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請問澳門教育 (下) 2023年11月26日|文:粗人一等

澳門自1995至1996學年實行免費教育以來,教育的質及量似乎未見明顯變化,主要是留級率高,效率低下。很多人歸咎澳門學生懶惰、沒有上進心,一心想去賭場;近年學生輕生亦常發生。一味將責任歸咎在青少⋯

請問澳門教育 (上) 2023年11月12日|文:粗人一等

澳門自1995至1996學年實行免費教育以來,教育的質及量似乎未見明顯變化,主要是留級率高,效率低下。很多人歸咎澳門學生懶惰、沒有上進心,一心想去賭場;近年學生輕生亦常發生。一味將責任歸咎在青少⋯

資深教育者唐志堅離世 賀一誠致唁函哀悼 2023年08月7日|文:論盡採訪組

本澳資深教育工作者、前立法會議員、行政會發言人唐志堅日前過生。行政長官賀一誠今(7)日發出唁函哀悼唐志堅離世,並向其親屬表示深切慰問。 唐志堅先生生前曾獲頒授金蓮花榮譽勳章,畢生投身教育事業,曾⋯

網絡安全並非「管」市民使用網絡? 黃少澤:如果個網絡癱瘓咗成個社會亦會癱瘓 2022年08月27日|文:論盡採訪組

第二場修改《維護國家安全法》公開諮詢會於今(27)日下午三時在中葡平台綜合體舉行。保安司司長黃少澤在會上提出,網絡安全並不是傳統意思上的「安全」,今時今日人手一部手機,每個人都會使用網絡,若「個⋯

如何應對出生率下降? 賀一誠籲年輕議員帶頭「生返兩個」 2022年04月12日|文:論盡採訪組

間選議員李振宇表示,本澳出生率下降至千分之7.4,是二〇〇五年以來最低,政府如何應對有關問題?行政長官賀一誠指政府在教育上已承擔很大責任,他在回應時又不忘幽默一番,呼籲年輕立法會議員帶頭「生返兩⋯

香港記者林茵所著的《教育不止一條路》。網上圖片
教育不止一條路 2021年03月11日|文:初雁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這是小時候學校常對我們說的一句話。隨年歲漸長,發現這句話不是錯,但雖然成年人皆將之掛在嘴邊,他們卻同時有一套與之理念相反的衡量標準——如果每個人都是獨特的,為何每個學生都要⋯

本澳中學生。
批判及公平於教育不可或缺 2021年02月18日|文:論盡者言

在這小城裡,筆者相信家長、學生對學習壓力都有不少怨言。學生對學習興致缺缺,有好奇心、求知欲的小朋友似「買少見少」。當學習的手段無論因科技或教學方式的進步變得越來越方便,學生對學習卻欲振乏力。 究⋯

本澳門小學生。
非高教中長期規劃 無數據、無指標 蔡梓瑜:具體前路看不見 2021年02月18日|文:論盡媒體

澳門早前接連有中學生輕生。網上的家長群組也常有網民慨嘆:現時還未進幼稚園就要學A for Alligator,早已非A for Apple;才幼稚園就要背一百多個生字;初小學生抄寫生詞筆劃不過超⋯

澳門大學課室。
「小班制」失蹤 高校與學校合作少 黃素君:關乎推進課程改革 2021年02月18日|文:論盡媒體

人生有多少個十年?教青局上一個十年的《非高等教育發展十年規劃》橫跨2011至2020年。隨着2020年結束,當局也於2020年底開始《非高等教育中長期規劃(2021-2030)》(下稱:規劃)的⋯

青少年愛國愛澳教育基地。
中史教材新編 教育基地開放  「愛國愛澳」成教育重中之重 2021年02月18日|文:論盡媒體

《非高等教育中長期規劃(2021-2030)》中,首個重要方向即是「培養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愛國愛澳」已成為近年教育的重中之重。2021年伊始,教育界的盛事之一自是「青少年愛國愛澳教育基地⋯

陳同學在非高等教育中長期規劃(2021-2030)最後一場公眾諮詢發表意見。資料相片
如何讓本地學生多講粵語?局長無直接回應 2021年02月18日|文:論盡媒體

