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工培訓加入自殺防治技巧 迎雁軒冀更多「生命守門員」關注外籍僱員精神健康

130 隱形紅線 紙本月刊

文:論盡媒體

網址:https://aamacau.com/?p=108850

時間:2024年03月1日 10:10

疫後首年,衛生局公佈去(二〇二三)年全年本澳自殺個案數字錄得88宗,按年上升一成(80宗),對比二〇二一年數字為60宗,上升逾三分之一。去年自殺個案中有16宗死者為非本澳居民,而今(二〇二四)年初亦有兩名外籍僱員輕生。專為本澳外籍僱員提供服務的迎雁軒服務主任陳詩茵坦言,這種悲劇「一宗都嫌多」,今年迎雁軒工作重點亦關注外僱精神健康。

陳詩茵表示,迎雁軒今年在培訓義工時已加入「一問二應三轉介」自殺防治技巧,冀培訓更多「生命守門員」。只要「問多兩句、關心多兩句」,無論義工及服務對象在發現精神方面問題能有意識去求助。

求助個案同期減少
主要涉及經濟問題

回顧迎雁軒二〇二三年的工作,陳詩茵指出,去年迎雁軒接到個案求助約120宗。疫情過去,外僱恢復工作或找到新工作,因此求助數字明顯減少。在疫情高峰,中心曾收到三百多宗求助個案。去年的求助個案中則以經濟問題最多,包括求助人生病但沒錢求醫這類個案較多;其次則涉勞資糾紛以及健康問題。

迎雁軒為澳門明愛屬下的服務中心,現時有會員約二千人。中心去年接觸到人士約56,000人次,接觸管道包括社交媒體、中心活動、小組、工作坊、社區服務推廣,合計服務對象約6,700人次。

迎雁軒去年十一月於黑沙環公園舉行的東南亞文化體驗嘉年華,讓參加市民從中瞭解菲律賓、印尼、越南、緬甸等東南亞國家的文化特色,包括宗教、食物、禮儀禁忌等。為不同國籍人士間的相互交流提供了平台。相片由迎雁軒提供

迎雁軒去年十一月於黑沙環公園舉行的東南亞文化體驗嘉年華,讓參加市民從中瞭解菲律賓、印尼、越南、緬甸等東南亞國家的文化特色,包括宗教、食物、禮儀禁忌等。為不同國籍人士間的相互交流提供了平台。相片由迎雁軒提供

中心去年其中一個工作重點是促進社區共融。疫情期間曾出現一些歧視外籍僱員及帶有偏見的言論,故中心加強促進共融工作,包括舉辦藝術節、嘉年華等,讓本澳居民認識菲律賓、印尼、越南、緬甸等國家的文化特色、民族服飾、宗教、食物、禮儀禁忌等。

盼能為外僱爭取更多醫療資源

從求助個案看到,錢與健康問題一直都是外僱遇到的最大困難。本澳醫療費用高,外僱實難負擔。陳詩茵表示,自己一直跟進外僱醫療資源、醫療保險有關議題。明愛與部分醫療診所有合作,以迎雁軒會員求診有折扣,中心亦一直思索如何讓這些外僱「慢慢可以有多一點醫療資源」。據瞭解,菲律賓領事館為菲籍外僱提供的醫療支援類似醫療保險,若外僱有長期疾患或需要健康檢查等可在菲律賓進行。至於印尼、越南外僱在醫療方面的保障則要再瞭解。

她又稱,自己亦向保險公司查詢, 僱員亦可自行購買醫療保險,視乎僱員要選甚麼費用保險計劃,最一般是年費七、八百多澳門元。若外僱有此需求,中心亦會介紹一些公司參考,但不會涉及太多關於購買保險事宜。

迎雁軒舉辦健康關注日,邀請醫生問診、護士協助驗血糖,以及利用中心的身體成份監測儀及血壓力作簡單的檢查。相片由迎雁軒提供

迎雁軒舉辦健康關注日,邀請醫生問診、護士協助驗血糖,以及利用中心的身體成份監測儀及血壓力作簡單的檢查。相片由迎雁軒提供

陳詩茵續稱,迎雁軒一直關注外僱的健康,亦常舉辦有關疾病預防的活動,對此類活動會員多踴躍參加。中心曾邀請醫生、護士做簡單問診以及血糖檢查等,吸引四百多人出席。不少會員有測血糖的需求,但礙於不知道檢測地點或上班無時間而少去檢查。此類活動除了提醒成員關注健康外,中心亦能得到簡單紀錄;若有成員發現自己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等問題,中心人員亦會常提醒他/她們經常檢測有關指數。一旦有求醫需要,中心人員亦會陪同到衛生中心做進一步的檢查。至於是否求醫則由外僱自行決定。

