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暨青年局及高等教育局分別於去年十一及十二月公佈了《澳門青年政策(2021-2030)》、《非高等教育中長期規劃(2021-2030)》以及《澳門高等教育中長期發展綱要(2021-2030)》。 政府公佈兩局將於二月一日合併成為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在合併前且即將進入二〇二一年前推出這三份影響澳門未來十年教育以及青年發展的政策╱規劃╱綱要,其倉促之處不言而喻;亦顯示出當局在做規劃時未能作通盤考慮,三份明顯地有密切關係的規劃卻不見相通之處。在此草率下的規劃,未來十年澳門的教育、青年的發展將變成怎樣?需要我們共同關注。
澳門早前接連有中學生輕生。網上的家長群組也常有網民慨嘆:現時還未進幼稚園就要學A for Alligator, [
人生有多少個十年?教青局上一個十年的《非高等教育發展十年規劃》橫跨2011至2020年。隨着2020年結束,當 [
《非高等教育中長期規劃(2021-2030)》中,首個重要方向即是「培養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愛國愛澳」已成 [
「易子而教」何以變相成剝削? 至今,我依然認為「學校」是人類社會中,最奇異的產物。從人類學的角度來看,人類是會 [
紀藶蓓(Wendy)老師畢業於台師大環教所。在台灣的時候,她曾是一名環境教育導師。她來到澳門多年,在小城持續關 [
Nick Brandt 是一位現居美國英國生態攝影師。他最著名的作品為在非洲拍攝的三部曲作品,分別是 《On [
2019年5月,一直關注造船文化傳承的談駿業,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成立了「造船工藝文化協會」。同年10月,協會 [
你上一次到海邊是甚麼時候?對大海又有甚麼回憶?第二十屆藝穗節的《「我們與海的距離」海廢偶X一人一故事劇場》正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