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景房——巴普蒂斯特.哈比雄攝影展

098 有種學校叫遊戲 紙本月刊

文:方言社

網址:https://aamacau.com/?p=76435

時間:2021年06月30日 10:10

作為文化局轄下的一個展覽場地,座落於澳門市中心的塔石藝文館一直均以不同藝術家的作品作為展覽題材。該館的展覽場地佈局合理而開揚,因此能夠同時展出藝術家多個系列的作品,而本次藝文館的攝影展覽則展出了法國年青攝影師哈比雄的數個當代攝影系列。他的作品並非澳門常見的典型攝影類別,其創作遊走於攝影與其他藝術媒材之間,因此本次展覽可說是本澳近年其中一個能讓觀眾了解當代攝影前沿的機會。

〈陽台〉系列作品之一。
© Baptiste Rabichon,相片來源:文化局

巴普蒂斯特·哈比雄(Baptiste Rabichon) 生於1987 年,是法國年青一代的攝影師,2017年畢業於法國菲諾爾國立當代藝術中心 (Le Fresnoy – Studio national des arts contemporains),獲得該年度的寶馬駐地藝術獎 ( BMW Residency, 2017 winner),並同時在該年度中國的連州國際攝影年展中展出。哈比雄創作技法均以數碼拼貼作為創作主軸,配合不同的主題,探討媒材與技法之間的相互連結,從中製作出不同的跨界作品。以本次展覽 「觀景房」為例,哈比雄的作品在攝影這個框架中揉合了各種藝術媒材,當中包含油畫 (〈陽台〉系列)、音樂(〈專輯〉系列) 、光畫(〈曼克頓〉系列)、磁磚畫(〈洛迪花園樹木〉系列)與織品(〈父親的襯衣〉系列) 。這些媒材又以數碼拼貼的形式,並加上哈比雄本人「手的痕跡」於其中,就這點而言,哈比雄的攝影作品其實與傳統紀實攝影的創作概念相去甚遠。一如作者本人所說,他的作品多以繪畫作為出發點,因此我們在觀看他的作品時可嘗試跳出純攝影的框架,以觀看當代藝術的方式來觀看他的作品。

〈父親的襯衣〉系列作品之一。 © Baptiste Rabichon,相片來源:文化局

〈父親的襯衣〉系列作品之一。
© Baptiste Rabichon,相片來源:文化局

〈陽台〉系列是哈比雄 2019 年的近期作品, 為本次「觀景房」展覽的所有系列中較為接近純攝影的一個系列。一直以來我們對攝影的其中一個刻板印象就是眼見即為真實,但哈比雄在〈陽台〉這個系列中,則挑戰了我們對此的固有想法。他以一種直觀紀實的方式拍攝巴黎各種陽台作為背景,但接下來他利用各種從其他地方搜集過來的現成物件以數位拼貼方式,把各樣的數碼素材拼貼在他拍攝的陽台照片上,組合成一幅巴黎陽台與居民生活的眾生相。這些拼貼的數碼素材被故意製造成與真實有非常大的差距,當中有不少更是超低像素的形態出現,又或者素材色調材質與原本的陽台有極大的分別。在這裏我們可以看出哈比雄其實並非期望以一種「虛假的真實」取代現有的真實,因為「虛假的真實」說到底必須要有模仿真實的能耐才能取而代之,而被故意製作的低像素素材更像是一種「真實的虛假」。一如十九世紀具像繪畫在新技術的發明解放下而變得抽象,我們同理可以說哈比雄的攝影作品在數碼技術的解放下脫離現實。而〈陽台〉除了風景外,在畫中一再出現的,是哈比雄自己身影的負像。這些帶有戲劇性的元素,一如戲劇中各種擺放於場地中的道具與演員,透過陽台重新組合成一個屬於作者與及觀者自行想像的展演空間,遊走於真實與虛幻之中。有趣的是,在2020 年起肆虐全球的 CoVid-19 疫情,令全世界居民足不出戶,居家隔離的生活正正把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局限在居住單位的陽台之上,而〈陽台〉的各種抽象元素巧合地與我們日常生活現實如此相近,某程度正好是回應作者關於虛假和真實兩者差異的命題。

〈洛迪花園樹木〉系列作品之一© Baptiste Rabichon,相片來源:文化局

〈洛迪花園樹木〉系列作品之一© Baptiste Rabichon,相片來源:文化局

而「觀景房」的其餘作品,包括〈洛迪花園樹木〉以及〈父親的襯衣〉均是以〈陽台〉系列類近的概念去進行製作。前者是以他在印度旅居的時收集的各種相關材質拼貼在一張類似瓷磚的照片上,而後者則是利用布料作為背景,強調父親襯衣上布料的污跡。這兩個系列均使用物件的質感作為繪畫的切入點,在細小的相紙間投射出作者對於特定個人經歷的感想,因此雖然其攝影作品是以靜物的具像作為背景,但更多是作為一種情感投射的作品而存在。哈比雄的另外兩個作品,則差不多完全脫離了具像的創作手法,當中〈曼克頓〉系列使用了大量類似晚間長曝光拍攝夜景燈光的抽象的線條來進行創作,不期然令人聯想到遊客在晚上坐在的士中觀看那個燈光輝煌的百老匯。就創作概念來說,〈曼克頓〉系列的確與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的著名作品百老匯爵士樂(Broadway Boogie-Woogie)有類近的地方。而哈比雄另一個較為抽象的〈專輯〉系列,則利用真實物件的正像與負像兩者間的相互關係來製作作品。在這個系列中他拍攝的各種風景先在哈比雄「手的元素」下化身成為各種三維邊紙質雕塑,並以負像的形式重新拼貼組合,把這些雕塑再一次轉成二維的照片。相比起其他系列,〈專輯〉系列經歷這多重轉換後,影像變得更抽象,亦令人聯想起超現實主義中,曼·雷(Man Ray)的實物投影(Rayographs)。

美國藝評家蘇珊.桑塔(Susan Sontag)曾說過,攝影是「當意識想獲得某種東西時的理想手臂」。哈比雄的攝影作品或許並不具象,卻透過不同的拼貼手法與觀者分享他眼中的世界。可以說,今次這個「觀景房」讓人觀看到的,是藝術在探問世界的多種可能。

donation-ad

觀景房——巴普蒂斯特.哈比雄攝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