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聞

前馬會兼職攝影師憂未必有地方肯收留中年儀仗馬 促當局收留提供更好照料 2024年04月5日|文:記者小聚

前馬會兼職攝影師陳麗容今(5)收集了約30個市民簽名遞交特首賀一誠,希望當局考慮收留馬會三匹儀仗馬,安置於石排灣公園提供更好照料。 對於市政署引述馬會回覆指,已計劃將三匹儀仗馬運至外地繼續照顧⋯

紅街市圓形時鐘被指「二次創作」 市政署:現時式樣與紅街市協調 文化局無其他意見 2024年04月5日|文:論盡採訪組

歷時近兩年的紅街市整治工程臨近尾聲,市政署料6月初擇吉日重開。有意見質疑紅整治後街市的圓形時鐘為「二次創作」,並沒有跟從建築物的原圖則的時鐘設計。市政署衛生監督廳廳長梁焯文今(5)日表示,根據歷⋯

網傳市民計劃收集簽名及遞信 要求當局收留三匹馬 市政署:馬隻為儀仗馬 馬會已計劃運至外地繼續照顧 2024年04月5日|文:論盡採訪組

社交網體流傳一帖文,有市民擔心馬會有三匹馬遭受不幸,計劃今日下午三時半在風順堂街巴土站收集市民簽名,其後四時向行政長官賀一誠遞信,要求當局收留該三匹馬,並安排至路環石排灣郊野公園,供市民參觀和近⋯

江豚屍體發現多日 市政署未見按慣常做法即日公佈惹質疑 2024年04月4日|文:論盡採訪組

本澳水域時有發現江豚或中華白海豚屍體,而當局慣常做法是在發現海豚屍體的當日便發稿公佈,而最近一次發現江豚屍體便在去年2月11日,市政署便即日公佈。最近一次發現中華白海豚屍體則於2021年6月5日⋯

01:30 2024年04月4日|文:汶燁

麻醉師站在靠近我頭頂的位置,一邊大力壓著我的氧氣罩,一邊指導我大力吸氣、呼氣。這時候吸入的是高濃度氧氣而已,術前第一針麻醉藥將由麻醉師經靜脈注射推進體內,直到我失去意識,連呼吸都停止了,之前大力⋯

二常會完成工會法案細則性討論 陳澤武:希望本月內提交大會細則性審議和表決 2024年04月3日|文:論盡採訪組

立法會第二常設委員會(下稱二常會)完成細則性討論《工會法》法案,並簽署意見書。來自商界的間選議員、二常會主席陳澤武今(3)日在會後表示,希望今月內提交立法會大會細則性審議和表決。 陳澤武指出,該⋯

未提及轉職員工年資福利 輕軌公司:逾四百名原港鐵(澳門)員工入職輕軌公司 2024年04月3日|文:論盡採訪組

澳門輕軌股份有限公司(輕軌公司)表示,至今已有超過400名原任職港鐵(澳門)人員,於本(4)月1日入職輕軌公司。並承諾日後將提供更「便捷、優質的輕軌服務」。 然而,有關轉職員工相關福利等問題,輕⋯

配合內港下水道工程 周日起為期十天 新馬路往火船頭街方向實施臨時交管 2024年04月3日|文:論盡採訪組

內港南雨水泵站及下水道第三期工程本週日起於新馬路近海邊新街路段動工,為期十天。政府表示,期間(4月7日至16日)新馬路往火船頭街方向將於非繁忙時段(早上9點半至下午5點半)實施有限度通車,佔用左⋯

司警:七旬港翁於外港碼頭座椅暈倒後死亡 入碼頭時已步履不穩 死因有待法醫檢定 2024年04月3日|文:論盡採訪組

司警局表示,一名約70歲香港男子於外港碼頭二樓座椅暈倒後,經搶救無效證實死亡。該名男子於事發前由海立方之天橋獨自進入外港碼頭,當時已步履不穩,確實死因有待法醫檢驗後確定,案件已交由司警局調查科跟⋯

香港長者在外港碼頭內懷疑跌倒 搶救無效死亡 2024年04月2日|文:論盡採訪組

今(2)晚一名70歲香港居民懷疑在外港碼頭二樓離境大堂內跌倒,經搶救無效死亡。 消防局於今晚八時許及九時許向傳媒發訊息指,外港碼頭內發現一名傷者。該傷者為一名70歲的香港男子,後枕裂傷,沒有呼吸⋯

