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節的想像——莫兆忠看澳門藝術節發展 

098 有種學校叫遊戲 2021-05-21 澳門與藝術節(二) 紙本月刊

文:論盡採訪組

網址:https://aamacau.com/?p=74545

時間:2021年05月23日 12:12

澳門劇場文化學會理事長莫兆忠(攝影:張銘洋)

澳門藝術節本地每年的藝文盛事。來到第31屆,除了每年排隊買票,討論哪個節目好看不好看外,這個官辦藝術節慶究竟對澳門藝文發展起着怎樣的作用?澳門劇場文化學會理事長莫兆忠表示31年來澳門藝術節曾經歷幾個轉捩點,由純本地演出到現時更貼近當代潮流。他又認為,一個代表城市的藝術節應有引發更多人對當前社會樣態思考的視野。「令大家覺得:原來澳門還可以看到這樣一個國際視野。我們有沒有這樣一個追求,或者我們不追求這樣,但別人是這樣,我們應該做甚麼。這也是激發大家想像,我會期待澳門藝術節可以做到這些。」 

1988-1990年代:藝術節的政治任務 

1988年首屆澳門藝術節特刊。

莫兆忠曾以不同的角色參與多屆藝術節:由局內到局外,由演出到行政,由導賞到藝評。在他看來,澳門藝術節由1988首次舉行到發展至今曾經過幾個轉捩點,可分成幾個階段「現在藝術節和文化局差不多畫上等號,但其實第一屆的性質並非如此。」莫兆忠拿出首屆澳門藝術節的特刊封面上寫着「本澳三十八個民間藝術團體共同參與」、「澳門文化學會贊助」的字句。他指出,第一屆藝術節的演出全是由本地藝團負責,沒有來自外地的作品籌委會只有三個是文化學會的人,執行委員會只有總監是文化學會的,其他全是社團代表,包括書畫會攝影團體等。似乎文化學會(文化局前身)當時只是一個搭橋的形式,真正籌辦的是三十幾個民間團體。團體派代表出來形成一個委員會,每個社團做些節目出來。可能類似他們平常做的節目,但在同一時間發生。 

1987年3月,中葡談判結束。1988年3月,首屆澳門藝術節舉行。19887月,澳葡政府也舉行了「澳門文化研討會」。有資料指,當時有140多位各範疇的文化界人士參加,檢討文化政策,之後更結集意見出版成書。莫兆忠認為,1988年是一個關鍵的時期。「文化學會(1989年)轉變成文化司署前,澳葡政府做了多文化政策的工作。當時也想將綜藝館變成藝術中心,當然最後沒有,但藝術節也是那時候出現。我覺得是澳門當時文化政策頗重要的轉音樂節似是西方節慶,但藝術節開始時就很本地,很強調華人社團參與,且是大規模,包山包海全部人都要有代表在裡面參與的藝術節。」 

外地導演來澳戲  更多專業交流 

莫兆忠指, 1990第二屆藝術節已變成由文化司署自此除了澳門本地作品,也有來自內地、香港和葡國的演出,認為也是在彰顯一種中葡友好的關係。另外本地藝術節作品的形式也由「一團一演出」變成從外地找一個專業導演來排戲,並公開甄選演員,不同劇團的人會在作品中一起演出。他憶述,自己首次參與澳門藝術節1993,當時尚在唸中學,因為戲劇老師周樹利說藝術節的演出需要人,於是自己就去了當跑龍套。進大學以後,他又先後在藝術節的演出中,為被譽為「羊城笑星」的國家一級演員林兆明導演助理,在香港鄧樹榮導演的演出擔任監製助理。「對我來說藝術節就是一個喜歡文化藝術的人,剛好有機會除了做戲,還可跟導演排或參與製作的一個機會。」 

初期的澳門藝術節透過印刷《澳門藝術節報》作宣傳 。

那時做得很差。當時澳門怎懂戲劇行政?開始慢慢在藝術節的經䌞中,面對不同的演出製作部門,而這些經驗在其他戲劇演出中並不因為牽涉的人很多,甚至牽涉香港的專業戲劇工作者。 

1999:宣傳革新  作品更趨當代 

之後的轉捩點是第10屆的藝術節。那是1999年,亦即澳門回歸前,也是最後一屆由澳葡政府主辦的藝術節。當時莫兆忠在文化司署(文化局前身)工作,曾參與藝術節的宣傳協調。他指,之前的藝術節宣傳都由文化司署負責,每年只會在藝術節期間出版一些「藝術節報」,或在報章賣廣告,以及在藝術節結束後出版一本特刊但第10屆時文化司署決定將所有宣傳工作外判。「第10屆要想一些有趣的宣傳,想做一些很不同的事。」那年除了在報章上刊登有獎問答遊戲,也在開節前印好介紹所有節目的(資料)現在好像是很簡單的事,但當時是一件沒發生過的事。當時做了這些節前已把所有節目宣傳得比較清晰,知道會做些甚麼。」

另一個突破是每個演出都要有自己的場刊。莫兆忠記,這是當時獲外判宣傳的負責人的堅持。「好笑嗎?這些我們現在手可得不要的,當時是要堅持回來的因為之前沒這傳統。」 

這段時期的藝術節文化局和當時的市政也有合作。「共事(策展)的就是穆欣欣和許國權(澳門藝穗節主要策劃人)。」而自第十、十一屆開始,外地作品的面向也更廣,例如有葡國以外的歐洲藝團來澳演出。在莫兆忠看來,這時藝術節的專業性提高了,作品越趨當代。「見到穆欣欣當時頗傾向做一些中國大陸比較現代的作品。對於我們來說,她當時就策展而言思想算比較新,有京劇《駱駝祥子》,澳門以前沒這些,的確是將當時澳門藝術節的一些演出品位提高了。」「市政廳負責的是戲劇節目和更當代的澳門節目。例如當時拍板成立了,他們就策劃錄像展。 

