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k
移工
移工疫下被停工多時  盼獲食物「吊命」 2022年07月26日|文:實習記者聞青|https://aamacau.com/?p=91390

明愛在「鞏固期」內首次向合乎條件的非自願失業或放無薪假等的人士派發應急食物,主要受益人士為在澳工作的外藉移工以及滯溜的外籍人士,而首日派發近300份食物包。有獲得食物包的移工表示,疫下不少在澳人⋯

6.18疫情大爆煲即時報道
今日是「他們」,他朝可會是「我們」? 2021年04月4日|文:論盡者言|https://aamacau.com/?p=72279

 《起初他們⋯⋯》(英語:First they came …)是德國信義宗牧師馬丁.尼莫拉於1946年二戰後以德文寫成的一篇懺悔詩,其翻譯如下: 「起初,納粹抓共產黨人的時候, 我⋯

095 居民.二等紙本月刊
周庭希︰澳門人要認清新時代下的政治秩序 2021年04月4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72281

 近年治安當局以各種理由限制示威集會,早前更聲稱外僱無集會示威權,引起社會爭議,隨後有本澳居民向治安警書面預告,將集會聲援緬甸的民主抗爭,但亦在當局「建議」下取消。社運人士周庭希認為,事件反映⋯

095 居民.二等紙本月刊
擬集會聲援緬甸突取消 發起人:警方建議取消 難達防疫要求感「壓力大」  2021年04月4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72277

繼2月有緬甸籍外僱擬舉行集會聲援緬甸民主抗爭,向治安警作書面預告時,被警方以「非澳門居民不具集會權及示威權」為由拒絕接納後,本澳居民吳少洪公開表示,原計劃3月10日於三盞燈集會聲援緬甸的民主抗爭⋯

095 居民.二等紙本月刊
非澳門居民不具集會權及示威權? 政府、民間各執一詞 2021年04月4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72278

究竟非澳門居民在澳門是否享有集會權及示威權?自事件爆出後,坊間一輪熱議,政府與法律、社會意見各有看法,部分如下1: 治安警察局: 根據《澳門基本法》第四十三條規定:「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境內的澳門居⋯

095 居民.二等紙本月刊
最初的沉默 最後或失語沉沒 澳門人如何抉擇? 2021年04月4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72276

 這首詩或大家曾聽聞,「起初⋯⋯我沉默⋯⋯最後當他們來抓我時,再也沒有人站起來為我說話了」。立法會直選議員蘇嘉豪擔心,若今日的澳門市民在外僱的基本權利受損時選擇「事不關已」,任由這些權利的行使⋯

095 居民.二等紙本月刊
呂家玟:看待移工問題具國際視野 方能應對澳門需要 2021年04月4日|文:Tammie Wong|https://aamacau.com/?p=72275

澳門是一個有65萬人口的城市。根據2021年1月治安警察局統計數字,外地僱員有175,778人,移工佔了澳門人口約27%,作為人口的一大組成部份,移工的權利保障又是否受到足夠重視?研究移工的社會⋯

095 居民.二等紙本月刊
潘志明:鋪墊和諧社會土壤 與外僱同行 2021年04月4日|文:Tammie Wong|https://aamacau.com/?p=72274

在疫情以來,外僱基本權利的保障引起外界關注。澳門明愛總幹事潘志明表示,改善外僱的處境和待遇應從僱主和僱員關係打好基礎,增加對外僱的保障最終受惠的都是澳門的僱主、家庭和社會。他認為,建立與「與外僱⋯

095 居民.二等紙本月刊
綁結在跨國(區)流動中的澳門移工 2021年04月4日|文:Tammie Wong|https://aamacau.com/?p=72273

同為澳門經濟發展付出努力的一群人,他們在澳的處境為何始終被忽略?根據統計暨普查局2021年1月公佈的數字,澳門的就業人口有388,800人,對比移工人口有175,778人,移工約佔了45%。移工⋯

095 居民.二等紙本月刊
2013年4月20日「地球日」,一班印尼移工,紛紛以各種「棄而不廢」的物資,親自製作並穿上特色環保時裝,由大三巴前地出發,巡遊到議事亭前地,目的是身體力行,宣揚環保減廢的訊息。
外僱在澳門──全球化經濟權力的最底層? 2018年12月18日|文:天一|https://aamacau.com/?p=51134

根據統計局數字,澳門2018年第3季總就業人口超過38萬。而勞工局數字顯示,截至2018年10月,本地外僱人數就超過18萬,可見外僱對本地勞動力之重要。而聘用最多外僱的行業為「酒店及飲食業」(⋯

068 動物與我紙本月刊
印尼移工劇場《我們也有的故事》(照片提供:小城實驗劇團)
記印尼移工劇場《我們也有的故事》 2016年07月26日|文:何志峰|https://aamacau.com/?p=32423

人總是希望安定,以為有一個穩定的工作便會做到退休。可是沒有人會知道,十年,甚至五年後自己會在哪裏,會做甚麼工作。 1990年代,澳門的建築工人流行去台灣工作,我爸也去過,他們住的是工地睡鋪,吃的⋯

戲游花間藝文爛鬼樓
三年下來,兒子Alex很快便用完一本護照。
不忍放開的手——三年的小小「太空人」生活 2016年03月4日|文:論盡採訪組、阮子卉、葉瑋玟 (實習記者)/攝影 :梁惠施(實習記者)|https://aamacau.com/?p=27869

在國內的偏鄉或大量輸出勞動力的東南亞國家,「留守兒童」問題嚴重,近年已有不少媒體關注。而在富裕、倚靠大量外來勞動力的澳門,近年政府收緊了外僱家庭成員暫時逗留的申請門檻,為了不想錯過陪伴孩子成長的⋯

034 不忍放開的手──澳門外僱孩子的成長和困境紙本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