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k
垃圾
建築廢料堆填區超負荷。
空氣質量惡化 固體廢物量居高不下 陳俊明:澳門與環保背道而馳 2018年10月25日|文:論盡|https://aamacau.com/?p=49724

《特區五年規劃》提到要把澳門建成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宜居、宜業、宜行、宜遊、宜樂的城市,但從環境數據看來,澳門距離「宜居」城市的路似乎愈來愈遠。面積甚小的澳門,人均垃圾量卻是內地三個城市及新加坡和⋯

066 我們不要垃圾城紙本月刊
澳門氣象學會會長方志剛。
方志剛:氣象局有進步 面對災害首重訊息傳遞 2018年10月25日|文:論盡|https://aamacau.com/?p=49728

超強颱風「山竹」九月來襲,所引發的風暴潮再次令本澳低窪地區變成澤國。雖然政府在事前預警、災後善後工作都獲得正面評價,市面恢復的速度亦較上次「天鴿」災害是快速了很多,但是本澳兩度受到具超強破壞力的⋯

066 我們不要垃圾城紙本月刊
人均城市固體廢物棄置量。(論盡製表)
那些我們應該知道卻被忽視了的事情── 參觀「澳門特殊和危險廢物處理站」及「氹仔污水處理廠」紀錄 2017年11月18日|文:大蔥|https://aamacau.com/?p=43349

2016年澳門的城市固體廢物量約為50萬3千8百公噸,即人均城市固體廢物棄置量為2.11公斤每日,遠多於鄰近發達城市的固體廢物棄置量。 去年《愛瞞日報》爆出澳門的污水處理超負荷運轉了6年,污水未⋯

055 劇場被灰色紙本月刊
外來垃圾,是洋流帶來,抑或旅遊聖地永遠的宿命?
哪一天我們會爆? 2017年06月30日|文:論盡者言|https://aamacau.com/?p=40465

澳門的環境問題一向是個高度爭議的議題,《論盡》媒體長期以來陸續作出報道,包括焚化爐飛灰事件、垃圾堆填區、樹木保護和綠化問題,以至周邊區域的環境議題,例如核電設施、橫琴開發等。幾年來,我們見證生活⋯

050 環保得個講紙本月刊
立法議員李靜儀
有政策 缺配套 李靜儀:車要被劏怎麼辦?古董車怎麼辦? 2017年06月30日|文:論盡|https://aamacau.com/?p=40463

繼今年年初本澳「霧霾」後,上月亦有幾日空氣指數錄得「不良」水平,以往多是蔚藍一片的初夏天空瀰漫着一片灰濛。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曾指,藍天不會亦不應成為奢侈品。事實是,翻查資料,2016年水坑尾路邊監⋯

050 環保得個講紙本月刊
張尤聰表示,單車出行非常方便,不再擔心找車位和塞車。
每年「單車遊」 單車出行卻是夢? 2017年06月30日|文:論盡|https://aamacau.com/?p=40423

澳門機動車輛密度逐年攀升。雖然政府透過驗車計劃及增加停車位收費等措施,以增加養車成本,從而希望達到控車的效果。然而,在另一方面,卻未能同時有效推動綠色出行,當中在公共交通和單車出行等的配套仍未跟⋯

050 環保得個講紙本月刊
澳門環境資料 - 樹木部分
綠色生活 缺田少樹 綠色未來:閒置地可否用來耕田? 2017年06月30日|文:論盡|https://aamacau.com/?p=40454

「綠色出行」、「綠色生活」⋯⋯一個個政府大力宣傳的環保理念,不少市民亦深感認同,卻都因為政府欠缺實際配套而淪為空談、口號、形式。例如當局一直宣傳綠化、綠色生活,每年「綠化週」亦舉辦植樹活動並派發⋯

050 環保得個講紙本月刊
城規會委員林翊捷
新城話低碳 環保配套缺位 林翊捷:這是一個迷 2017年06月30日|文:論盡|https://aamacau.com/?p=40420

2011年,政府曾表示計劃於「新城CDE區建低碳居住示範區,整合氹仔北岸線構綠色休閒內湖」,把新城C、D、E區分別定為「低碳居住示範區」、「濱海綠廊」及「交通樞紐」,其中C、D區會「提倡步行及使⋯

050 環保得個講紙本月刊
市民處理垃圾的態度卻是造成今次「垃圾圍城」的核心原因。
只講教育 不談立法 陳俊明:必須面對垃圾徵費 2017年06月30日|文:論盡|https://aamacau.com/?p=40421

統計局數字顯示,金屬與玻璃類的資源回收逐年上升,紙類及塑膠類則正下降;家居廢料按年上升5.0%,工商業廢料則按年大增逾一成。澳門環保學生聯會會長陳俊明認為,現時澳門減廢的討論仍然薄弱,再拖延下去⋯

050 環保得個講紙本月刊
民間回收行動,改變的是人心 2017年04月19日|文:大蔥|https://aamacau.com/?p=39090

城市垃圾越來越多,雖然分類回收還不成氣候,不過也多了不少人關注這個問題,為了少一點浪費,民間的換物、舊物分享活動都十分活躍。這一期,小編訪問了「免廢空間」的米米,還有平日裡在社區分享舊物的K⋯

048 拒絕遺忘紙本月刊
工作人員不停的拆解搬運,進進出出,顯得十分的繁忙。
電子垃圾何處去? 2017年02月3日|文:大蔥(採訪:大蔥、草草)|https://aamacau.com/?p=37407

連續三期,《論盡》的「綠色生活」小編持續關注電子垃圾。從調查居民處理電子垃圾的情況,政府相關的回覆,以及這一期,我們探訪了業界人士——英姐。 英姐的兩個鋪位在順景廣場,堆滿了各種收回來的五金電器⋯

046 以活化之名紙本月刊
電子垃圾,你是丟到垃圾桶嗎?──澳門網民處理電子垃圾的調查 2016年11月15日|文:大蔥|https://aamacau.com/?p=35426

澳門每年產生近七千噸電子廢物,隨著電器和電子設備日益普及,電子廢物只會愈來愈多。電子垃圾,包括了被廢棄不用的電器和電子產品。電子廢棄物在焚化過程中會釋放大量有毒氣體,造成空氣污染;並產生大量飛灰⋯

043 教育大一統紙本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