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生活
《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30+》
氣候變化,時刻準備——香港關於節能建築的法律 2017年03月22日|文:楊燕玲

港澳的建築物能耗都十分驚人,城市能源的大部分都是消耗在建築物上。在當今氣候失衡的時代,建築物的節能顯得尤其重要,具體該如何做起呢?市民日常可以通過減少使用冷氣、夜晚關掉各種待機電源、隨手關燈來減⋯

工作人員不停的拆解搬運,進進出出,顯得十分的繁忙。
電子垃圾何處去? 2017年02月3日|文:大蔥(採訪:大蔥、草草)

連續三期,《論盡》的「綠色生活」小編持續關注電子垃圾。從調查居民處理電子垃圾的情況,政府相關的回覆,以及這一期,我們探訪了業界人士——英姐。 英姐的兩個鋪位在順景廣場,堆滿了各種收回來的五金電器⋯

三色回收桶的成效成疑,除了電池,並無回收電子垃圾的地方
沒有數據的承諾──環境保護局關於電子垃圾回收處理質詢的回覆 2017年01月21日|文:大蔥

十月的時候,論盡媒體的綠色生活小編做了一個關於澳門網民是如何處理電子垃圾的網上調查,根據調查結果,我們向環境保護局提出幾點質詢。現在終於收到回覆,讓我們來看看可以打幾分吧。 目前澳門的電子垃圾有⋯

寫在洪水來臨前──關於氣候變化的喃喃自語 2016年11月22日|文:大蔥

童年長在四季分明的江南,秋天是最舒適的一個季節。通常是從立秋開始慢慢降溫,雖然也有秋老虎的熱力,但一層秋雨一層涼,之後一直到霜降帶來寒冷的冬天。這個過程裡,大自然顏色從綠到黃,而天氣多數就如劉禹⋯

電子垃圾,你是丟到垃圾桶嗎?──澳門網民處理電子垃圾的調查 2016年11月15日|文:大蔥

澳門每年產生近七千噸電子廢物,隨著電器和電子設備日益普及,電子廢物只會愈來愈多。電子垃圾,包括了被廢棄不用的電器和電子產品。電子廢棄物在焚化過程中會釋放大量有毒氣體,造成空氣污染;並產生大量飛灰⋯

很多植物都可以用來染布。
守護傳統,有時就是守護自己的根 2016年10月13日|文:小白(編輯:大蔥)

  大理是白族聚居地,那裡的民居白牆黑瓦,牆面上有飄逸的書法和水墨畫,是個風雅的民族。自從認識小白,在她的小院子體驗了幾日紮染之後,更是為這個民族的傳統深深著迷。曾在NGO工作過的小白⋯

在山上的風景。
我的禪修暑假——佛祖教我的事 2016年09月19日|文:月光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澳門人,今個暑假為了逃避社會壓力,尋找一些清靜的空間,所以參加了在台灣佛光山舉行的禪修活動,活動是經由澳門禪淨中心報名的。本來以為九天的生活會很輕鬆,但原來發現禪修的生活一點都⋯

浪茄營地
大小背包去扎營──港澳篇 2016年09月1日|文:綠野之友

好多習慣周圍的生活物質是理所當然(如自來水、電力、食物)的澳門人來說,早已經對先輩們,利用有限的自然條件的生活模式早就陌生。露營是一種比較全面的體驗大自然的方式,是一種與大自然融洽生活的一種初步⋯

「擁核」 還是「反核」?──來看法國與德國的經驗 2016年07月31日|文:大蔥

日本核災的痛苦記憶還在,澳門又傳來附近的台山核電站將要在有安全隱憂的情況下上馬,政府請來內地專家釋疑,但是大家的心始終也沒有完全放下來。 因為不像任何其他災難,可以重建,核災的後果是毀掉一片土地⋯

《菠菜在哭》
「繪本與家園」討論之一——閱讀核能議題 2016年07月31日|文:井井三一兒童繪本書屋

在澳門成立繪本書屋,對我和孩子們來說,最大的意義,是「家園」的確立。無論在故事的擇選、城市議題的探究、科普或生態議題的共讀,都是希望下一代與世界有更健康的聯繫。 那核能議題的繪本,大人、小孩,我⋯

出沒於北極海域的白鯨是冰層下聽覺靈敏的捕魚好手,但在密閉又噪音回響、魚從空中掉下的場館,生活行為和在野外完全不同。(圖片提供: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蔡偉立 )
去海洋王國是生命教育嗎? 2016年06月14日|文:大蔥、威任