專題報道

社專會拒用社工互選機制 十年爭取一場空? 社工工會︰好似無意讓前線社工進入社專會 2022年04月6日|文:論盡採訪組

社會工作者專業委員會(下稱「社專會」)日前公佈,第二屆「社專會」中關於五名註冊社工委員的「產生辦法」,當中規定由業界推薦,經社專會篩選後再推薦予社會文化司作委任。但這與業界過去十年一直爭取的社工⋯

蔡梓瑜:學習要充滿創意以及思考 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2022年04月2日|文:論盡採訪組

於本月中,有市民致電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反映,疑有個別學校要求教師在上課時不能夠談論烏俄戰爭的相關問題。該名市民指出,若此事屬實或會影響本澳的基本法所賦予澳門居民的權利。對此,資深教育工作者⋯

學生應知戰爭的傷害及侵略者的不義 區錦新:微信多扭曲俄烏戰爭事實信息影響師生判斷 2022年04月2日|文:論盡採訪組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戰爭自二月二十四日爆發以來已持續逾月,這場不義之戰備受國際社會譴責,亦有不少地方出現反戰示威。澳門雖遠離戰事,但在網絡訊息無遠弗屆的時代,有關這場戰爭的信息時刻引起不少本地居民⋯

反戰 澳門學生不應知? 2022年04月2日|文:論盡採訪組

究竟如何讓本地學生,尤其高中部學生關注社會及國際、拓展國際視野、培養「地球公民」的意識,以達到「基本學力要求」所希望的「維護世界和平及促進全球發展的關心」目標?持續一個多月的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事⋯

社工工會:前線社工望更多支援及完善處理家暴相關工作指引 2022年03月26日|文:論盡採訪組

澳門社會工作者工會(下稱社工工會)於去年末完成《澳門社會工作者處理家庭暴力個案之經驗之研究》報告(下稱研究報告)。負責該研究的社工工會成員、註冊社工林永康表示,該會希望社工局能給予前線社工更多支⋯

家暴個案成因複雜、持續重現 團體:前線社工感無力 2022年03月26日|文:論盡採訪組

近期報道一名曾於二〇一八因對當時四歲兒子施以暴力候審中的媽媽被揭又暴力對待兒子,再被控家暴罪。澳門社會工作者工會(下稱社工工會)成員、註冊社工林永康表示,該個案呈現部分家暴個案可能持續、重複;同⋯

《家暴法》成效面面睇 2022年03月26日|文:論盡採訪組

《預防及打擊家庭暴力法》(下稱《家暴法》)自二〇一六年十月生效,《家暴法》的目的是在於促進對基本權利及人格權的尊重,促進家庭和諧,為受害人提供適當援助,而司法的懲治乃是介入家庭問題的最後手段,但⋯

卓家村古樹將何去何從? 村民:古樹印記昔日 需好好保育 2022年03月19日|文:論盡採訪組

城規會日前討論到,氹北規劃日後開路或會影響氹仔卓家村菜園路上,十棵已列入古樹名木清單的古樹,隨即便引起社會反對。多名卓家村原居民與本媒分享舊時村落生活時,無一不希望該批古樹可以被好好保育,古樹所⋯

卓家村十古樹迫遷爭議 陳俊明︰特首需向公眾交代 2022年03月16日|文:論盡採訪組

工務局堅持氹北規劃開路「無彎轉」,氹仔卓家村十棵百年古樹或面臨「迫遷」命運。澳門環保學生聯會會長陳俊明表示,城市規劃應該要為城市的整體利益著想,而非單純站在商家利益,以及政府發展便利去考量。他指⋯

十棵百年古樹擋了工務局什麼? 林翊捷︰路可轉彎 無必要遷移古樹 2022年03月15日|文:論盡採訪組

早前城規會討論時提及氹北規劃要開路,氹仔卓家村十棵百年古樹或不准留低,市政署率先表態反對遷移古樹,並指出遷移古樹的風險極高,但工務局態度強硬,聲稱現時看不到有替代方案。 文遺會委員、城規師林翊捷⋯

藝文爛鬼樓

資深藝評人周凡夫逝世 享壽 71 歲 2021年07月8日|文:論盡採訪組

活躍於港澳兩地的資深藝評人周凡夫昨(7)晚因腎臟衰竭於香港逝世,享壽 71 歲。 據香港《立場新聞》報道,周凡夫的教會牧師指,周凡夫前(6)日身體轉差,於香港威爾斯親王醫院急症室治理,到昨日情況⋯

家的Shall We Talk——專訪《魚之祭》 2021年07月6日|文:藝文採訪組

俗語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每個家庭的故事各有不同,即使是當中的核心成員,各自的解讀與感受也常截然不同,甚至各有秘密埋在心底。這些心結究竟要不要講?講了又能否改變結局?日本作家柳美里的《魚之祭⋯

