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8 有種學校叫遊戲

近年來,澳門的規劃團隊在遊具的設計上,似乎開始改變了風格,引入了探索式遊具、也增加了功能較為靈活的遊具。不過在整體的觀念上,我們仍然缺乏對自然素材的重視,而且幾乎沒有自然遊戲的空間。 我們仍需要在這個重要的問題上,持續地討論和反思,以期為兒童帶來更多福祉。畢竟,兒童是城市的未來主人。

為什麼我們要討論遊戲空間? 2021年06月30日|文:論盡者言

玩,對於成人來說是娛樂,是生活的復原;對兒童來說是成長,是生活的獲得。 ——遊戲場運動之父Joseph Le […]

全澳公園綠地197個 不患寡而患不均 林翊捷:應訂定規劃指標 2021年06月30日|文:論盡媒體

觀音像休憩區自開放以來,好評不斷。公眾拍手的同時,也慨嘆並非每區都有足夠的休憩空間,更遑論質素如何。事實上,據 […]

從公園各取所需 職業治療師:小孩在類化經驗中學習 2021年06月30日|文:論盡媒體

小孩是怎樣探索世界的?在認字以前、讀書之外,小孩會透過不斷接觸外界環境和不同的遊戲去習得一些動作方面的技能、認 […]

圖中為德國慕尼克英國花園的一些兒童遊樂設計,黃鏡英認為澳門公園應有適合嬰兒的「吊床」、又有促不同年紀小朋友的想像力的半結構遊戲設備。 受訪者提供, 攝於2016年7月
兒樂 趣智 2021年06月30日|文:論盡媒體

澳門近年來兒童遊樂設施及場所有所增加,最近開幕的觀音像海濱休憩區以及內設兒童遊戲設施大受歡迎。幼兒教育學者黃鏡 […]

蕭建業指,小孩需要透過「七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前庭覺及本體覺)去處理自己和環境的關係。資料圖片
小朋友夠唔夠嘢玩? 議員籲多元設施回應不同年齡兒童需求 2021年06月30日|文:論盡媒體

澳門現有的兒童休憩區或玩樂設施規劃如何?兩名直選議員林玉鳳和黃潔貞表示,還存有很大進步空間。兩人受訪時都不約而 […]

長年在郊野行走的阿丁可以在黑暗中發現螢火蟲幼蟲的能力。
如果你想看螢火蟲——自然導師阿丁的賞螢守則 2021年06月30日|文:大蔥

螢火蟲是令我們浮想聯翩的昆蟲,在暗夜裡點點光亮,美麗且充滿想像。不過這個本來常見的居民漸漸變得不太常見,有些人 […]

觀景房——巴普蒂斯特.哈比雄攝影展 2021年06月30日|文:方言社

作為文化局轄下的一個展覽場地,座落於澳門市中心的塔石藝文館一直均以不同藝術家的作品作為展覽題材。該館的展覽場地 […]

《離去》後台探索。相片來源:文化局
文化局:今屆藝術節美好落幕 2021年06月30日|文:論盡媒體

今屆藝術節於5月29日閉幕。文化局表示,今年藝術節共有20套演出及藝術展覽,連同各項延伸活動合計近百場,整體出 […]

【來論】比補習教育更重要的事!幼兒教育知多少? 2021年06月3日|文:蘇漢威

近來,澳門人對於補習教育的議題炒得沸沸揚揚。在這項議題上,選擇讓自己子女去補習教育的家長都有各自不同的苦衷,可 […]

讓市民參與  讓公園屬於公眾  2021年05月29日|文:論盡採訪組

怎樣才為之一個好公園?一百個人或有一百種意見。在大香媽媽看來,澳門的公園都沒有經過社區共同討論,澳門也沒有讓人 […]

公園無為而治  讓小孩自由探索 2021年05月29日|文:論盡採訪組

因為種種原因,澳門公園的規管不少。現於德國生活的Oriana表示,當地的公園管理較寬鬆,小孩都可以自由玩耍。她 […]

遊戲是治療  公園是靈藥  2021年05月29日|文:論盡採訪組

在不少大人眼中,公園的作用就是讓小孩「放電」,透過玩耍讓他們發洩精力。但其實在玩耍的過程中,小孩也在訓練其感覺 […]

藝術節的想像——莫兆忠看澳門藝術節發展  2021年05月23日|文:論盡採訪組

澳門藝術節是本地每年的藝文盛事。來到第31屆,除了每年排隊買票,討論哪個節目好看不好看外,這個官辦藝術節慶究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