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執法者,警方的權力遠比市民大,而市民往往未能以相同力度監察執法者有否濫權。就今次《通訊截取及保障法律制度》的諮詢而言,司警多次長篇論述「以法官作為監督是最高監督」。誠然,澳門的本身的法律制度提供了一定保障,但當局未有以同等力度向公眾講解由市民去使用監察機制的細節,直予人「專業霸權」之感。而在「司法保密」、「科技強警」、「透明度低」的形勢下,保安範疇的施政領域猶如在黑幕後進行,諱莫如深。
10月18日,立法會全體會議一般性通過《網絡安全法》法案。多位議員憂慮言論自由與私隱受影響。保安司司長黃少澤強 [
澳門警監力度去到邊?話說「保安部隊及保安部門紀律監察委員會」(簡稱「紀監會」)於2005年成立。按照當時的行政 [
《通訊截取及保障法律制度》諮詢文本建議,通訊截取適用於「可處以最高限度超逾三年徒刑」的犯罪,有市民擔心適用範圍 [
為了什麼做規劃?廣州的社區規劃師芮光曄的答案是:為了空間的使用者。這信條亦成為她和同學兼拍檔黃潤琳之後所做的計 [
澳門有過參與式規劃嗎?有,這是來自民間主動──「我城社區規劃合作社」(下稱「我城」)由2008年至2018年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