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報道,曾於 2010 年 8 月 27日開始到 2022 年 5 月27日在每周在《訊報》同步刊出,現為不定期專題。
澳門的醫療體系長年是「西醫為主、中醫為輔」的形式來發展。雖然政府近年不斷提倡要大力發展中醫藥產業,但澳門中醫行業似乎仍停滯不前,維持原有保健治療、「大(醫院)有大做,細(診所)有細做」的發展模式⋯
近日熱議的《醫療人員註冊制度》草案,關注點大多落在護理人員考試實習的議題上,但原來藥劑專業亦面對不少問題。理工學院有開設藥劑技術學士學位課程,但莘莘學子驚覺畢業後這學歷根本無資格考衛生局的藥劑師⋯
理工學院藥劑系學生畢業取得學士學位後無法考取藥劑師資格,只能擔任藥劑技術員。翻查《政府公報》,社會文化司曾在2010年批准理工學院開辦藥學學士課程,但一年後即廢止有關批示。本報曾去信高教辦了解原⋯
《醫療人員註冊制度》涉及15個專業工種,其中有理工藥劑技術課程學生質疑,該校課程設置與鄰近地區的藥學學士課程相同,但衛生局卻以「課程目標是以培養藥劑技術員及藥房技術助理」為由,拒絕畢業生考取藥劑⋯
一提起澳門醫療服務,許多人就會立即聯想到「謀財害命」、「大病唔好係澳門醫」等講法。澳門的醫療質素長期為人垢病,雖然社文司司長譚俊榮上任時拍心口保證,要打造澳門醫療「光輝五年」,但醫療問題終究「非⋯
「講解會上的投影片,幾秒就飛過下一版,完全沒有給我們時間消化裡面的內容。我們問︰幾時投考?唔知!幾時出成績?唔知!幾時實習?唔知!場地安排如何?唔知!十問九唔知的情況下就要我們填問卷,是否同意專⋯
立法會勞工界議員李靜儀表示,接觸到不少醫護界人士以及公眾對「醫療註冊制度」的看法,其實兩者並沒有存在很大的矛盾,她批評政府公佈的資訊太少,以致市民只知道護理界反對考試,從而產生不必要的矛盾,「但⋯
特殊教育法之修訂,加上融合學校資金風波,令最近本澳特殊教育界變得鬧哄哄的。我認為是好事,最起碼多了人知道有特殊教育也有融合教育這回事,不然,有些人還以為這些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都是被關在智障院舍⋯
一直低調進行的特教修法諮詢原本在三月底結束,但卻被一宗涉及融合生資助的舉報完全炸開,接著更多的舉報曝光,這道缺口瞬間延展成一道長長的裂縫,讓人首次窺見教育制度內一個潛藏多年的財政黑洞。除了兩間學⋯
根據教青局最新數字,現時全澳有807名融合生,保守估計,相關教育經費一年高達九千多萬。融合教育推行近十年,要如何檢視成效?做了五年資源老師的Ann提出一個直接了當的方法:何不追踪有多少融合生畢業⋯
「小六要讀一元二次方程,之後是三角幾何、平均數、平方根…….再讀下去深到連我自己都唔識,有時做功課佢會做到喊!」潘姐的兒子正讀初中二,替孩子溫習功課之苦,大部分家長都經受⋯
要搵地起公屋,但澳門邊度仲有「麵粉」? 新城A區二萬八?太遠,市民一於「放長雙眼睇」;施政報告再推四千,但而家排緊隊已經有四萬戶;四十八幅閒置地,崔政府點都要交數。 特首崔世安果然不負眾望,將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