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沸沸揚揚的簡體中文教材選用事件終於落幕,但引起的討論還在延續。觀察身邊朋友,一部分將結果視為繁體字的勝利,亦有部分認為是小題大做,「要融入國家發展,識越多簡體越方便」⋯⋯字體之爭似乎可由課本字體一路上升到政策遠視程度。但究其具體而言,繁體字或簡體字,究竟將如何影響澳門學生的「融入國家」程度?
作為在澳門經歷整個非高等教育階段、現就讀於北京高校的澳門學生,似乎正好就站在字體教學影響「融入」的前線。由此,筆者希望分享一些個人與使用簡體字相關的觀察,分享當一個從小接受全繁體教育的澳門學生在北京生活,實際情況究竟如何。
本地學生常用繁體
對簡體識讀亦沒有困難
首先,在課業上本澳學生認簡體字基本沒有困難,且繁體識讀能力更有利於學習。事實上,學生對字體的辨識能力並不影響其理解語言課程內容。除了本就能靠繁體字體猜出簡體寫法外,大部分澳門學生在澳時或多或少都有課程外的簡體閱讀經歷與能力。現今澳門學生不太可能沒有耳濡目染內地文化,以及隨之而來的大量簡體閱讀。
筆者也在中學看了不少簡體網絡小說,因此簡體字閱讀相對流暢;在內地流行文化盛行的今天,亦從未聽過身邊到內地的澳門同學受簡體閱讀困擾。反而,在高校課程中有不少參考書是繁體豎版,特別是在文史哲類課程,內地朋友叫苦連天,但對繁體學習者並不構成任何問題。
其次,在高校生活中平常的文件交接上,簡體固然受偏好,但沒人特別介懷你用什麼字體。當然,大部分文件如作業等,都默認希望你使用簡體呈交,用工具繁簡轉換即可;而對手寫的情況,在京生活半年後我已經能寫出大部分常用字的簡體,即使有漏網之魚,對方也能大致看懂。字體的不同就像手寫字是否潦草,大家關注的還是內容,看不懂頂多回頭詢問,很少遇見因字體就溝通不良的情況。
學過拼音就能用簡體
慣用繁體更促進文化交流
最後,日常的人際交往中,文字轉換到拼音輸入法的學習都很簡便,但慣用繁體反而經常是引發話題和文化交流的契機。普遍而言,當交流真的需要簡體時,即使本地中學以繁體為常用教學字體,只要確實有教授普通話拼音,便可以順暢溝通。內地慣用的拼音輸入法並不難學,且通訊軟件如微信,是有即時轉換字體功能的。
反而個人觀感上,當筆者大大方方地表示自己慣用繁體,也成為很多次聊天的起點。同學便問到,為什麼打字先用繁體?這是什麼字?繁體為什麼對應這個簡體?可見同質化遠不如差異來得有趣和吸引。地區文化到個體本身總有區別,相比模仿,融入則更需要自我了解和包容友善,其他都是其次。
珍惜繁體學習環境
「融入發展」與字體教學
本質無關
總結而言,基於筆者個人經歷,繁體教學對內地生活影響真的不大。甚至,作為曾經在內地受廣泛使用的文字,繁體學習賦予了更完整的中文識讀能力,更加是學習邏輯上的不二之選。對比筆者的簡體字熟悉速度,筆者的內地室友已經歷了多個學期的繁體轟炸,但至今仍然難以提筆寫繁體。我們曾經討論過這點,最後室友感嘆,如果不是從小在全繁體環境,「簡入繁」是真的更難——因此,即使撇開文化傳承不談,當澳門至今仍是繁體為主、繁體教學便利的罕有環境,更優的資源利用方案顯而易見。
對筆者而言,是次事件中更應分得關注的現象,是字體、聽說能力,與分析及闡述能力的中文學習的混淆:真正最影響溝通質量的,從來不是字體,而是批判性思維素養。
《基本學力要求》中與繁體/簡體、粵語/普通話相關的段落多次被搬出,以確認學校在教學上是否達標。但「基力」中更多著墨的,實則是由小學至高中貫穿始終的思考能力。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和不同人士共同合作前進,其實與簡體字無關。相比檢視作為可替換工具的書面用字,更應細想「融入」的核心:能聽、能講,且有所想講,我們的教育還在「達標」的漫漫路上。
(觀點均來自作者,並不代表本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