只要在google上搜索「教青局資助與長隆海洋王國」,就會得出來16000多條網頁搜索結果,從這些網頁可以看到,澳門幾乎大部分的中小學學校以及很多社團都有收到教青局的資助,組織參觀橫琴長隆海洋王⋯

沿坡而上,路邊鬱鬱蔥蔥
這裡有一片美麗的樹──傳染病大樓選址合理嗎? 2016年04月16日|文:樹立平安編輯室

新傳染病大樓建在民居密集的鬧市之中,且要拆掉幾座頗具歷史價值的老建築,最近又被爆要大規模開挖山體,引起的爭論不斷。其實除了以上提到的幾點質疑,那裡還有一些老居民鮮少被留意到,那些都是疪護小城許久⋯

愛物惜物的「福悠坊」:與明愛總幹事潘志明的對話 2016年03月29日|文:黑黑、大蔥

過年大清掃,又清出一堆物品,好像不太用得到,但又不捨得扔。為了家中清潔,狠心丟到垃圾桶嗎?且慢,其實那些你已經不是很需要,但是卻還完整的物品,可以拿去一些民間的回收機構,比如,衣物可送去救世軍⋯

環境保護局回覆《論盡媒體》查詢 2016年03月29日|文:論盡媒體

歲末的時候,小編常收到市民關於如何妥善處理家中閒置或廢棄物品的諮詢,於是寫信給環保局,希望小城相關的公務部門就這些諮詢給出指引。信中主要問及以下幾類物品的回收處理方式,包括:舊書丶雜誌、光碟、壞⋯

《愛惜工房》其實是一件事 2016年03月29日|文:Carmen Kam

於香港公開大學環境學畢業的Carmen Kam,2014年與母親創辦「愛惜工房」,專注於推廣及設計自家縫製的有機棉布衛生巾。 大家可能認識愛惜工房是因為《有機棉布衛生巾製作班全男班》,或者是一家⋯

兒童遊戲區多用泥沙地,孩子在草坪玩耍,家長只在旁邊看。
玩耍的孩子在日本 2016年03月4日|文:大蔥

剛到京都的青年旅舍,迎接我的便是一片大草坪,和在草坪上嬉戲的孩子。孩子們正圍著一棵大樹遊戲,大人們在一邊圍著邊看邊笑,並不參與。銀鈴的笑聲,迴盪在蔚藍的天空,我吸了一口冬日清冽的空氣,感嘆真是美⋯

原本是泥路的大潭山行山徑變成了瀝青路
哀莫大於「土」死 2016年03月4日|文:環境教育導師 陳俊明博士

還記得我小時候經常在山林及海邊玩耍,那時候海灘還有很多貝殼,山上仍可見到大蝸牛及各種蜥蝪,然而今天澳門的郊外感覺冷清了很多。我明白城市發展對自然的影響往往是不可避免的,但細心想一下,這些發展中不⋯

黑潮帶領義工們淨灘,並將垃圾分類分析來源。
那一鍋塑膠濃湯熬煮的海鮮大餐──《海洋塑化記》觀後 2015年12月12日|文:大蔥

淼淼海洋水覆蓋了地球七成的表面。曾經我們以為,大海大得可以包容一切,可以撫慰人類的心靈,也可以消化我們製造出來的所有東西,直到塑膠被發明。 在夜晚南灣廣場的秋風中,一群人在觀看這一場藝穗節的節目⋯

2015 「澳門美食節」還是「澳門垃圾節」?
從「澳門美食節」談對澳門垃圾問題的觀察 2015年12月12日|文:賴威任

邁入第十五屆的「澳門美食節」,超過150間飲食商號參與,為期十七天的美食饗宴,讓澳門市民及旅客得以品嚐除了澳門之外,來自世界各國的飲食精髓。然而看似光鮮熱鬧的美食節,對環境帶來無比的傷害,也從市⋯

Hope在今年七月去雲南援建圖書館的時候與當地小孩一起完成的蘑菇筆架
減法生活:廢物大變身(二) 2015年11月24日|文:大蔥(圖、文)

接著上一期,我們用行動來向氣候變化和環境污染宣戰,讓綠色生活變成由生活里的小事組成自然而然的生活。不用即棄物品帶來的各種不方便,可以由使用耐用美觀的替代品所帶來的快樂彌補。而不可避免的廢棄物,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