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澳門人對於補習教育的議題炒得沸沸揚揚。在這項議題上,選擇讓自己子女去補習教育的家長都有各自不同的苦衷,可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一些家長本身沒有足夠的時間及家庭資源去照顧好自己的子女,因此選擇讓自己的孩子在課後去補習班(或是託管班),好填補家庭職能上不足的一塊缺口。坊間補習班也抓準了這些家長的心態,不僅僅只幫助小孩完成學校作業這件事上,更是標榜你的孩子進了這所補習班,成績必定突飛猛進,一飛沖天。對於付錢就能了結事情的這種做法,是不是很有既視感?筆者今天就不再這議題上做文章,而是來聊聊比補習教育更重要的事——「幼兒教育」。
一九九二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來自芝加哥大學的Becker, G.S.蓋瑞‧貝克教授,曾在一九六四年著作的《人力資本》當中提到:「期待孩子未來有高收入,所以現在投資孩子的教育」和「投資未來會升值的股票」是同樣的行為。以經濟學的角度來說,這就是從教育得到的「利得」,扣除支付在教育上的「費用」,以獲得最大的「純利」,就此決定了家庭開銷在教育投資上的水準。也就是說我們將「教育」視為一項「經濟活動」,可以解釋成是一項對未來的「投資」。
如果以「回報率」去思考,則意味着以經濟學數字呈現「每多受一年或多一點點的教育,孩子未來就能增加多少收入」,而這將被視作「教育的回報率」。但如果這麼思考,不就又重新步上「補習教育」這樣的環節上嗎?其實,教育經濟學家想告訴你的並不是這麼簡單的事,而是我們應該要轉換自身的思考,將認為教育就是要「增加收入」的概念昇華為「父母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教育,對孩子才最好」,使人力資本中的「報酬」轉換成「學習的愉悅」作為考量,即使這個新概念不像回報率這麼容易進行數字衡量,但我們還是可以提出各種假設,將他們數據化。
然而,教育經濟學家真正想告訴你的事,是如何利用經濟學去推算各個教育階段,也就是出生那一刻算起,托兒所、幼稚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研究所等不同回報率之差異。從過去的研究可以明顯得知,人們相信「教育程度愈高、回報率也愈高」,也就是永遠都是「下一個」教育階段比「上一個」還要更重要。奇妙的是,如果你問教育經濟學家哪個教育階段的回報率最高,他們都會告訴你:「投資報酬率最高的,就是孩子進小學前的學齡前教育,也就是幼兒教育。」
這是為什麼呢?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人生初期階段所得的知識、技能和情意,有助於後來教育階段的學習。就像是我們從孩子還小的時候就陪伴他們一起閱讀,長大後養成跟書本親近的習慣一樣。芝加哥大學Heckman, J. J.赫克曼教授等人從一九六零年開始至今的一項研究計畫中,在美國密西根州佩里幼稚園實施「佩里學前教育研究計畫」,其目的是提供給低所得的三至四歲非洲裔美籍的孩子「品質良好的學齡前教育」,藉以探究這群孩子長大後會有什麼變化。其研究追蹤至今,這群低所得的孩子們長大沒有成為社會底層的人物,而是各自取得高學歷,並且就業及經濟環境也較過去穩定,發生反社會行為的比例也大幅降低,這說明學齡前的教育效果是一輩子的,而這個事實對於在孩子的教育上做投資的家長(或是孩子自身)來說,是一項令人雀躍的發現,而這項發現的意義還不僅如此。不只針對當事人,這項投資對社會也帶來良好的影響,例如接受社會福利救濟、被捕率等人口比例也都大幅下降。
所以,給所有孩子還未入小學階段的家長們,現在就立刻動身去關心或陪伴自家的小寶貝,不用擔心不懂得如何與他們相處,嘗試讓自己靜心傾聽他們的聲音,並給予溫暖的回應與互動,同時也請試着提升自己的視野和知識,讓我們用不同的方式去投資在孩子身上,與他們一同和樂相處、健康成長,實踐終身學習之夢想。
參考文獻:
中室牧子(2016). 教育經濟學:用「科學數據」破除教育迷思,培養孩子自制力、意志力與好成績!。三采文化,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