工作重點關注外籍僱員
的精神健康

今年為疫後第二年,惟年初便傳來有兩名外僱輕生的噩耗。陳詩茵指出,中心亦看到精神健康十分重要,故今年其中一個工作重點便關注外籍僱員的精神健康。在此方面,「(中心)都想多一點關注,尤其是(會員)工作壓力部分」,多組織活動如工作坊等,讓會員調適一下,在工作和休息之間找到平衡。事實上,精神健康問題不單只困擾外僱,本地僱員亦是。

迎雁軒提供情緒支援服務、有社工同事跟進、輔導。經評估,一旦認為求助外僱有醫療需求,迎雁軒同事便會陪同求診,協助安排精神科醫生 。

即使本地僱員遇精神問題,一般亦未必主動求助,怕影響工作機會,更何況是生活處處受掣肘的外僱,恐怕只會更避忌或者選擇逃避。對此,陳詩茵坦言,這是事實,當中亦涉及醫療費高昂,這是最大問題,而經濟問題亦是常見的求助個案。

迎雁軒去年七月舉行「樂也融融藝術節」,透過活動讓本澳居民認識不同國家的民族服飾、文化,從而促進社會共融。 相片由迎雁軒提供

迎雁軒去年七月舉行「樂也融融藝術節」,透過活動讓本澳居民認識不同國家的民族服飾、文化,從而促進社會共融。
相片由迎雁軒提供

曾有個案是僱主發現其僱員精神有少少恍惚、做事常出狀況,便向中心查詢。與該名外僱傾談後,發現他/她已長期失眠,還出現一點點幻覺。僱主在瞭解大概情況後亦樂意提供協助,因僱主覺得該名僱員是一個好幫手。

她續稱,可理解僱主及僱員各有顧慮,若僱主急需要幫手,或未必會等僱員康復,兩人需好好溝通。有些僱主很好,願意去陪伴僱員康復,這視乎兩人關係。

為了促使會員更關注精神健康,迎雁軒由二月初開始進行第一期的心理健康線上活動。整個計劃分兩期,第一期將持續一個月,第二期則於下半年進行。活動要求參加者完成一個類似心理健康量表測驗,她指出,若發現參與者的分數高,「我們會自己主動打電話了解一下狀況,希望用這樣的預防方法、主動發掘。」

澳門明愛迎雁軒服務主任陳詩茵表示,今年中心工作重點亦將放在關注外僱精神健康方面。

澳門明愛迎雁軒服務主任陳詩茵表示,今年中心工作重點亦將放在關注外僱精神健康方面。

義工培訓增自殺防治技巧
成為「生命守門員」

陳詩茵直言,現時自殺問題已是全城問題,「但一宗都嫌多,我們中心希望盡力做多一些工作,希望通過宣傳讓會員先有意識地去關注自己精神方面的狀況。」當外籍僱員意識到自己壓力指數很高、識得求助時,「(希望)有一些支援或者心理支持給予會員,所以想在這部分做多些。」

為了加強會員對精神狀況的認知,陳詩茵表示,中心在培訓義工時加入如何成為「生命守門員」元素, 即「一問二應三轉介」自殺防治技巧,讓義工認知當身邊的朋友出現精神狀況時, 可以「問多兩句、關心多兩句」。一旦發現朋友有問題亦識得來求助 。故此,中心今年的義工培訓便增加這種技巧,讓義工更懂得關心身邊的朋友 。

由於人手緊絀,迎雁軒每年會招募義工,一年一期, 每一期大概15至20個人。陳詩茵表示,中心義工通常是認同中心服務、經常參加活動的成員或外僱,希望有更多人成為中心義工。

迎雁軒簡介
WelAnser’s Portfolio

迎雁軒前身為澳門明愛於二〇〇九年創辦的「外地勞工服務計劃」,於二〇一六年十一月起獲得社會工作局的肯定及支持,設立迎雁軒。

服務對象為在澳門工作的外籍人士,包括其在澳的子女或其他家庭成員,主要包括菲律賓、越南、印尼、尼泊爾等國籍,讓這些人儘快適應在澳生活,構建美好和諧的社會。服務內容為個案工作,有小組工作、生活適應、知識講座、培訓課程 及義工培訓/服務。

迎雁軒致力營造放鬆空間。

迎雁軒致力營造放鬆空間。

WelAnser Centre is one of the social service units of Caritas Macau. It was former “Overseas Labour Service ” of Caritas and was first launched in 2009. In November 2016, WelAnser Centre, Caritas Macau was formally developed after the venue provided and resources input from the Social Welfare Bureau.

The centre aims at provide necessary services to non-Chinese residents and their children work or live in Macau, especially Filipino, Vietnamese, Indonesian, Nepalese etc. It helps non-Chinese residents adapt to Macau as soon as possible, expand their social network, and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It provides various service such as language courses, for example Cantonese classes, training courses and volunteers training/services.

 

(注:據保安司司的數據,去年自殺個案中有16宗死者為非本澳居民,對此,本媒對文中有關數據作出修正,並為錯誤致歉。)

donation-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