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聲投訴增多或與疫情相關 內港水污染屬老大難問題
2021年06月19日|文:記者西西子
針對《澳門環境狀況報告2020》(下稱:報告)中的噪聲及水污染問題,針對前者,綠色未來副理事長陳俊明認為噪聲投 […]
垃圾回收率提升?陳俊明:或因垃圾多咗
2021年02月27日|文:論盡採訪組
環保學生聯會會長陳俊明表示,近年來澳門垃圾總的回收率似有所上升,或可能是垃圾量增加之故,而非真正回收率提高。他 […]
環保局︰膠袋收費初步取得成效 本澳垃圾成份膠袋減少 31%
2021年01月30日|文:論盡採訪組
環保局長譚偉文今日受訪時表示,本澳於2019年10月18日實施膠袋收費後,社會普遍支持配合,減少塑膠袋行動初步 […]
澳門「低碳綠色」願景 總規未回應?
2020年10月17日|文:記者小聚
環境保護局在其《澳門固體廢物資源管理計劃 (2017-2026) 》中,勾劃出澳門未來十年如何處理固體廢物資源 […]
蘇嘉豪促立法限制即棄塑膠
2020年08月9日|文:論盡採訪組
立法議員蘇嘉豪提書面質詢表示,本澳立法限塑進程落後,要求政府交代立法限制即棄塑膠的研究、諮詢、立法進度、以及推 […]
環境狀況報告2019: 去年城市固體廢物量再創新高
2020年07月18日|文:論盡編輯組
環境保護局於六月五日「世界環境日」公佈《澳門環境狀況報告2019》,當中包含去年本澳的固體廢物、大氣環境、水環 […]
用完口罩隨地棄 市政署呼籲愛護大自然勿亂拋垃圾
2020年03月6日|文:論盡採訪組
市政署表示,早前重開綠化設施後,發現居民在離島步行徑周邊亂拋垃圾甚至口罩等違規情況增加,破壞山林自然環境,故此 […]
瑟瑟寒風,回收桶的守護者
2020年01月13日|文:蘇泳文、虫單
如果今年你曾到訪美食節,那麽你大概會在回收桶旁見過他們──年紀輕輕,拿塊牌子,一站就是幾小時──他們在做甚麼? […]
「不是垃圾站」陸續有來
2019年05月9日|文:大蔥
繼氹仔第一個「不是垃圾站」之後,很欣喜的看到,「不是垃圾站」陸續有來,目前已經舉辦了6場,四月也將會有兩場活動 […]
氣候走向極端 環保繼續落後
2018年10月25日|文:論盡者言
超強颱風「山竹」九月正面吹襲本澳,再度引起風暴潮導致本澳廣泛地區水浸,其中在內港水浸高度更達到2米之高。汲取去 […]
光鮮亮麗的背後 環境問題沒解決
2018年10月25日|文:論盡
表面上,澳門已躍上全球最富裕地區之一,當中經濟發展可謂光鮮亮麗,去年多達3,200萬人次旅客入境本澳,為此帶來 […]
固體廢物回收率偏低 徵費措施立法拖延多年 林宇滔:政府有無重視過環保政策?
2018年10月25日|文:論盡
去年本澳的人均城市固體廢棄物量達到每日2.16公斤,繼續成為鄰近地區之冠。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指出,本澳的 […]
空氣質量惡化 固體廢物量居高不下 陳俊明:澳門與環保背道而馳
2018年10月25日|文:論盡
《特區五年規劃》提到要把澳門建成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宜居、宜業、宜行、宜遊、宜樂的城市,但從環境數據看來,澳門距 […]
方志剛:氣象局有進步 面對災害首重訊息傳遞
2018年10月25日|文:論盡
超強颱風「山竹」九月來襲,所引發的風暴潮再次令本澳低窪地區變成澤國。雖然政府在事前預警、災後善後工作都獲得正面 […]
那些我們應該知道卻被忽視了的事情── 參觀「澳門特殊和危險廢物處理站」及「氹仔污水處理廠」紀錄
2017年11月18日|文:大蔥
2016年澳門的城市固體廢物量約為50萬3千8百公噸,即人均城市固體廢物棄置量為2.11公斤每日,遠多於鄰近發 […]
哪一天我們會爆?
2017年06月30日|文:論盡者言
澳門的環境問題一向是個高度爭議的議題,《論盡》媒體長期以來陸續作出報道,包括焚化爐飛灰事件、垃圾堆填區、樹木保 […]
有政策 缺配套 李靜儀:車要被劏怎麼辦?古董車怎麼辦?
2017年06月30日|文:論盡
繼今年年初本澳「霧霾」後,上月亦有幾日空氣指數錄得「不良」水平,以往多是蔚藍一片的初夏天空瀰漫着一片灰濛。國務 […]
每年「單車遊」 單車出行卻是夢?
2017年06月30日|文:論盡
澳門機動車輛密度逐年攀升。雖然政府透過驗車計劃及增加停車位收費等措施,以增加養車成本,從而希望達到控車的效果。 […]
綠色生活 缺田少樹 綠色未來:閒置地可否用來耕田?
2017年06月30日|文:論盡
「綠色出行」、「綠色生活」⋯⋯一個個政府大力宣傳的環保理念,不少市民亦深感認同,卻都因為政府欠缺實際配套而淪為 […]
新城話低碳 環保配套缺位 林翊捷:這是一個迷
2017年06月30日|文:論盡
2011年,政府曾表示計劃於「新城CDE區建低碳居住示範區,整合氹仔北岸線構綠色休閒內湖」,把新城C、D、E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