐』,但估不到一捱就廿三年。」
他又稱,自己與夥伴的確創立全職空間,坊間有些團體亦採用全職運作的模式。「但(成效)是否能令人滿意,這個值得斟酌,能否做到這一點不光是業界的努力,更要看政府政策。」
李俊傑坦言,戲劇農莊的票房最差都有七成,演出場地一般在文化中心小劇院及自家場地演出,惟收支仍未能平衡。「(若非有資助)你看久石讓等那些演出是否可以平衡?」
舞台藝術「帶有遺憾」
無法回放、難以取代
他又認為,文化藝術是一個地方人民文化素質的表現,暫時連AI仍未能取代我們。「我們有血有肉有感情,特別是舞台劇,這是一種現場,帶有遺憾的藝術,跟電影電視不同,你拍下來要何時看都可以,但舞台劇是當下有人即場互動的演出,而這種舞台藝術的演出,相對電視和電影是較為小眾一點的,何以政府要支持?像演唱會等,市場可以支持到,以娛樂為主,行市場主導。而劇場演出以文化藝術為主,並輔以教育。一個劇可能探討人性、探討社會價值、親情⋯⋯」
今年年初,戲劇農莊製作以生命教育為主題的演出並進行學校巡迴。演出探討年青人被網絡欺凌、甚至面對自殺,並進行現場討論。
看到學生現場暢所欲言、發表意見,李俊傑坦言,這便是舞台劇的魅力,直接打入學生的心中,而這亦是電視和電影做不到的。「將一個主題帶入學校,如性教育、環保、生命教育等,並與學生討論。 話劇可以做到互動⋯⋯迴響非常好。」
以公帑支持非商業演出
相當重要
最近「演藝之都」這一描述盛行,幾乎成為部分官員「口頭禪」。然而,如何打造「演藝之都」?單靠娛樂至上的外來演唱會嗎?但是演唱會可以讓觀眾產生反思嗎?
相比聽完便算的演唱會,電影、舞台反映社會各種議題,更能引起各界關注及省思。可惜的是,「功能性」如演唱會等節目,似更能獲得看重效果的政府青睞及支持。對此,李俊傑直言,理論上政府更應支持相對不太商業化的演出,因為商業娛樂的項目,已有市場在支持著。
他又稱,藝術雖是很主觀的,但若身處高位、掌握社會文化資源的政府官員能懂得,「當然就最好,但若然不懂,大可以找懂得的人來組建團隊。」
疫後,本澳的演藝文化界似乎少了很多演出,尤其是大型演出。李俊傑認為,這或與更難得到官方資助有關,現時藝團申請資助的限制更多。
他表示:「我都明白市民有時誤會個別社團取得政府資源去玩樂,當然或會有這種害群之馬。你愈是老實,默默去做就被連累了。」
何以外地而來的演出總是受歡迎?外地明星來澳便是票房保證?本地演藝人員似乎無論如何努力都只能淪為「配角」。當外地的明星是從電視、電影、流行樂壇捧出來的,而這些產業在澳仍未成氣候時,本地又如何培養「明星」來吸引觀眾?
特區政府雄心壯志、信誓旦旦要打造澳門成為「演藝之都」,李俊傑認為,首先要有專業培養學員的機構,有一個健全而讓人可以生存的空間,「否則怎能創造一些作品而成為『演藝之都』?」
澳門的明星在哪裡?
李俊傑更笑指,在澳門最有可以先培養出明星的領域,可能是體育範疇。「現在不是有男泳手?之前也有男子排球員受歡迎。」
他又稱,以前澳門人有機會去「大台」演出,就覺得有機會紅,但現在沒有一個固定的「大台」。有不少表演者在網絡先紅起來,但這些名聲相對短暫。「再者,我們未能與鄰近地區的人相比較。」而表演者尋求大紅大紫的機會變得更虛無。
他續稱:「我們的觀眾太易接觸到香港、內地、韓國的歌手,令本地藝人難以比較,澳門人可能已看慣了其他地區的藝人。」當然,即使觀眾是澳門人也未必一定要支持本地表演者。「若然他們真的做得出色,就算政府未投放更多資源,我們是否休可以用實際行動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