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強颱風「蘇拉」上周五襲澳,正所謂開學日碰正颱風天,讓不少盼望家中小孩早日返校的家長憂心不已。然而,相對鄰近地區,本澳在公佈有關開學日的安排似乎「慢半拍」。 粵港澳不少非高等教育學校原定9月1日⋯
本周一(10)利瑪竇中學發生傷人案,一名男學生襲擊一名女學生;於六月末,一名女生輕生,兩事件引發社會關注校園安全及學生身心健康。問及兩事件,教青局非高等教育廳廳長張子軒回應,利瑪竇中學傷人案兩學⋯
教青局表示,局方將在新一個學年度向私立學校推出「葡語培訓項目」,即一個為期四年、免費的葡文課程。課程分個四級別、對象為初中生,每年合共180學額,讓私校學生為日後學習葡文或相關課目提前準備。 教⋯
利瑪竇中學今(10)早發生傷人事件,一名退學男生在返校收拾個人物品時,在課堂上以長約四至五吋長的刀刺傷同班一名16歲女學生,傷者經救治後暫無大礙。警方指事件原因仍在調查,但據調查兩⋯
教青局早前完成將其轄下的10間公立學校合併成7間,包括5間「一條龍」學校。教青局副局長黃嘉祺表示,公立學校透過法律制度和法規建設,進一步確立各公立學校的辦學特色及發展方向,包括建立多元文化共融校⋯
勞工界間選議員、工聯副理事長李振宇書面質詢社會在低出生率下,當局如何緩解學校的收生壓力,他表示,非高等教育小幼階段面臨縮班風險,尤其在「澳門新街坊」項目未來進一步分攤部分生源的情況下,澳門的部分⋯
教青局表示,下周一(6日)起,師生回校及參與本地學界比賽或活動的學生不須作快測;若師生出現不適症狀,應自行在家進行快測,倘結果呈陽性不應回校及不能參與比賽和活動。 教青局今(2)下午發新聞稿指⋯
全澳非高等教育學校今(9)日疫後首日復課。教青局表示,經統計,全澳沒有班級受影響停課,學校的整體運作順利並均按教青局指引準備好各項復課安排。 教青局發新聞稿稱,教青局局長龔志明等領導及主管人員今⋯
本澳非高等教育學校將於下周一(9日)復課,教青局表示, 所有師生自復課起,每天回校前須完成上載抗原快測陰性結果,於2022年11月28日後曾感染新冠病毒的師生則毋須進行抗原快測;而陽性、紅碼師生⋯
教青局表示,在經聽取衛生部門的意見,為避開疫情高峰,減低學校同時間出現大規模疫情的機會,局方已協調全澳非高等教育學校由即日延長假期至明年1月9日先復課;而高等院校將按原計劃進行授課,並可按線上線⋯
有人認為人口密集區份的社區門診不足,亦有人不滿社區門診靠近民居。教青局局長龔志明稱,社區門診考量選址方面有難處,除了要顧及居民「就腳」,亦要避免太近民居,希望居民體諒。本澳現時有14個社區門診⋯
教育及青年發展局表示,截至今日(12月12日)中午,共有17間非高等教育學校共25名學生及3名教師出現陽性個案,其中僅13個班級受影響暫停面授。 教青局稱,經諮詢衛生部門、教育界及多所學校領導代⋯
教育及青年發展局表示,已與全澳非高等教育學校溝通,由12月12日(下星期一)起,按照編排進行師生每周進行一次快測措施,以達至每天每班20%的師生進行檢測篩查。除以上措施外,倘學生身體不適,建議亦⋯
廉政公署再揭發有本澳教育中心及近170名本澳居民,涉嫌詐騙「持續進修發展計劃」資助款項,涉案金額逾100萬澳門元,案件已移交檢察院處理。教青局非高等教育廳廳長張子軒今日受訪時表示,在第 2、3階⋯
行政會完成討論《非高等教育公立學校教師的工作表現評核制度》行政法規草案。法規主要內容包括:因應非高等公校教師的工作性質,由公共部門領導指定的「評核委員會」對以授課工作為主的教師進行評核,並由指定⋯
廉政公署表示,一名教育及青年發展局職員暗中操控某青年社團,並涉嫌透過虛報活動人數及活動內容,詐騙教青局活動資助款項,而涉案的受資助個案涉及本地和外地十多個活動,涉嫌詐騙款項合共超過50萬澳門元⋯
教育及青年發展局今日下午公佈開學防疫措施,高等院校及非高等教育學生及教職員必須在開學日前10日返回常居地(澳門、珠海或中山),以及在開學當天須持72小時內核酸採樣證明,檢查方式由學校負責執行。⋯
特區政府表示為更明確監管補習社等的教學輔助中心及保障學生安全,故上年公佈的《非高等教育私立補充教學輔助中心業務法》法律草案(下稱法案)建議教學輔助中心的申請人、行政管理成員及所有人員須具備「適當⋯
行政長官賀一誠在昨(9)日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時表示,青少年疫情下已持續幾年戴著口罩上學,同學之間樣貌都未必能分得清,確實對下一代是個不健康現象。 議員倡以文化藝術安撫「疫下」心理問題 來自文化界⋯
因應疫情變化,非高等教育的2021/2022學年到今(22)日結束,學生可以提早放暑假。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局長龔志明在今日疫情新聞發佈上表示,因應本澳疫情變化,本局一直與衛生部門及教育界保持緊密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