負重前行:和煉金術師一起爬聖山 2021年06月21日|文:阿茲

當亞歷山卓尤杜洛斯基(Alejandro Jodorowsky)在高塔(The Tower, 16)中化糞為金時,一種充滿神秘學色彩的靈性框架顯露於燒瓶內外;當康斯坦汀(Keanu Reev⋯

渴望吧,有個懂你又懂得欣賞你有著共鳴的人類,在不同時間點互相救贖 2021年06月21日|文:棗言

看電影有時像個補腦行為。《悲慘世界》、《迷失東京》、《同學麥娜絲》角色人生路途崎嶇,回頭觀照自身處境,希望借鑑選擇相對好走的路。或者將角色的不幸命運與自己對比,發現身處狀況並非最壞,奇異地生產活⋯

當劇場遇上社區導賞——談藝術節三個本土作品 2021年06月21日|文:Franky

在本屆藝術節中,筆者觀看了三個本土作品,分別是《路.遊.戲》、《從記憶看見你》及《大堂巷7號睇樓團》,在社區藝術的前設下,三個作品都有一個突出的共通點,就是相當程度地結合了社區導賞的元素,甚至有⋯

實驗.新體驗——專訪第一屆“Guia Fest!” 2021年06月2日|文:藝文採訪組

鋼琴、結他、爵士鼓等樂器為不少人而言可能相對熟悉,即使自己不會玩,日常中也會見過其模樣,會聽過樂手演奏。但模組合成器(Modular Synthesizer)這樂器則較為少見。愛好實驗音樂的⋯

如若此身非我有 2021年05月31日|文:黑黑

這是我的身體。這是怎麼樣的一種身體? 為什麼你的會比較不一樣? 當表演者之一周書毅悄悄進場時,實驗劇場仍然開著世界光,觀眾還在進場,忙於找尋位置。我早早坐好了,眼前的演區空無一物,沒有任何道具與⋯

劇場也是議事亭——專訪論壇劇場《在家・工作》 2021年05月25日|文:藝文採訪組

教育問題環環相扣。最近多宗校園事件引起社會對學生問題的討論,而同樣需要關注的是教師在面對的各種壓力。卓劇場將於6月11至20日帶來《在家・工作》論壇劇場,邀請觀眾一起提出想法。卓劇場聯合藝術總監⋯

疫情下的台北日常 2021年05月25日|文:青豆

台北的肺炎疫情自5月初逐漸升溫,開始時人們並沒有太在意,到了14日(星期五)傍晚,筆者跟幾個朋友相約飯聚,當時疫情的消息已經引起人們關注,那天赴飯局前,筆者特意去了幾間藥妝店想購買一些酒精和口罩⋯

極權抹走的,以影像重溯 2021年05月17日|文:黑黑

今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選映了好些與極權統治相關的紀錄片,即使當中有些是發生在其他國家、遙遠年代裡的事情,但放在今天的語境中觀看也一點不會有距離與陌生感,這是一個紀錄片影展對於回應時代⋯

論盡紙本

如研究者所說,澳門學生對於好公民的定義在四地中是最模糊與保守的,既不如內地和台灣學生般將好公民與政權連結(民主或愛國),也不像香港般強調實際行動的重要性(如參加遊行)。 相片來源:unsplash@adenlao
那些選擇離開澳門的青年 2023年10月28日|文:Jasper(澳門學16號作者之一)

「不是我不想留在澳門,是澳門不需要我。」 最近我們錄製了兩集訪談澳門青年的Podcast(播客)節目,詢問他╱她們對於澳門未來、大灣區發展與人生規劃的想法。最後在網上徵求了七位本地青年,年齡介乎⋯

江魚仔。
江魚仔王子:邦咯島的海 2023年10月28日|文:林大香

儘管深深認為,在我居住的小島故事無可取代,但在邦咯島上,這些場景很難不產生疊影。就好像,我生活在後生仔都在的路環,船業盛況雖未盡理想,而聚落的每個人都盡心盡力在這條以海為業的生命線上,並以此光榮⋯

當年楊慕寰秉持初心到台灣學習,後再到上海進修,如今已是澳門「劍擊第一人」。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澳門劍擊第一人楊慕寰 不忘初心 扶育幼苗 2023年10月28日|文:論盡媒體

劍擊可說是近年新興的熱門體育項目。劍擊教練楊慕寰當年秉持初心到台灣學習,後再到上海進修,如今已是澳門「劍擊第一人」。他耐心一步步向澳門人推廣、宣傳他認為「最好的」體育項目──劍擊,也擔任教練,期⋯

