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
一些街頭藝術空間被取消後便不再復有,變相令表達空間大大縮窄。營地大街的塗鴉公園便是其中之一。
創作空間慘變停車場 塗鴉愛好者:還我合法空間 2016年10月15日|文:論盡採訪組|https://aamacau.com/?p=34657

街頭藝術在澳門可謂空間甚為受限。現時各類活動如要在公共地方進行,必先向民署申請,活動的形式亦受《公共地方總規章》規管。本來公共空間人人有份,要經程序申請,聲量、規模受規管無可厚非,唯一些街頭藝術⋯

鋼琴在石排灣時,由街坊蘭姨幫忙協調管理
街頭放鋼琴 人人藝術家 風盒子:擴闊生活想像 2016年10月15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34655

在石排灣業興大廈內,平日居民只是擦肩而過的廣場中,這天出現了一個鋼琴。一班小朋友瞬間聚於琴前,多雙小手在鍵盤上雀躍飛舞,空前熱鬧的琴音一下子傳遍屋苑之中。 「我們想過很多放置鋼琴的地方,現在選了⋯

處處是舞台 街頭現活力 何嘉偉:重塑地方與人的關係 2016年10月15日|文:論盡採訪組|https://aamacau.com/?p=34653

在劇院以外的地方表演,又稱為「環境劇場」,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歐美等地開始盛行,演出的地點可以是酒店房間、郊野公園、街市,或是街頭。外國不少藝穗節,如愛丁堡國際藝穗節等正是讓不同的表演團體在這種「非⋯

巴黎對街頭藝術相當寬容,圖為龐畢度中心外的大幅塗鴉牆
外地街頭表演政策比較 2016年10月15日|文:論盡採訪組|https://aamacau.com/?p=34650

英國倫敦: 除非藝人於特定區域及於特定情況賣藝,否則藝人在一般公共地方表演並不需事先申請牌照。倫敦當局為街頭表演藝人提供表演地點選擇及指引,當中包括聲量大小、人流控制等。對表演的形式及器材規定亦⋯

新中央圖書館選址舊法院,建築面積三萬三千平方米,共十一層,文化局表示,暫定以「前四後七」的方式分配樓層。
深度解構:缺的是圖書館嗎? 2016年10月13日|文:論盡採訪組 |https://aamacau.com/?p=34577

(新中圖的前世今生:新中央圖書館方案經歷十年,近日政府公佈「造價九億」後再次備受關注。坊間質疑花費九億公帑是否物有所值,現時的黑盒劇場、藝文空間能否得保;有城規會委員亦直指政府方案以十年前的資料⋯

文化局表示將保留建築立面、廊道及樓梯等建築特色。
城市新地標,究竟做啲乜?文化局:新中圖將成綜合知識庫 2016年10月13日|文:論盡採訪組|https://aamacau.com/?p=34575

一句「造價九億」,新中圖方案即引來一遍嘩然,文化局立時頻頻解畫推銷,努力與公眾對話,且承諾保留劇場展覽空間、舊法院及司警局立面、廊道及樓梯,並限高海拔53米等。新中圖佔地三萬三千平方米,面積相當⋯

9月19日《論盡媒體》在牛房倉庫舉辦「未來圖書館之想像──公眾座談會」。左起主持人路家,嘉賓:鄧美蓮(左二)(文化局公共圖書館管理廳廳長)、林翊捷(城市規劃師)、王國強(澳門圖書館暨資訊管理協會理事長)及莫兆忠(劇場評論人)。
減法空間規劃的可能:林翊捷、呂澤強 2016年10月13日|文:論盡採訪組|https://aamacau.com/?p=34572

選址並不理想 城規會委員林翊捷出席《論盡》舉辦的「未來圖書館之想像──公眾座談會」時表示,舊法院的選址並不理想,首先舊法院是古蹟,要再利用建造的難度高;再者地處舊城區當中,交通壓力大,又有高度限⋯

2014年,經文化局投入一定資金改裝後,舊法院空間被重新規劃,一樓成為展覽空間,二樓成為黑盒劇場和排練室。
莫兆忠:文化視野在哪?「未來圖書館之想像」——公眾座談發言稿 2016年10月13日|文:莫兆忠|https://aamacau.com/?p=34576

作為劇場工作者,十分尷尬,近年政府公共工程、活動連連超支、物非所值,同時對待歷史建築的暴力手段,都積下不少民怨,於是文化局九億新中圖消息一出,便很難有比較理性的討論,而且在「文化藝術」等同「亂花⋯

從2014年起,文化局把當時空置多時的舊法院大樓改裝成臨時黑盒劇場和展覽空間,供藝文團體借用 。
新中圖規劃折射出表演藝術的桎梏 2016年10月13日|文:趙七|https://aamacau.com/?p=34573

最近,圍繞新中央圖書館選址、預算和設計方案的爭議不斷,官方(文化局)及民間組織(論盡媒體)亦先後就其選址南灣舊法院大樓的方案舉行介紹會及公眾座談。新中圖將選址南灣舊法院的決定看來已經勢在必行,而⋯

第七屆足跡小劇場演書節──《忘者.觀音》聲景旅行劇場
誰在見證城市變幻和死亡 2016年10月11日|文:維特|https://aamacau.com/?p=34465