非高等教育中長期規劃(2021-2030)最後一場公眾諮詢上,有發言的中學生直言,本澳愛國教育足夠,但認為涉及本土文化及家庭的教育不足,很多中學生對澳門身份認同、本土文化,歷史文化保育未足夠;而⋯

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資料相片
當「審辨思維」取代「批判思維」 2021年02月18日|文:論盡媒體

2020年11月,政府就《澳門青年政策(2021-2030)》進行公開諮詢。教育常強調的critical thinking,當時文本以「審辨思維」取代過往一直使用的「批判思維」,引起社會強烈反響⋯

本地高校畢業禮。
人人考大學,人人都想考大學? 2021年02月18日|文:論盡媒體

根據教青局的數字,澳門的升大率逾9成。而就在《非高等教育中長期規劃(2021-2030)》開始諮詢不久,高等教育局也提出了《澳門高等教育中長期發展綱要》。當中提到,本地高等教育面對的挑戰之一,是⋯

「井井兒童繪本學——夢想中最好的學校」 ,主持:Summer楊冠瑩。
「如果一所學校,只有一個學生?」——記錄一本繪本的三場讀書會 2021年02月18日|文:川井深一(井井三一繪本書屋)

「易子而教」何以變相成剝削? 至今,我依然認為「學校」是人類社會中,最奇異的產物。從人類學的角度來看,人類是會有交換小孩養育行為的靈長類。 有的是出自政治統治的需要:例如羅馬帝國統治時期,會帶走⋯

賀一誠:不會因疫情減少教育基本常規開支 2020年10月23日|文:記者西西子

行政長官賀一誠今(23)日出席中華教育會成立100周年慶祝大會。他致辭時強調,特區政府對民生福利以及教育的基本常規性開支不會減少。賀一誠提到,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本澳經濟面臨嚴峻挑戰,面對收入減少⋯

細路一聽國歌即肅立 阿叔感安慰︰呢啲就係教育! 賀一誠︰從小開始愛國愛澳教育是好事 2019年08月18日|文:論盡採訪組

第 5任特首候選人賀一誠今日舉行第2場公聽會,發言的市民多關注本澳教育、舊區重建、全民醫保以及政府財政監督等問題。市民許先生關注澳門的愛國教育問題,認為要從小培養如何愛國愛家。他說,早前在酒樓見⋯

如果教育現場不只在校園 2018年07月4日|文:川井深一

離開教職三年,有些片段依然會不斷湧現。最近一直想起那年一個大男孩,總是吊兒啷噹、邋遢大叔的樣子,成績不是太好,名次也在後段。有一天我忍不住在他座位旁假裝閑晃,對他說:「都高三了,你好歹也加把勁⋯

旅遊文化遺產管理學士學位數據一覧表 (考生、註冊、畢業人數) (資料來源:旅遊學院)
讀完歷史有乜用? 2018年03月29日|文:論盡藝文組

事先聲明,個人認為讀歷史不一定要做跟歷史相關的行業。綜觀全球,歷史上讀歷史但不做歷史工作的人多的是。美國Hewlett-Packard公司的前CEO Carly Fiorina大學就主修中世紀歷⋯

談駿業表示,澳門的高等院校都沒有考古系,澳門亦沒有他們發展的空間,其實很難吸引考古專業的人才回澳工作。
考古路崎嶇 人才難回澳 2018年03月29日|文:路家

澳門是世遺城市,歷史處處。翻查資料,近年就有好幾個觸目的考古項目。例如2006年的黑沙遺址研究、2010年高園街四幢公務宿舍被拆以了解是否聖保祿學院遺址、2012年草堆街八十號挖掘及路環船舖街遺⋯

「因為文物本身不懂講自己的故事。就這樣放大三巴在這,沒有人知道那是甚麼。需要有人講述、介紹。」
矢志講歷史 踏上崎嶇Freelance路 2018年03月29日|文:路家

「Freelancer(自由工作者)有種飄泊的感覺,很不穩定。嘗試逃避去想之後要怎樣。但如有天沒有Freelance工作了,或Freelance工作支持不了生活了,都害怕不知以後該怎走下去。那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