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逢周二,傳說中的爛鬼樓會在「論盡媒體」虛擬空間出現,歡迎聚眾圍觀。藝術教育文學創作藝評影評城市議論旅行書寫,凡生活種種與文化連結的,皆可被捕捉定格。在城市金光幻象背後,期望文化與文字逐日沉積,落地生根。未來是浮華還是昇華,城市種種,皆在一念之間。
歡迎投稿,以文字圖像書寫我城。
台北的肺炎疫情自5月初逐漸升溫,開始時人們並沒有太在意,到了14日(星期五)傍晚,筆者跟幾個朋友相約飯聚,當時疫情的消息已經引起人們關注,那天赴飯局前,筆者特意去了幾間藥妝店想購買一些酒精和口罩⋯
今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選映了好些與極權統治相關的紀錄片,即使當中有些是發生在其他國家、遙遠年代裡的事情,但放在今天的語境中觀看也一點不會有距離與陌生感,這是一個紀錄片影展對於回應時代⋯
藝術節開幕,《路遊戲》、《從記憶看見你》、《大堂巷七號睇樓團》先後演出。這幾個本地劇場作品都是與本地歷史與記憶有關,都是「在地創作」(Site-specific),但選擇的手法不盡一樣。 地方記⋯
1月藝穗節,5月藝術節,今年6至10月我們將再次迎來「藝文薈澳」,澳門國際音樂節如無意外也將在下半年舉行。一年12個月,逾半年都有官辦藝術節慶活動。這樣澳門市民有變得更有創意,更懂欣賞藝術嗎?⋯
繼今年1月於藝穗節演出《末世未境》後,石頭公社再次聯同澳門弱智人士家長協進會一班成員合作公演。今次合作的藝團還有來自瑞士的霍拉舞蹈團(Theatre HORA)。作品名為《未境作業.挫敗之欲》⋯
今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選了《理大圍城》作開幕電影,之後該片更與《佔領立法會》同時獲得華人紀錄片首奬,在影展中的放映更是一開賣就爆滿,因為目前華人地區只有台灣才有機會看到這部紀錄片。正⋯
繼《Choice》多年累積之後,戲劇農莊近日推出互動即興音樂劇場《LOVE》,呈現多段都市愛情故事。戲劇農莊行政總監李俊傑(Jacky)表示,未來希望有機會把作品帶到其他地方演出。 《LOV⋯
《海邊的曼徹斯特》一直放在待看片單中,原來已經是2016年的電影,曾經澳門某電影節選於文化中心上映過。我是不怎麼做功課的人,看片名像極了浪漫愛情片,就以為會看到一對情侶在曼徹斯特的海邊纏綿,旁邊⋯
《對話之後:一個生態藝術行動的探索》為臺灣藝術家與研究者周靈芝在2017年所出版的書,對於發生於2008年嘉義布袋鎮的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蚵貝地景藝術論壇」,這一場吳瑪悧所形容的「微型革命」進⋯
大堂巷七號,即盧家大屋,澳門世遺歷史城區的組成建築之一,清末「賭王」盧九家族的府第。當年一介華商可居於葡人「天主聖名之城」的一側,其地位可見一斑。主創成員李沛榮和李淑雯表示,澳門有一段歷史的發展⋯
《從記憶看見你》於2018年11月首演。那年,是「天鴿」之後一年、是「山竹」吹襲的那年,風雨之下水浸情況慘不忍睹,是該區居民的痛,也是澳門人的痛。《從記憶看見你》當時首演時,連結了水浸、善豐花園⋯
2017年3月,海事及水務局聯同多個部門清拆荔枝碗X12及X15兩座船廠,引起坊間強烈反響。2018年3月,夢劇社在路環市區進行「路遊戲——荔枝碗村及路環西側區域深度遊」。同年12月,荔枝碗船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