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工會:前線社工望更多支援及完善處理家暴相關工作指引

2022-03-25 家暴前線 專題報道

文:論盡採訪組

網址:https://aamacau.com/?p=85712

時間:2022年03月26日 11:11

不少長者鍾意於白鴿巢公園前地捉棋、聊天,享受晚年生活。

澳門社會工作者工會(下稱社工工會)於去年末完成《澳門社會工作者處理家庭暴力個案之經驗之研究》報告(下稱研究報告)。負責該研究的社工工會成員、註冊社工林永康表示,該會希望社工局能給予前線社工更多支援,以及完善處理家暴相關工作指引。

針對研究發現,社工工會提出六點建議,包括完善對家庭暴力、危機因子之評估指標;完善協作機制,加強合作;優化報案程序,縮短流程時間;增加對個案住屋和子女托管服務支援;增加目睹家庭暴力兒童的支援,以及增加專業培訓。

社工工會成員早前就《澳門社會工作者處理家庭暴力個案之經驗之研究》報告與社工局代表會見及交換意見。 (社工工會提供)

社工工會指出,對於家暴、危機因子和如何才是受害人及其家庭的最大福祉等方面的理解,由於涉及處理個案的公共和私人實體的工作人員各有不同專業背景和工作經歷都有所不同,導致其處理流程、評估和介入會有明顯的分別,甚至增加個案再受家暴或出現嚴重傷害傷的風險。該會故建議,應為疑似家暴個案制定更具體、清晰的分級分類評估指標,根據個案風險程度來釐定相應觀察期和行政措施,在有關部門的適當支援下,讓前線社工能夠定期進行家訪、會面,持續蒐集資料、評估個案風險和需要,制定或調整服務內容,降低受家暴者再受家暴的風險,以及減少「管教不當」成為部分疑似對未成人實施家庭暴力者的「護身符」的狀況。

該會又指,在現時制度下社工局的個案工作人員會根據個案的「危機程度」和需要安排服務,可見社工局的個案工作人員某程度是充當個案管理者的角色,但前線社工的實務經驗反映出,礙於保密原則或協作機制不清晰,部分個案未能充分發揮個案管理者的角色功能,導致不同服務機構的社工難以共同合作,整全地為個案提供服務。社工局應完善協作機制例如定期的個案工作會議、支援前線社工機制,更多地發揮個案管理者的角色功能,加強各個不同機構之工作人員相互溝通協調,以團隊合作方式為案主提供所需之服務,達致擴大服務之成效。

據前線社工的經驗,受虐者從驗傷、報案落口供、經評估入住院舍,歷時十個小時以上,對於受虐者的身心來說,無疑造成不少負擔,尤其是受虐的幼兒,而且過程中不斷被重複問同樣的問題,更容易造成二次傷害。故該會建議,當局應適當優化報案、落口供的流程,縮短時間以減輕對受虐者的身心的負擔。

社工工會又稱,短途宿舍發揮其庇護作用,即時降低再受暴力的風險,以及能讓家庭有空間和時間面對問題。但據受訪社工,由於住宿期短,故未能有足夠時間跟進個案的核心問題。又指,有些個案因未能解決自身住屋問題而不得不繼續與疑似施暴者同住。除了短途宿舍,對於受虐的長者和有照顧子女需要的婦女,當局應考慮增強住屋和托管服務的支援,例如在特定條件下,延長院舍住宿時間、安排入住社屋、給予租金津貼等,降低個案再受暴力的風險,減輕個案照顧子女壓力,使之能夠安心出外工作,亦讓社工有更多時間從源頭出發,協助個案或家庭處理家庭暴力的問題。

家暴影響兒童身心深遠 應增加目睹家暴兒童支援

社工工會表示,家庭暴力對目睹家人被家暴的兒童的心身發展也會帶來負面影響,例如人際交往不佳,與他人發展關係困難,為了保守家庭秘密而同儕疏離,或是認同施暴家人的行為等。目睹家暴兒童在認知、情緒,行為與社會發展等層面均有其獨特的需要,但從前線社工的經驗可知,現時制度較集中回應直接受家暴者,至於非受到家暴,只是目睹家暴兒童的相應服務仍有待發展。

該會建議,有關當局未來應宜為目睹家庭暴力兒童提供針對性的服務,以及協助提升家長親職能力,減少家庭暴力及延伸的家庭問題對目睹家暴兒童的負面影響。

社工工會又希望當局能夠了解前線社工的專業培訓需要,安排適切的培訓,讓同工專業素質持續提升,更好地處理似家暴個案的家庭。

該會指出,受訪社工表示在跟進疑家暴個案時有專業培訓的需要,雖然現時教青局和社工局都有相關的培訓,但缺乏進階、高階或被認證的課程,而且部分培訓的時間與工作時間有衝突,不是每間機構都會支持社工可以在工作時間出席培訓,導致前線社工可以報讀課程的選擇性減少,故希望當局能考慮前線社工受工作時間限制,適當地安排實用的培訓。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