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龍喉公園的黑熊 Bobo 遺體被製成標本事件軒然大波。有市民希望可為 #Bobo 舉行葬禮,並反對將之製成標本。箇中種種,關係到澳門人的生死觀、動物觀,乃至動物在我們社會扮演的角色。事實上,打從 Bobo 被安置在二龍喉那刻開始,他的所有事就不是如民署所言,是一件可以「科學歸科學」的事。究竟黑熊 Bobo 為何不應被製成標本?為何熊貓心心被製成標本沒遭受激烈反對?如果其他動物可被製成標本,為何黑熊 Bobo 應是例外?在思考以上種種的同時,或許我們更應探問:動物與我們的權力關係是甚麼。
2016年9月1日,澳門的《動物保護法》生效。而在澳門,動保議題焦點可能多集中在貓狗,其他則較少討論。本身是學 […]
「我最記得那時在花蓮上工作坊時,有老師提出一個問題:究竟甚麼令我們的慈悲,從人及至於動物?他提出一個問題是:人 […]
澳門保護遺棄動物協會聯同七個動保團體於十二月一日,在二龍喉公園舉行悼念黑熊Bobo的集會,反對民署將Bobo製 […]
國際生物學泰斗珍.古德認為一個「好的動物園」在兒童身上扮演的一個很重要的角色。的確,動物園是否真的能有教育上的 […]
對於最近「Bobo遺體處理」爭議,「綠色生活」發起了這一次網絡調查,希望藉此了解公眾對於 Bobo遺體的處理態 […]
來到第三屆,國際影展做成點?國際影展來到第三屆。旅遊局表示,稍後會檢視包括國際影展在內的四項盛事的成效及其對建 […]
第三屆「澳門國際影展暨頒獎典禮」於12月8日盛大舉行。11月初舉行的記者會更請來「城城」郭富城坐陣。今屆明星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