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本月刊

自2013年5月開始,《論盡》開始發行紙本月刊,力求豐富多樣,其中包括專題報道、時事分析、藝文評論、人物專訪及特約專欄等。我們秉持著獨立、公正、客觀的原則,對社會事件和議題進行深入探討和分析,為讀者提供不同的觀點和思考。我們深信媒體的力量,希望通過我們的報導,為澳門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擁抱多元文化 2023年04月29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100929

根據勞工局的數據,截至二〇二三年二月,澳門有超過十五萬外僱。而在非兩岸三地的外僱中,以菲律賓移工人數最多,超過2.4萬人,其次分別是越南、印尼、尼泊爾、緬甸和泰國等。 雖然統計局公佈的二〇二一年⋯

陸婉華(左)與菲律賓短片導演Justine合作舉辦放映會。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打破平衡時空 望推廣文化交流 ——專訪澳門語言交流暨文化推廣協會 2023年04月29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100928

四月十六日傍晚,陸婉華和她的夥伴們披着頭巾來到嚤囉園,等待着「文化共融行」的參加者。這天是伊斯蘭教齋月結束前的最後一個週日。陸婉華向參加者介紹澳門伊斯蘭教長丁少杰後,大家一起參觀清真寺,了解嚤囉⋯

雖然菲律賓宿霧聖嬰節(每年一月第三個星期日)並非當地全國性節日,但澳門本地的社群也曾舉辦相關慶典。
文化多元 異國也是本土 2023年04月29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100927

文化評論人李展鵬曾經分享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個關於澳門的東南亞食物的講座尾聲,有人分享,在澳門長大的自己一向很愛吃緬甸魚湯粉,去了外國讀書後最想念的就是這種美食。但奈何這是緬甸食物,不是叉燒飯或雲⋯

漁人碼頭澳門勵駿的旅遊博彩設施,而陳榮煉曾為勵駿聯席主席。
賭底面,誰之過? 2023年04月1日|文:論盡者言|https://aamacau.com/?p=100274

賭博與犯罪密不可分。由本澳賭權開放以及內地開放澳門自由行以來,刑事案件的急劇增加,而在疫情封關措施下,本澳罪案相應減少足以印證這一點。 一直以來,圍繞著賭場的非法入境、詐騙、賭博高利貸、禁錮、操⋯

「太陽城案」被告及初院宣判結果①
百億賭業帝國瞬間瓦解 「太陽城案」始末 2023年04月1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100247

賭權開放,太陽城集團竄起,曾經的風光可謂一時無兩、獨霸一方。然而,百億賭業帝國亦在瞬間瓦解,成為過去。而,前太陽城集團主席周焯華被控數百條罪,面臨十八年的監禁,甚至更高徒刑。 內地發出打擊非法博⋯

「陳榮煉案」被告及控罪
由太陽城到德晉 賭廳輝煌劃上句號 陳榮煉不法賭博案開審 2023年04月1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100246

大舉搗破太陽城集團貴賓會兩個月後,另一賭廳「龍頭」、德晉集團主席陳榮煉亦因被指涉嫌操控集團非法經營網上賭博及洗黑錢被捕。只不過短短兩個月,賭廳輝煌歲月劃上句號,博彩業翻開新一章。 司警於二〇二二⋯

周焯華(中)樂於出席公開活動。
賭廳兩「龍頭」 周焯華與陳榮煉 2023年04月1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100245

貴賓廳(俗稱賭廳)為澳門賭場的特色,主要用作接待大額投注的客人。在過去十餘年間,業績較突出的貴賓廳有太陽城、德晉、廣東、黃金等。惟在新「博彩法」的框架下,且在澳門賭廳兩大「龍頭」周焯華以及陳榮煉⋯

兒童於博企內遊覽。
賭底面如何走向家傳戶曉? 2023年04月1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100244

本澳賭團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出現,當時本澳賭客以香港客人為主,為減省進客及負擔欠款、追債等問題,對較高投注額的賭客提高更優質服務,澳門旅遊娛樂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澳娛)在八〇年代開始外判賭廳與博彩中介⋯

吳國昌:若打擊不法賭博犯罪列內地頂層設計 特區無權話事 2023年04月1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100243

「周焯華案」及「陳榮煉案」發生近一年後,行政長官賀一誠去年十一月在立法會作今年施政報告時公佈當局的十六項立法計劃,當中「打擊不法賭博犯罪」提案最矚目,亦引起不少聯想。惟時至今年三月中,當局仍未交⋯

路氹城賭場夜色。
規範網絡賭博 律師高禮華:按澳門所需 非複製內地一套 2023年04月1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100242

 近期,因涉及太陽城以及德晉的案件,非法賭博再映入公眾眼簾。然而,針對非法賭博的現行法律便是回歸前訂定的第8/96/M號法律,惟一直未有更新。斗轉星移、科技日新月異,在二〇二三年的今天,非法賭⋯

