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公園各取所需 職業治療師:小孩在類化經驗中學習

098 有種學校叫遊戲 紙本月刊

文:論盡媒體

網址:https://aamacau.com/?p=76440

時間:2021年06月30日 10:10

小孩是怎樣探索世界的?在認字以前、讀書之外,小孩會透過不斷接觸外界環境和不同的遊戲去習得一些動作方面的技能、認知方面的能力。例如透過盪鞦韆、玩「氹氹轉」可訓練平衡感。在遊戲的過程中,小孩也習得各種動作規劃經驗,知道怎樣安全有效地在遊樂設施上遊走。

「我們每次就是透過相似的情景或方式去類化經驗,知道怎樣在下一個情景用相類似的動作或專注力、認知能力,去令我下一次做得更好,或調整之前學到的經驗,去學習新的事物。」但職業治療師蕭建業提醒,為感覺統合失調的小朋友而言,並非在公園隨便玩耍就能改善情況,而是要經過專業的評估,再針對其需要進行適合的遊戲。而就非SEN(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小朋友而言,他留意到,近年的小孩動作協調能力較弱。

「(一些大人)傾向希望小朋友坐定定。對於我們來說,這些不應是6歲以下的小朋友很應該有的表現。因為6歲以下應是透過身體的郁動、觸摸等等去學習。過於強調坐定定,慢慢地小朋友的動作協調、動作計劃的能力會較弱。他們的表現會比較單一、死板,會比較固執。」

蕭建業指,小孩需要透過「七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前庭覺及本體覺)去處理自己和環境的關係。資料圖片

蕭建業指,小孩需要透過「七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前庭覺及本體覺)去處理自己和環境的關係。資料圖片

公園是大自然的替代品

公園為SEN及非SEN小孩同樣必要,只是擔當的角色並不一樣。在未能親近大自然的澳門,公園或許是為非SEN小朋友而言是一種替代品。蕭建業指,小孩需要透過「七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前庭覺及本體覺)去處理自己和環境的關係。大自然能提供不同的感覺刺激以及非結構化的環境,於是乎,小孩在與大自然接觸的過程中能習得多種不同的經驗。然而,在澳門,山林都集中在路環。在管理員的看守下,公園不讓爬樹,也不讓人腳踏草地。在這情況下,不同的公園為小孩就有一定重要性。

蕭建業指出,多元化的材質能為小孩提供不同的觸感經驗,但總體來說公園設施的材質安全即可。較令他在意的地方是一些公園遊玩設施會有「建議使用年齡」。「例如會建議5至12歲才可以玩,其實沒這必要。對於不是SEN的小朋友,家長需要做的,是和他一起檢視這公園的這設施是否安全、自己有沒有能力做到這件事。這個設施行不行?是怎樣不行?原來因為設施很高,自己的手不夠長,或爬上去後沒地方轉身……這些其實需要教,需要有這過程,小朋友都是這樣學的。」

職業治療師蕭建業。

「政府限制了5至12 歲才可以玩這設施,但小朋友不會一到5歲生日就自然會識怎去玩,而是一直儲經驗,所以一定有一個過程。當政府限制了之後,有些家長就會不好意思,或很守規矩,覺得自己的小朋友年紀未合標準於是離開。」但可以等小孩5歲了才開始嘗試?蕭建業認為,這並非不可以,但小孩就會少了一些探索的機會。他以現時一些父母會讓年紀尚小的子女學游泳作比方,「我們不會要求一個年紀很小的小朋友把四種泳式都學會,而是期望他不怕水,或學會踢水,更容易享受到玩水的樂趣。」「也正如公園,我們可以讓他較遲才開始玩某些設施,但既然有這環境,我們能給他的參與度是多少?可能他才爬到兩級,這會否也是一種玩法?也可以是。我們應鼓勵他的『想做這件事』,而不是在意他做得有多好。」

他又認為,為SEN的小孩而言,這年齡限制會令他們可以接受的環境或感觀刺激機會較少。SEN的小孩個個不同,每人的需要與能力、強項也不一。就一些情況而言,SEN小孩對於外界環境的感觀回應較弱,未必可以5歲就很快學會,「那不如我們早些給他們一些不同的經驗,讓他們能多儲一些經驗,讓他們與外界的交流會更好。因為他們相對會比其他小朋友用更多時間去學習同一樣東西,或處理一些平時小朋友不會覺得大壓力的處境。」

他又指,所謂的「小朋友學習里程碑」,主要用於評估,讓治療師可作參考,「但我們不應以在這歲數應該懂得甚麼來衡量這小朋友有哪些一定能或不能做的事。因為這世界已豐富了很多,小朋友很多時透過觀察或嘗試、模仿就能學會。所以5歲是否就能做到它建議的,其實都會有些差異,可能會早或遲,不應將之視為金科玉律。」

治療室內的遊戲設施。

公園是補充劑 要用得其法

蕭建業又形容,為SEN小孩而言,公園像感覺統合治療(sensory integration)的「補充劑」。從職業治療師的角度而言,遊戲是一些感覺的活動。例如公園的鞦韆、氹氹轉,是前庭覺(頭部位置的感覺,包括速度、旋轉、身體重心的感覺)方面的活動器材。攀石、爬樓梯等則是本體覺(感受肌肉關節動作)、觸覺方面的活動。這些遊戲都有助小朋友在動作平衡、動作規劃方面發展。但他提醒,為感覺統合失調的小朋友而言,公園要用得其法,才能發揮作用改善其情況。如只是隨意在公園玩耍,小孩未有接受治療師的評估,並按建議地遊戲,其實作用不大。

「感覺統合治療就像醫生開藥。我們治療師需要先做一系列的評估,知道小朋友在日常生活方面有甚麼感覺需求或自我調節方面的不足。然後我們的介入方式可能是鞦韆,爬高或趴低的活動。這些其實是『藥』。究竟要給多少,給哪一種才能幫到SEN小朋友有更好的發展,需要評估。」「本體覺的輸入,即需要出力的活動,如:推、拉,他需要幾多,怎為之足夠,其實是治療的過程中治療師需要和家長解釋,才能幫助家長知道小朋友的狀態,在哪些方面再加強。去公園時才知道可以引導他玩設施,而不會是把他們帶到公園隨便玩,就可以令到他的情況改善。」

循循善誘是關鍵

所以,家長的誘導是關鍵——不論子女是否SEN小孩。蕭建業認為,家長可以坐在一邊看着小孩玩,看到他有需要幫助時才過去幫忙。「小朋友年紀較小、未能自己獨立玩耍時,家長可能真的需要走近一點,給予提示。」又或者適時給予讚賞,「例如他爬得很高,可以說看到他怎樣爬上去,可以描述這過程,去增加他知道自己怎樣做到這件事。」

「現在大家很着重器材好不好,夠不夠大,夠不夠高。對於小朋友來說,這些一定有趣。但關鍵不是有這些設施,是需要知道小朋友缺少了甚麼,要在哪裡開始給予他這些活動;或去觀察他,引導他去參與這些活動,而不是總之我有這些設施,設施放着,小朋友就會自己去玩或自己探索。」

donation-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