他指着刊物中其中一個節目說:「《沒有記憶的身體》(錄像裝置舞蹈劇場)是在大三巴放個很大的球,大到像大三巴樓級般闊的,球碌下來,錄像就打在球上……石頭公社就在樓梯演出。」

初期的澳門藝術節透過印刷《澳門藝術節報》作宣傳 。

2000:強調售票與明星 

2000年,第11屆藝術節結束數月後,文化局局長換人,由何麗鑽擔任。莫兆忠形容,何上場後雷厲風行。在藝術節方面,她堅持售票演出,執行得相當嚴緊,而且認為文化藝術需要和文化消費結合。「所以她的音樂節、藝術節都有段時間會邀請周潤發來看歌劇,找高志森來導演一個澳門藝術節的戲。(她認為)需要有些明星參與,令更多人接觸文化藝術。當時的資助政策也加了一條『售票節目、鼓勵人買票是優先條件』。我覺得是影響了澳門藝術節整個發展。」 

另一個何麗鑽任內最突出的藝術節轉變,是2005年開始再公開徵集本地戲劇演出計劃書。」但數量不多,每年只有一、兩個。莫兆忠坦言,當時的藝術節宣傳算不上很內行。「但因為澳門的翻譯不同,又沒怎宣傳,所以有外地很厲害的人來了也不知道。是到了外地時,才知道他曾來澳門。」

2010:緊捉世界藝術潮流  

2010年,吳衛鳴上台擔任文化局長,藝術節也開始有更多的本地藝團的作品這時已離開文化局數年莫兆忠指,這幾年開始看到澳門藝術節策展上的改變,例如更傾向選擇在當下世界藝術潮流中屬於頂尖甚至前沿的作品。「一方面因為策展的人真的知道現在的世界藝術趨勢,二來也因為澳門高雅文化的市場開始慢慢形成。這也和過去的十年有關。澳門經濟發展,大家對文化藝術的需求多了,兩方面加起來,大家就不介意看一些不明白,但在歐洲是最新的作品。」 

莫兆忠表示,那幾年外地觀眾知道澳門藝術節有這些作品都會特地來澳門欣賞,藝術節的開幕演出也很大膽,例如2013年就選了《旱.雨》開幕。那是法越裔編舞家愛雅.索拉花了五年時間研究越南傳統音樂及舞蹈,以及越戰對當地人民所遺留的影響的創作。「當時來說是特別的,就算周邊地方的藝術節來說也是是考慮藝術的突破性而選為藝術節的開幕節目,不是以市場作為考慮。」

2014年藝術節,其延伸活動有獨立一本小冊子作介紹。

他認為,這時的藝術節有一定的定位。「為澳門觀眾而言,那些作品或者相對曲高和寡,但為澳門——我們常說要澳門變成世界級的休閒旅遊城市文化永續之城——那幾年的澳門藝術節是將它的定位帶到一個高度令周邊對文化藝術有興趣的人都注意澳門有這件事,而且作品不錯。無論外面買回來的作品,甚至本地藝團做的作品都有自己的特色。由那幾年開始也多了澳門的節目在澳門藝術節演出後再去外地巡迴那跟外界的交流接軌打得更開。過去雖然提高了專業性,但都是買入的節目,由那時開始真的能自己製作一些本地澳門藝術節的品牌,品牌效應強了很多。這改變比較大。」 

「我覺得這應該是由政府做的。民間團體可能需要更多市場的考量,而政府的角色應該去不停提升整體的文化的環境、審美的能力,去到和國際間的接軌的高度。政府那幾年有把它拉高。就算觀眾看完覺得奇怪,不知作品說了甚麼,但起碼他們看了很多這樣的作品後,慢慢眼界會更廣闊。」 

莫兆忠:藝術節應回應潮流  提出觀點 

那文化局再人事變動後的藝術節水平呢?莫兆忠表示,看到直到2019年的藝術節,文化局有在延續其工作方式,而且有些節目應是幾年前談下來,藝術節的改變不算很明顯,但隱約看到是開幕的節目相對容易入口」,例如資本論》,或流行元素較強的作品。「今屆很難說,因為今屆其他客觀因素如疫情太多,外國的節目來不了。另一方面是澳門所謂回復正常的心態太強烈,令它不是很放在當前一個世界的脈絡,變成很局限在澳門的狀態。」 

「世界當前的脈絡是,雖然說不會有很多外地觀眾,只有大陸觀眾來看,但如香港藝術節、台北藝術節,去年開始已有一些線上的外國artists的演出,跟網絡數位化的潮流能夠接軌,外地的觀眾能看到。雖說作品現場看當然最好,但對澳門城市的文化發展又好,文化形象又好,你的藝術節做了甚麼,能夠被其他地區的人看到你做了甚麼,本地artists的作品可以透過網絡被看見,透過藝術節這平台的資源做到這事,我覺得這是重要的,但今次相對是較封閉的格局。這格局雖然是疫情造成,但亦都可以透過不同的方法去打破它。」 

他又認為,一個代表城市的藝術節應回應當前的藝術潮流,也應對現在的社會狀況提出一些觀點。「這是藝術應該帶着我們去做的事。作為一個代表城市的藝術節的話,它究竟站在一個甚麼角度去認識這城市,然後去策劃這藝術節,會是我除了看個別節目外,會思考的問題。他站在一個甚麼位置去認識澳門,然後澳門需要有一個怎樣的藝術節——不是澳門人需要的作品我就買回來,而是澳門現在策一個怎樣的藝術節,令澳門變成一個甚麼模樣。」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