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13年5月開始,《論盡》開始發行紙本月刊,力求豐富多樣,其中包括專題報道、時事分析、藝文評論、人物專訪及特約專欄等。我們秉持著獨立、公正、客觀的原則,對社會事件和議題進行深入探討和分析,為讀者提供不同的觀點和思考。我們深信媒體的力量,希望通過我們的報導,為澳門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常說澳門「沒規劃」,但其實,澳門早在一百年前就有規劃。看畢澳門歷史檔案館的「圖說澳門——澳門檔案館珍藏城市規劃及建築圖則展覽」,聽畢建築師呂澤強先生的講解,就會明白。 話說1840年代,葡萄牙女⋯
「電影名字叫《壹》,因為以前都是自己孤獨一個,發生了甚麼事,身邊沒人可以幫助自己,要靠自己去解決任何問題。」電影導演阿山透過手語翻譯介紹道。 這部微電影是阿山參加「風盒子社區藝術發展協會」舉辦的⋯
店內的文創產品各有特色,有展能畫家「0.38」(梁英偉)所畫的澳門風景,也有各種陶瓷製品,產品獨特,感覺親切。「因為不是所有傷健人士都適合做體力勞動的工作,不排除他們在藝術或其他方面亦有天賦。⋯
澳門有部份智力、精神狀況較特殊或肢體障礙人士,會被安排到一些設有特殊教育課程的學校就讀。通常有幾種情況,第一種是融合生,以肢體傷健及聽障、視障人士較多,智力正常,學習內容跟正常課程,第二是小班⋯
鏡頭一:孩子們鑽到塑膠中間,想做一個溫暖的窩。 鏡頭二:小女孩撥開塑膠碎片,用手捧了把水來洗臉。 鏡頭三:男孩把塑膠丟入火中,燃起黑煙,但也幫忙煮好了飯。 鏡頭四:一群羊來到了剛剛運來的垃圾堆裡⋯
今年澳門國際紀錄片電影節邀請了日本女導演河瀨直美(Naomi Kawase)到來,作為影展的焦點導演,實在是澳門影迷之福,她出席了七月二十三日的講座《河瀨直美:記憶之森林—生死與身體的風景》,以⋯
隨著社會走進老齡化甚至高齡化的現實,有關老人問題、醫療、生死議題等的討論也日漸多起來,然而,較多人關注的可能還是有關福利政策方面的問題,卻較少有談及老人與照護者、家人之間這些其實更埋身的問題。去⋯
澳門的環境問題一向是個高度爭議的議題,《論盡》媒體長期以來陸續作出報道,包括焚化爐飛灰事件、垃圾堆填區、樹木保護和綠化問題,以至周邊區域的環境議題,例如核電設施、橫琴開發等。幾年來,我們見證生活⋯
繼今年年初本澳「霧霾」後,上月亦有幾日空氣指數錄得「不良」水平,以往多是蔚藍一片的初夏天空瀰漫着一片灰濛。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曾指,藍天不會亦不應成為奢侈品。事實是,翻查資料,2016年水坑尾路邊監⋯
澳門機動車輛密度逐年攀升。雖然政府透過驗車計劃及增加停車位收費等措施,以增加養車成本,從而希望達到控車的效果。然而,在另一方面,卻未能同時有效推動綠色出行,當中在公共交通和單車出行等的配套仍未跟⋯
「綠色出行」、「綠色生活」⋯⋯一個個政府大力宣傳的環保理念,不少市民亦深感認同,卻都因為政府欠缺實際配套而淪為空談、口號、形式。例如當局一直宣傳綠化、綠色生活,每年「綠化週」亦舉辦植樹活動並派發⋯
2011年,政府曾表示計劃於「新城CDE區建低碳居住示範區,整合氹仔北岸線構綠色休閒內湖」,把新城C、D、E區分別定為「低碳居住示範區」、「濱海綠廊」及「交通樞紐」,其中C、D區會「提倡步行及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