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他們」,他朝可會是「我們」?

095 居民.二等 紙本月刊

文:論盡者言

網址:https://aamacau.com/?p=72279

時間:2021年04月4日 15:15

三盞燈的外僱。


《起初他們⋯⋯》(英語:First they came …)是德國信義宗牧師馬丁.尼莫拉於1946年二戰後以德文寫成的一篇懺悔詩,其翻譯如下:

「起初,納粹抓共產黨人的時候,
我沉默,因為我不是共產黨人。

當他們抓社會民主主義者的時候,
我沉默,因為我不是社會民主主義者。

當他們抓工會成員的時候,
我沉默,因為我不是工會成員。

當他們抓猶太人的時候,
我沉默,因為我不是猶太人。

最後當他們來抓我時,
再也沒有人站起來為我說話了。」

這詩常被用於警惕對政治冷漠、沉默的後果最終會落在每個人身上。這或也切合澳門對非本地居民的權益受損時所表現的冷漠甚至無動於衷。

當外僱被欠薪、苛扣人工、不合理對待時,能提供協助的機構少之又少;一旦外僱的權益被剝削時,能為他們發聲的人也不見得多。若當外僱的權益失去保障,可以被任意踐踏,離本地工人權益受損的日子還會遠嗎?

2月下旬,澳門警方表示非本地人不具有集會示威權這基本權利,相信不少本地人的反應猶如隔靴搔癢般,只有極少數的聲音認為外僱或其他非本地居民享有這基本權利——即使,這些人人享有的基本權利是被《澳門基本法》以及本地相關法律所保障。

當警方任意解釋法律、任意剝奪無論本地法律以及國際法例都保證了的基本權利,這也許是一個城市開始沉淪的先兆。與個人身份無關、人人都應具備的基本權利被任意剝奪是很嚴重的問題,必須正視以及修正。然而,本地社會大部分人都似乎以事不關己、己不勞心的態度回應該事件。

最終後果,或將如同這首詩所預見的:當別人被當權者欺壓時,大家選擇沉默或視而不見,最後這惡果或終會降臨在自己身上,或只是時日長短的問題。當集會等表達自由被收緊成只有「某些人可以」的特權,或只有「某些事可以」的「開恩」,澳門人的方方面面的權利、訴求又是否可以得到全面保障?

翻查資料,2013年4月20日「地球日」,一班移工曾自發利用各種「棄而不廢」的物資,親自製作並穿上特色環保時裝,在澳門巡遊,宣揚環保減廢的訊息,據指當時參與人數有數十人。移工在我城不是「他者」,而是與這城市共存的一分子;全球化下,澳門這城也不是偏居一隅,而是國際網絡中的一分子。在本地的集會和言論空間、新聞自由不斷收窄的時代,《起初他們⋯⋯》這詩或預言澳門未來幾年的趨勢:本地人會如往常般對社會事件或政治事件表現出事不關己的態度;只有與錢相關的議題才能啟動大部人激情的「鑰匙」,嗚乎哀哉!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