新馬路上的行人。
城市如何被「代表」? 回看一百年前澳門的地標轉變 2023年04月1日|文:遠東釣魚郎(澳門學16號作者之一)|https://aamacau.com/?p=100241

相信「復常」以來對澳門讀者最不習慣的,或許便是街頭突然回復過往的「生氣」。不論平日或假日,諸如新馬路、議事亭及大三巴一帶的澳門「地標」,總是被擠得水泄不通,排山倒海的旅客更可謂是行人「惡夢」。⋯

葉濃喜前往台灣深造,並冀望學有所成回澳後,優化澳門的環境。
走出家暴陰霾 為身陷家暴苦海的人伸出援手 ——專訪葉濃喜 2023年04月1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100240

一直參與家暴預防工作、 為受害人提供協助的葉濃喜(Summer)在訪問時總好溫柔、細語,予人感覺如在充滿關愛的環境下長大的女生。事實相反,自幼在家暴環境下成長的她在升讀大學時選擇社工專業,並在畢⋯

蘇珊·希瑪爾教授。
她的發現顛覆了我們對樹的認知 ——和蘇珊.希瑪爾一起尋找母樹 2023年04月1日|文:大蔥|https://aamacau.com/?p=100239

相信這地球上所有人類都不陌生的事物中,一定有樹的位置。不管多麼石屎森林的都市,也不會忘記來幾棵樹妝點。我們與樹的共生或多或少已經在意識的深處。然而,對於這個親密的鄰居,我們的了解卻仍然十分膚淺⋯

霍凱盛的作品描繪出自己對澳門與世界的觀察。
那些年,我們都是遷移者——專訪環境舞蹈劇場《午後陽光》 2023年04月1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100238

只見東方基金會的展場內掛着一幅幅本地畫家霍凱盛用針筆描繪的時空,參與《午後陽光》的銀髮演員在這些畫前一邊輕輕舞動,一邊訴說自己從他鄉漂泊到澳門的經歷。畫中的世界與演員的故事相互交錯,從大航海時代⋯

《LAST DAY OFF》入選澳門國際短片影展。相片來源:Click Ph Production Facebook專頁
「是神讓我們遇上彼此」 ——專訪菲籍導演Mark Justine Aguillon 2023年04月1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100236

下筆之時,本地短片《LAST DAY OFF》的導演Justine已享受完他在澳門的LAST DAY OFF(最後一天假期),乘着飛機前往加拿大準備開展新工作。來自菲律賓的他在澳門從事酒店服務業⋯

欠缺史實根據的數碼化復原——評「時空穿梭.遊歷三巴」體驗展 2023年03月17日|文:彤燃|https://aamacau.com/?p=99925

由文化局主辦的「時空穿梭‧遊歷三巴」大三巴牌坊沉浸式數字體驗展,展覽的第一期「優先體驗」已於去年底至上月底舉行。據報道,該活動「自推出以來深受市民旅客歡迎,對豐富大三巴牌坊遊覽體驗發揮積極作用⋯

大三巴下,寧靜的耶穌會紀念廣場不再復現。
澳門旅遊可持續? 2023年03月4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99548

隨著世界各地防疫措施進一步放寬,以旅遊博彩業為經濟支柱的澳門亦重現朝氣。然而,在旅客量尚未回復到疫前一半時,社會已有聲音質疑本澳城市承載能力能否招待四千萬的旅客?更有擔心本地旅遊業或要走回頭路⋯

澳門大學副教授蘇小恩。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本澳旅遊須走向可持續 蘇小恩:旅客量及其造成的「潛在」負面影響需與社區取得平衡 2023年03月4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99547

疫後劇增的旅客除了迫爆部分景點及街道,連小巷內的食店或特色店亦見排隊人龍。疫前那種旅客及居民由大街到小巷摩肩接踵、舉步維艱的情景又再重現。疫後,本地旅遊應如何走、在遊客量及質、提供優質旅遊體驗以⋯

蘇嘉豪認為,當「新馬路任我行」失去新鮮感,居民就會覺得厭倦並提出反對。
全面開放=重走舊路? 蘇嘉豪︰傷疤好了別忘記痛 2023年03月4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99546

二〇二三年二月六日,澳門迎來疫情以來首批內地旅行團,標誌著內地旅遊市場對澳門重新全面開放。而政府亦似乎對於過去年達4,000萬人次的旅客量念念不忘,經濟財政財政司司長李偉農早前表示,過去三年當局⋯

當局於新春期間舉辦的「新馬路任我行」吸引市民及旅客迫爆打卡。
澳門能做自己? 2023年03月4日|文:欣欣 (都市文化愛好者)|https://aamacau.com/?p=99545

到底一個城市要發生甚麼文化事件才會讓人對這個地方念念不忘呢?或是,應從這個城市能如實呈現自己開始,而澳門能做自己?忠於自己? 一個活動多人打卡 便是成功? 新馬路變步行區,算是一種Gim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