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街市時鐘是圓是方?文化局:沒有證據顯示時鐘形狀 歷史圖則只預留時鐘位置

即時報道

文:記者小聚

網址:https://aamacau.com/?p=110469

時間:2024年05月1日 2:02

整治後,紅街市增設一圓形時鐘。

逾八十年歷史的紅街市於2022年5月啟動整治工程,市政署早前表示將於下月初擇吉日重開。是次整治工程其中一個熱議便是增設時鐘,惟所設置的圓形時鐘惹爭議,民間有意見據紅街市原圖則,該時鐘應為方形而非圓形,而現時式樣疑似「二次創作」。文化局局長梁惠敏昨(30)日再回應有關問題指,據文化局的資料,紅街市最原始的設計圖內有一個鐘的位置,所有資料「從來都沒有出現呢個鐘究竟係咩樣嘅。」

文化遺產委員會(下稱文遺會)昨(30)日舉行平常全體會議,在會後有媒體問及為何文化局沒有就紅街市時鐘提出意見。

梁惠敏在38日回應傳媒指,局方認同市政署修復紅街市時提出安裝時鐘的方向。局方將會與「市政署充分再溝通工作,之後先會再落實」。又強調「之前都係一個方向」,文化局在後續工作將會與「市政署充分溝通再工作,咁之後先會再落實」。於上月5日,市政署衛生監督廳廳長梁焯文回應傳媒提問時稱,根據歷史資料顯示,紅街市原計劃有時鐘元素,而目前時鐘樣式設計與紅街市建築物相協調,而文化局則無其他意見。

有關紅街市的時鐘,擔任文遺會副主席的梁惠敏在回應時稱,局方曾指出該建築物的歷史圖則預留了放鐘的位置,「至於係圓、係方或者係咩形式,咁以前嘅設計圖紙,我哋係是見唔到佢嘅樣嘅,(只)係有一個位置。」

文化遺產委員會副主席、文化局局長梁惠敏(中)、文化局代表文化遺產廳廳長蔡健龍(右)以及文遺會委員胡祖杰向傳媒總結會議內容。

她又指,局方之前所講有關具體的方案或者鐘的形式會跟市政署協調,在市政署向局方提供了很多資料,「 包括佢哋(市政署)而家搵嘅鐘嘅依據或者佢哋希望嘅效果,當然,我哋(兩部門)都已經達成咗一個共識:咁呢個鐘喺平時係唔開燈嘅情況下,係跟我哋嘅建築物可以協調到嘅,所以我哋(文化局)喺在這方面就沒有意見。」文化局亦建議繼續現時時鐘黑白的樣式,而局方「所謂的協調係希望去了解其實佢(時鐘)會唔會長期去開著個燈定係點樣嘅」。

問及局方是否沒有資料證明時鐘的形狀以及有否充份查證,梁惠敏則回應指,歷史圖則預留一個位置,但沒有完成這個鐘的設計,而局方相關的資料都該時鐘的式樣。故此,當紅街市重新放置一個時鐘 ,局方則以現時建築物和時鐘之間的協調性來發表意見的。

整個紅街市整治工程時間為657日,而判給金額則為73,875,773澳門元。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