忘者 聲音引領我的旅途,但我仍在路上自由地以獨特的目光窺視澳門。戴上耳機的我好像超然物外,與城市的紛紛擾擾彷彿拉開了美的距離。 《忘者》的旅途從天后古廟開始。起初聲音帶著我聆聽自己的回憶,喚起了⋯

《速城》
澳門視野下閱讀他城 2016年09月20日|文:維特|https://aamacau.com/?p=33984

近兩年對澳門文化界而言可謂多事之秋,新花園、愛都、山頂醫院小屋,以至最近的龍環葡韻……文化保育和發展的辨證、空間爭奪,引來各大媒體和市民關注。足跡作品《速.城》以卡爾維諾小說《看不見的城市》為基⋯

南灣舊法院實際並不完全閒置,地下作為展覽廳,一樓改建成黑盒劇場及排練室。
在建造一座圖書館前,首先要超越閱讀的想像 2016年09月14日|文:思崎井|https://aamacau.com/?p=33805

  說來奇怪,一座城市,一個新圖書館,一說,便十年;文化藝術,卻只有佇立,沒有去處。 十年前,人們不想所活之地變得荊棘草莽,在經濟超高速發展潛力中,眼見本地文化如同金光閃爍的賭場窗花⋯

《閱城》(平面設計:SomethingMoon.com)
「城市」,鄉愁或慾望──「第七屆足跡小劇場演書節」前言 2016年08月17日|文:莫兆忠(「演書節」策劃)|https://aamacau.com/?p=33203

「英明的忽必烈啊,沒有人比你更清楚,描述城市的字句不能跟城市本身混為一談。」—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 「足跡小劇場演書節」從2010年起首辦,每年以不同主題、形式舉行,旨在建立文學與劇場對讀⋯

《愛比資本更冷 Deconstructed》(by Kenny Ngai)
另類,是節目還是理想? 2016年08月2日|文:世傑|https://aamacau.com/?p=32822

「劇場搏劇場」踏入第四年,從去年「慕拉士戲劇村」的概念,擴展到愈見民營藝術節的活動規模,「劇搏」的主辦目標之一,更明言「連結多個藝團聯合主辦,並成為自家劇場每年的固定項目,持續每年舉辦,慢慢發展⋯

印尼移工劇場《我們也有的故事》(照片提供:小城實驗劇團)
記印尼移工劇場《我們也有的故事》 2016年07月26日|文:何志峰|https://aamacau.com/?p=32423

人總是希望安定,以為有一個穩定的工作便會做到退休。可是沒有人會知道,十年,甚至五年後自己會在哪裏,會做甚麼工作。 1990年代,澳門的建築工人流行去台灣工作,我爸也去過,他們住的是工地睡鋪,吃的⋯

小城實驗劇團「新文本劇場《日落是我對你的感覺》」(Amsterdam Études)
小城實驗劇團「新文本劇場《日落是我對你的感覺》」(Amsterdam Études):進退失據的「新文本」劇場 2016年07月26日|文:Lawrence|https://aamacau.com/?p=32419

《日落是我對你的感覺》的名字本身聽起來相當情緒化,大概就是想像日光雖已昏黃,卻沒有完全消逝的一種浪漫又沉鬱的感覺。實際上,這演出的外文名“Amsterdam Études”(直譯「阿姆斯特丹學習⋯

非常一搏:楊樹清《愛》(by Erik)
評「劇場搏劇場」:《非常一搏》中四個演出 2016年07月19日|文:Lawrence|https://aamacau.com/?p=32203

施援程《我是你的全部》:造「貓」實為未竟之業 《我是你的全部》由本地策展人施援程製作,講的是貓的生活點滴,題目應是施氏想像愛貓對她說的話吧。題材貌似信手拈來,卻難以處理。貓是如何觀察人及感受環境⋯

身體的記憶永不磨滅──文慧談她的紀錄劇場《紅》與其他 2016年06月17日|文:黑黑(相片由《劇場搏劇場》提供)|https://aamacau.com/?p=31186

澳門藝術節剛結束不久,本地藝文活動仍然應接不暇。強調多元創作、串連不同空間的一個富實驗色彩的民間劇場節《劇場搏劇場Bok Festival》,多個節目密集登場。今年,作為節內的重頭節目,請來了北⋯

左起:鄺華歡(行政總監)、譚智泉(藝術總監)
拓寬澳門劇場──有關《劇場搏劇場》 2016年06月12日|文:何志峰|https://aamacau.com/?p=30946

受訪者:譚智泉(藝術總監)、鄺華歡(行政總監) 今年是第四屆 《劇場搏劇場》,前三屆整個活動都發生在慕拉士大馬路。隨著自家劇場和戲劇農莊抵受不住租金壓力,先後遷出慕拉士大馬路後,這個一條街有三個⋯

葛多藝術會《短打莎士比亞》
莎士比亞在場不在場──評 2016 澳門藝術節《短打莎士比亞》與《微觀莎士比亞》 2016年05月24日|文:白斐嵐(「第二十七屆澳門藝術節」特約藝評人,台灣)|https://aamacau.com/?p=30497

即使在這樂於打破權威的年代,有些「品牌」依然難以取代。莎士比亞之於劇場,自是其中之一。今年適逢莎翁逝世四百周年,莎劇自然而然成了各家藝術節無法忽視的策展主題。若拿台灣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