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
海的作品
尋找海濶天空的人生 2020年06月10日|文:黑黑

「海濶天空」(以下簡稱海)是他為自己改的化名,想到他正在開展的新生活,這名字說出他心底的盼望。現在的海經營著一 […]

電腦系畢業、1994年進入公職任司警局高級技術員,2000年轉到身份證明局並升至局長;歐陽瑜是今屆政府主要官員中唯一的女性。
當電腦系局長接管社文司——專訪社文司新司長歐陽瑜 2020年01月24日|文:論盡媒體

歐陽瑜有一種效率。《論盡》邀請三位新任司長專訪,這位社文司新司長最早回覆應邀。訪問原定於早上11時。前一日疾控 […]

方言社亦設有「黑房」,可沖曬菲林相片。
攝影多彩 望眾聲交響──方言社 2019年08月23日|文:西門吹雪、路家

「攝影無疑具有語言的特性/特質,但往往曖昧而不明,這又與一般語言結構有所不同。羅蘭巴特曾以俳句這種曖昧的日本文 […]

進行訪問的會議室內,掛着高志慈條女的相片。
潘志明──在罅隙中開拓服務 2019年07月24日|文:路家

訪問約在庇道學校,午後,晴朗而炎熱。以為身兼庇道校長的潘志明已坐在冷氣辦公室,卻看見他這時駕着電單車回到學校。 […]

訪問這天甘雪玲化了淡妝。記者在訪問開始前自言常會掙扎,究竟要化妝還是多睡五分鐘。甘雪玲猛然點頭。
由「社運女神」到學社理事長 甘雪玲:只想幫助弱勢 2019年05月9日|文:論盡

「女性比男性多包袱。無論外貌、家庭、朋友圈子關心的事。我有很多朋友未必明我在做甚麼。」說起女性參政,甘雪玲這樣 […]

黎鴻健購得的一批益隆照片及文件。
全心紀錄氹仔情──專訪黎鴻健伉儷 2019年02月16日|文:路家

最近,黎鴻健的《氹仔炮竹業》出了英文版,他和太太特地從香港回來處理事宜,順道在關前街轉了一圈。「關前街所有有『 […]

旅行,就是不斷跨越邊境 2019年01月26日|文:路家

聽欣欣分享她的旅行經歷,好一部分都是她如何「過關」。兩次旅行,一次八個月,一次三十三個月,踏足過五大洲,見識過 […]

包文俊,澳門唯一一位獲得國際認可的全職犬隻行為訓練師。
讀懂狗狗的男人──犬隻訓練師包文俊 2018年12月9日|文:景嚴

「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相信大家對這句話一點都不陌生,不少人會選擇養狗來陪伴自己,但面對狗狗亂咬亂吠種種不受 […]

2010年,他回流澳門,在新澳門學社擔任議員助理。
鍵盤後的一人媒體──崔子釗 2018年10月25日|文:景嚴

多年參與社運﹑曾參與立法會選舉﹑出名改圖惡搞諷刺時政弊病的「愛瞞日報」幕後推手(又做前線記者)—在內地修讀政治 […]

甄慶悅,資深傳媒人轉型之路 2018年09月22日|文:景嚴

2017年9月,澳門第六屆立法會選舉捲起一場激戰,二十多組出盡奇招爭取選民支持,一隊由全新臉孔的五人組合,走「 […]

澳門理工學院院長李向玉的任期即將於8月31日屆滿。
中葡.中間人──專訪李向玉 2018年08月28日|文:路家、悟塵(採訪、文)

李向玉退休了,準備弄孫為樂。「六十五歲了,該休息休息,給自己點時間,去照顧照顧自己的家人。尤其我已經有孫女兒、 […]

布販德姐。
再見,桃花崗! 2018年07月25日|文:論盡

2018年6月30日,桃花崗的晶記餅家、德姐成衣、彭記大排檔光榮結業。桃花崗地權案歷時八年,終審法院於2017 […]

Nico部分作品。
Art沒可能冇創意 Nico:攝影,咁都得! 2018年06月25日|文:論盡藝文組

訪問少有地要在醫院咖啡廳進行。只因Nico有事要到醫院,我們能碰面的時間又只有這天,難得他不介意。 會訪問他皆 […]

梁牧師曾在澳門青年挑戰福音戒毒中心工作。數年前,中心曾與社工局及文化局合製出「文化特工」計劃,讓一班曾濫藥的青少年接受培訓,然後在文化局協助文物修復等工作。
與濫藥過來人同行 梁國成:他們很單純 2018年05月27日|文:天一

想訪問梁國成牧師其實出於好奇。多年來他服務一群曾濫藥的青少年,亦積極協助他們與家人重新建立關係。最近,他就忙着 […]

說到創作形式本身,周雲蓬到寫作時出落的還是文字多。
為哀懼歌唱,「蝴蝶只是搧動翅膀,不可能砍掉一棵樹。」──訪問民謠歌手周雲蓬 2018年05月1日|文:川井深一;採訪:川井深一、路家

詩歌無時限,它就是現代 周雲蓬於2014年藝穗節,曾經在南灣戶外空間,以「歌夜航船」為題做戶外演唱。民謠很容易 […]

今年68歲的關姐,16歲就由車衣女工走向參與工運之路,1996年在澳葡最後一屆立法會循間選進入議會成為代議士,進入人生新階段的從政生涯,在2009年直選更榮膺票后。
關翠杏──退下火線未言休 2018年02月28日|文:路家(採訪:了空、路家)

訪問在工聯司打口的工聯議員辦進行。這天「關姐」關翠杏帶回了廣西沙田柚與同事分享。訪問之初話題不着邊際,說着生活 […]

歸來以後──專訪本地舞台劇演員鄭君熾 2018年02月21日|文:未熄

自《職場抗戰日記》認識鄭君熾(阿佐)已有數年。喜聞早前他在加拿大演出《時先生與他的情人》,在多倫多和首都渥太華 […]

鄭明軒已卸任學社理事長一職,現是學社社員。他表示學社的方向及未來的工作,都要靠理事會和其他後進幫手。「自己的生活仍然繼續。但在政治上或學社方面,下一個明顯的角色是甚麼,我還要尋找一下。」
直指矛盾.鄭明軒 2018年02月13日|文:路家

  2015年9月,《論盡》曾專訪鄭明軒,說的是他在學社新舊派分裂之後,臨危受命,從台灣回學社掌舵。 […]

八駿刺繡由朋友親手所造,陳德勝非常珍惜 。
鐵漢丹心 積極參與 陳德勝的酸甜苦辣 2017年12月27日|文:路家

陳德勝一直予人錚錚鐵骨的硬漢印象。說話大聲,腰板挺直,一副威武不能屈。現任城規會委員,曾積極參與「護塔運動」, […]

呂澤強於《OFF|SITE在場》中表演。
澳門唯一文化遺產建築師 呂澤強:澳門似乎不需專業 2017年11月18日|文:路家

訪問呂澤強像上了一課「文物建築保護政策初階」。問他為何留學法國,他由巴黎聖母院,說到1931年《雅典憲章》、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