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常聽說「融入大灣區」,「澳門終有自己海域」、「加快兩地資源互補,實現橫琴澳門合作」云云。但如果所謂的「海域」、「兩地」在一百年前,已屬澳門境內;如果一百年前,我們的鐵路與碼頭已粵澳互通,今天⋯
擺華巷,是今日澳門特區政府總部的所在之處。主權移交前,本地華人稱擺華巷那幢粉紅色的建築物為「澳督府」,可見不論回歸前或後,「擺華巷」都是澳門政治的重心之一。但原來,擺華巷的「擺華」與澳督府的由來⋯
我們自以為了解荔枝碗船廠。但或者,我們現時對它的了解,還是太少。 根據《荔枝碗船廠片區不動產評定》諮詢文本中的「價值陳述」,船廠片區的價值有「親山親水」、「造船工藝」及「村落形態」。親山親水大家⋯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去年批評澳門政府保護世遺不力,要求澳門政府盡快完成編製《歷史城區保護和管理計劃》,並於2018年12月前向世界遺產中心提交報告。2018年1月20日,政府開始就《澳⋯
「土地信俗」於2017年9月列為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澳門亦將承辦2020年「世界大伯公節」,唯近年本地多區的土地公神壇卻屢遭「劫難」。本是守護街區的「土地公」反被指「阻街」。繼2017年11月⋯
風災期間蓮溪廟內兩尊泥塑神像受到損毀,青磚外牆亦經年累月出現傾斜及裂縫,需要重新砌築該幅牆體。文化局一直未有解釋牆體傾斜的原因,亦拒絕公開檢測報告。坊間有意見質疑,拆牆重築的做法太粗暴。同時,神⋯
編按:五百年前的十月三十一日,馬丁路德把九十五條綱領寄給他的主教,正式揭開了宗教改革的序幕。作為天主聖名之城的澳門亦受到這股天主教與新教之間的張力影響。從以下畫作亦可一探當年故事。 郭雷樞的肖像⋯
「天鴿」風災已過一個多月,市況逐漸回復正常,但歷劫之後,澳門人對這片海洋感覺再不一樣。 常戲言,風水師是第一代的城規師。雖是戲言,卻不無道理。山為龍,水為脈,山為脈之源,脈行山之勢,古人據大自然⋯
經歷濠江海水洗刷的澳門,為整座城市襯托出一遍泥黃色的基調,任暴雨如何洗刷都無法回復原來的顏色。風暴過後,最好和最壞的都通通現形,當權者旨在儘快恢復生活的「正常」、重構管治的正當性,浮華繁盛的賭場⋯
去年年中,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認識了一些澳門的資深廚師,他們不少從事廚師行業超過三、四十年,有些已經退休,有些仍在餐飲機構工作。他們有個共通點,都是「澳門西菜麵飽工會」的會員,彼此之間的關係很密切⋯
常說澳門「沒規劃」,但其實,澳門早在一百年前就有規劃。看畢澳門歷史檔案館的「圖說澳門——澳門檔案館珍藏城市規劃及建築圖則展覽」,聽畢建築師呂澤強先生的講解,就會明白。 話說1840年代,葡萄牙女⋯
有說,現時是澳門的「後殖民」時代。 經歷過幾百年的葡人管治,澳門回歸了,但曾經發生的一切皆留下了痕跡,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同時,時間就如一列正高速前進的火車,過去的景物不斷後退,歷史的印記亦漸⋯
何慶基(Oscar Ho),香港人。若以現時年輕人常說的「斜號族」來介紹他,則是學者/策展人/專欄作家/藝術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曾任香港藝術中心展覽總監、民政事務局高級研究主任,是上海當代藝術館⋯
在路環碼頭前地附近有一條斜路,大家在途中會遇到一些船廠遺址,這些船廠內滿是廢棄的木材和垃圾,早已荒廢多時。過去,神香業、爆竹業和火柴業被視為支撐澳門經濟的三大傳統行業;但事實上,當時本地的造船業⋯
這裏是一個八角形建築。曾經在葡國薩拉查管治時代,葡國為宣揚國族主義而定下「百年雙慶」,這裏便是為慶祝「雙慶」而建,入口牆壁上的石碑清楚記得。 這裏可能是建築師陳焜培僅有的傳世作品;這裏建於30年⋯
在內港的街道上不難發現一些舊建築,包括一些為數不多的「騎樓」。百多年前的內港沿岸上,舊式碼頭與騎樓建築形成一道風景,盛載昔日內港繁華的景象。不過,近年內港的騎樓一楝楝地拆卸,過去的騎樓歲月正一步⋯
光陰飛逝,轉眼已是四年。 2012年中秋是桃花崗的轉捩點。位處紅街市鬧區深處的桃花崗,有不少攤販、食肆,過往一直都是附近街坊吃早餐、飲下午茶、聚腳的好去處,一直十分熱鬧。數十年來,市政廳、民署一⋯
2011年,位於挪威首都奧斯陸市中心的一座政府辦公大樓Y BLOCK遭遇恐怖襲擊,造成7死15傷。在奧斯陸市民漸漸走出恐襲陰霾的時候,Y BLOCK卻再一次牽動他們的心,由於當年的襲擊使這座六十⋯
愛都立面上的馬賽克壁畫,一直是社會討論愛都建築去留的焦點,坊間一直留傳,這幅由已故本地藝術家夏剛志設計的壁畫是風水陣,也有意見指出畫中的女子太性感,讓人聯想起當年愛都曾經營色性行業……直至夏剛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