若外僱遇問題會到勞工局求助。資料圖片
外僱在澳語言不通 常碰壁(上) 「靠自己」克服溝通藩籬 官方支援少 2023年10月28日|文:論盡媒體

問起別人「廣東話難唔難學?」多數都會回答,「真係好難。」與普通話四聲發音不同,廣東話有「九聲」,更有多種俚語。非中文使用者要學習簡易對話,至少也要一、兩年;若希望在澳順利生活、工作、與僱主溝通⋯

戴碧筠認為,十月初五街一帶的社區條件,例如人車爭道的情況一直沒得到改善,活化的效果不明顯,現時更多像使用那場域去做活動,而活動的焦點不是在本地居民的身上,或只是為商戶帶來了短暫的效益。「在內地也好,外國也好,很多真正活化的是從硬件開始,渠務搞不好,衛生搞不好,做甚麼活化?」圖片來源:旅遊局網頁
活化不只是粉飾 2023年10月28日|文:論盡媒體

「我自己覺得,現在所謂活化其實不是在活化的,因為它只是借了那個場域去做一個活動,其實活動之後一切都是如常的。」說起近日博企和政府的舊區活化建議,藝團「零距離合作社」創團成員戴碧筠有這樣的感受。⋯

內港一區承載着澳門的海港記憶。
成功活化 不忘社區 2023年10月28日|文:論盡媒體

今年九月,六大博企先後公佈活化舊區的初步計劃,當中不乏提到要加入「文化」、「藝術」元素,政府亦提出要「加強文化資源轉化利用」。藝文項目製作人陳詩琪(CK)認為,當談到舊區活化,很多時都會想要注入⋯

「舟舢藝志」希望能在荔枝碗復做真正的龍舟。圖片來源:「舟舢藝志」Facebook專頁
望深耕文化 展現城市形象 2023年10月28日|文:論盡媒體

「舟舢藝志」是一個扎根荔枝碗船廠片區的社區藝術計劃,重點之一是在荔枝碗重啟造船。負責人之一黃玉君介紹,計劃希望能復做真正的龍舟,而非只是模型,並在過程中有更多不同的藝術家參與,「無論你是影相、畫⋯

公園內常見一家大小在玩耍。
重鎚出擊 敲響《家暴法》警鐘 2023年09月28日|文:論盡媒體

今年六月,本澳發生一單駭人聽聞的傷人案。一位女士曾在二〇一七年控前夫家暴,兩人亦於二〇二〇年四月離婚,惟在三年後的六月她在街上被前夫以鐵鎚重擊頭部,身負重傷。社工學者何穎賢就指出,一旦家暴受害人⋯

內地配偶Min表示,自己與暴力的老公在結婚一年後有了小朋友,但因未夠分數申請單程證,未有正式身份,須斷斷續續拿著探親證在澳照顧小朋友,亦無法工作。在懷孕期間,Min所有經濟來源都需靠丈夫,惟經常遭剋扣生活費。
婚後來澳遇家暴 留或走兩難 家暴受害者望能有尊嚴地生活 2023年09月28日|文:論盡媒體

在澳門,有一群婚後才正式來澳生活的外地配偶,每天嘗試融入社會並照顧家庭。過程中,她╱他們在澳的伴侶及家庭是其最有力的支撐,但若不幸遇上伴侶施暴,一夕間生活便頓失所依。婚後遇家暴的外地配偶,在選擇⋯

W希望以自己面對家暴的經歷,可以幫助及鼓勵其他正經歷家暴的受害人。
創傷與重生:受虐婦女蛻變之路 2023年09月28日|文:離地

受虐婦女需要多長時間才能走出家暴陰霾?或終其一生都活在惶恐中?來自內地的W(化名)在經歷五、六年離婚訴訟後終成為離婚人士,擺脫虐待她多年的前夫。W坦言,目前的自己如同重生,亦已原諒了前夫,「因為⋯

Patreon 專欄

抗疫三年下的生活 2023年05月2日|文:汶燁

2020年2月3 日中午前,我已去到香港瑪麗醫院,聽取腸胃科醫生在2019年12月幫我做的內視鏡超聲波(EUS)結果。下午四點多複診完畢,正在碼頭快餐店享受下午茶之際,我那些在澳門、甚至遠在澳洲⋯

五一遊行在澳門 2023年05月1日|文:民主昌

來到五月的第一天,且看疫後澳門會不會把五一遊行復常。但此刻,首先不期然想起的是澳門五一遊行初次冒起的日子。當然,在這裡也不能忽視補窿的提示:遊行不是表達訴求的唯一方式。 澳門回歸後一個勞動節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