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藝文化在澳門 故事如何說下去? 談駿業:很多事沒法等

093 教.路 2021-01-22 我們與海 Curtain Up! 專題報道 紙本月刊 藝文爛鬼樓

文:論盡採訪組

網址:https://aamacau.com/?p=69649

時間:2021年01月23日 12:12

談駿業表示,也計劃2021年培訓導賞員,讓有更多人可以推廣荔枝碗或造船業。

2019年5月,一直關注造船文化傳承的談駿業,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成立了「造船工藝文化協會」。同年10月,協會舉辦了「修船技藝工作坊」,2020年1月,其「舟舢手作——匠人育成計劃」一出,半小時內旋即爆滿。2020年底,協會也舉辦了為期約三週的造船業展覽。

「對於我們來說,我們一直希望向公眾展示荔枝碗的歷史、文化,但途徑可能是不會用好多經費或力量去做一些網上宣傳,而是透過吸引澳門市民或遊客來到荔枝碗了解這裡的歷史和文化,這是我們多年來的初衷。因為當造船業已停頓,荔枝碗有好幾次都是討論的焦點,特別是它在造船業式微後的文化轉型能否向市民大眾闡述,好像都錯過了這些時機,但我們也繼續一直做。我們這協會成立的一些成員都是這幾年在澳門造船業或船廠都有付出時間,大家的心也在這,所以我們都希望怎把這個造船業和荔枝碗的文化可以推動出來。」

「很多事沒法等。等一年,你能等,但很多事沒法等。有些事很實際,像一些師傅,今年有幾個已走了。師傅年紀越大,就越難透過他們的身體去表達這些(技藝)給我們看,讓我們去紀錄。這些訊息我們希望可以儘快紀錄,因為紀錄後我們還要去整理,推得越遲只會流失得越多,沒辦法,一定是否時間競賽。」談駿業說。

澳門船藝故事 我們知多少?

猶記得2018年12月,荔枝碗船廠片區成功獲評定為「場所」,是澳門首次由民間團體發起啟動「不動產類文化遺產評定程序」而成功的例子。2020年6月,政府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清單中新增了55個項目,包括廣彩製作工藝、鹹水歌等,但尚未包括造船工藝。而在廣東省的東莞,龍舟製作技藝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水密隔艙福船製造技藝也於2010年被列入聯合國「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日有媒體報道,一艘仿明代福船在福建泉州市泉港試航成功。該船採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水密隔艙工藝,並按明代福船1:1比例復原修造,由包括黃氏福船造船世家傳人黃唐陽在內的十多名泉港造船名匠共同完成。

造船業展示館2020年底舉辦了為期約三週的造船業展覽。

在澳門,有關造船業的研究與討論都尚很初步。當一切都仍很缺乏紀錄,要論述澳門造船業的自身特色與價值也有不少困難。而在談駿業看來,雖說澳門不是技藝的源頭,但地方本身存在這技藝,現時的評定清單會予人感覺缺少了一些元素。

「我們需要去講更多。不同城市之間的文化有互動交流,但亦在他自身這地方的發展也有其背後的歷史故事,這是我們更需要告訴別人。」「廣彩畫花在澳門現在也找不到一間廣彩廠了,但為何可以評定?其中一個可能是行業本身在澳門流傳,也可以在工商年鑑找到,也是澳門特色,或更重要是澳門製作這回事。這是我們去講我們這故事的完整性。現只看到龍舟比賽,但看不到自己澳門造的龍舟是怎樣。」

民間力量 積存故事

為了補充一些紀錄和傳承文化,造船工藝文化協會的「舟舢手作——匠人育成計劃」除教授製作傳統木龍舟模型,學員也需要了解澳門龍舟背後的歷史,同時也必須要做筆記。「上一輩的工匠很多都是靠經驗,(知識)都是放在腦袋裡,所以我們希望他們把這些說出來的,或把他們的動作紀錄下來,轉化成一些文字、圖像,甚至可能未來有些動畫或短片,這是我們希望可以做到的。慢慢形成一定數量的筆記資料,我們將來可以公開讓市民可以搜索、參考,令更多人可以自己都掌握到基本的傳統的文化。」

談坦言,造船工藝範圍廣闊,可以是龍舟,可以是帆船,也可以是機動漁船,目前也在對有關造船工藝的資料進行搜集和整合。他又指,現時雖是透過模型船推廣造船工藝,但小船和大船在使用工具的方法、木材應用方面始終有差別,有很多資料未必能透過製作小船紀錄下來。「不過好像現在我們會用502(膠水)去黏合,但以前怎用502?是怎樣釘、怎樣開料、怎樣應用木材反而是我們需要紀錄的。現在我們看不到他們怎樣去應用木材,和他們裡面運用的傳統工藝。」

談駿業表示,現時因為人手有限,展示館於展期後暫時休息,希望2021年年初或第一季重新再開放,有相對較恆常的參觀時間。(相片來源:造船工藝文化協會Facebook專頁)

荔枝碗故事 答卷只有文創?

他有感,澳門是海岸城市,但由小漁村發展至今,人們和海之間的關係好像越來越遠。「無論填海或城市發展好像都侷限了我們和海之間的距離。」而就荔枝碗船廠片區之後的規劃,政府2020年9月時提到會「打造為一片集文創市集、休閒廣場、多功能活動空間及石灰廠展示館等功能的場地」,他認為,應以荔枝碗本身的故事為主。「我自己看來,他們會把重點放在文創方面,但造船文化或荔枝碗方面不太看到有甚麼方案,只是說未來會博物館,但好虛無。現在手上有多少造船業的資料?會怎樣綜合這些資料?很多時都會主次倒轉了。」

「澳門造的咁多海上觀光船,或能夠告訴別人、有名有姓的船,全都是在荔枝碗做的。荔枝碗是一個有自己村落文化的空間,造船業可以說是與它共生,而(澳門)造船業最後的落腳點也是荔枝碗,這是我們想去讓人知道的,這也是很重要,需要讓人知道的訊息。」「我不是反對文創文產,但如單純說我們有些跟船有關係的東西,然後丟在這裡,這就是文創文產,這意義是甚麼?講不到荔枝碗本身的意義。」

「這裡始終是船的地方,有船和海洋。我們和海洋之間的距離,是透過怎樣去連結的?不是單純來到博覽區有嘢睇。這樣很虛無。」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
請支持論盡走下去!新聞自由是靠全民來維護的。
支持捐款︰https://aamacau.com/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