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媒Patreon文章,有專欄、專題及報道等。
為了讓讀者更了解融合教育的情況,這次訪問了有份參與融合教育的老師。老師李Sir有多年的教學經驗,近幾年都有參與融合教育的工作,對融合教育更有認識。本人希望藉這名老師的看法助市民了解更多有關融合教⋯
所謂融合教育,就是普通學生與有特殊需要的學生一起接受教育,以非高等教育為主。有特殊需要的學生簡稱 SEN(Special Education Need),即是特殊教育需要,指的包括自閉症、多動症⋯
「從60年代起,香港設計師在二十年間努力地提升本港遊樂場設計,將遊樂場轉化成承載無限創意和可能性的都市地景。不過二十年光景,這份得來不易的成就卻已被遺忘。」 深夜閱讀《香港抽象遊戲地景》,這段文⋯
近年八至九月澳門常有被暴風吹襲之險,謹望今年可以避過天文潮、風暴潮與暴雨三魔齊襲,及早維護城市安全是我們應有之義。然而,由此研定保澳門城市安全的擋潮閘與防洪濱海長廊計劃卻被擱置五年。明置的公帑在⋯
我們所身處的世界,真的是如表面所見的那樣嗎?即使日常看起來並無不妥的平凡人們,也會構織成怪物隱匿其中的世界嗎? 是枝裕和的最新電影《怪物》,剛在康城影展拿下「最佳劇本」榮耀的作品,而這次的劇本⋯
承接上文,提到在今年五月底我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當時屬於流感高峰期,兩者病徵看起來非常相似,所以剛開始時我並沒有認真確認是患了哪種感冒,反正感冒該有的症狀我都有就是了。 後來,我是因為腹瀉,每隔半⋯
從上個月(六月)開始,劇場文化學會所主辦的《澳門劇場文件展2023 | The Moment:鄭冬的劇場攝影》展覽,可能是今個夏天最實在的一件文化盛事。除了作品的呈現,更重要的是所產生的實質文化⋯
經過數年的疫情反覆折騰,世界各地早已急不及待再次開放邊境,連望穿秋水的港澳也終於跟上步伐了,旅遊人潮又開始湧現,城市視此為經濟復甦的美好現象,熱烈地使出各種招式歡迎遊客。當城市大半人口皆倚靠旅遊⋯
在「繼續!我的腎腎地生活」第一篇文末我曾提及,去年(2022年)聖誕節前夕,全澳門處於感染新冠高峰期,十個人裡面幾乎十個人都在生病,每天閒逛各社交平台內容,大部分都是在討論如何交換不同尺碼的口罩⋯
迎接2024特首換屆及2025立法會換屆,修改選舉法已啟動諮詢。政府安排公開諮詢活動,首先表明要在維持行政長官及立法會產生辦法不變的前提下,對《行政長官選舉法》和《立法會選舉法》進行適當修改。然⋯
在2020年10月,當很多城市還困頓在疫情的反覆當中,生活基本如常的台北,一個有關藝術史的展覽受到人們非常熱烈的回響和關注。那是在台北教育大學北師美術館進行的《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展⋯
最近備受關注的新書–著名作家吳明益暌違七年的小說新作《海風酒店》的出版,使獨立書店與一向支持獨立書店的讀者們加倍期待,因為這次整個出版規劃有不少創舉與用心安排,使人眼前一亮。 首先⋯
聽到「輸血」二字,我沉默不語。Sensei(註1)看著我直搖頭:「不輸血,再掉下去可不行!如果身體能造血,你不會像現在般辛苦!」誠然,除了當年在香港留醫時,我因嚴重貧血(血色素好像是3.8⋯
這只是一個平常不過的日子。 平常到,就如同每一天的平常那樣。 平常到,他根本不知道今天是幾號。 只是每當這個時候,那些愈是叫人不要記起的,偏偏有些記憶卻會突然變得十分清晰。 今天又來到這裡了。本⋯
在2021年6月轉院到科大血液透析室後,我短時間便適應了新生活,緣於早年我曾在這家醫院的透析室待過一次,腦海裡有透析室的基本平面圖。記不清是2014年還是2016年,應該是過了春節不久,山頂醫院⋯
填海新城澳人澳地曾是澳門特區土地房屋政策在龐大利益的政治談判波濤中一個閃爍的標誌。輾轉十多年,澳人澳地的「A貨」即將隆重推出,在橫琴「新街坊」實現。繼今年五月新街坊商舖附政府補貼招收澳門商號後⋯
這十多年的香港發生了什麼?相信很多事情早已烙印在人們的心裡面。 即使如此,在閱讀陳慧的小說《弟弟》時,還是有許多部份讓我心情起伏顫動,就像再一次重回那些曾經的新聞和現場,然後禁不住毛管戙:啊,原⋯
今年四月的時候跟著同事參加了一年一度的大甲媽祖徒步遶境,這是一趟完全即興的行程。一趟有著很多難得體驗的深入民間之旅,一路擦新我既有的設定與想像。 「大甲媽祖」的遶境活動是台灣一年中最大型和重要的⋯
話說我和家人在科技大學透析室等待醫生時,突然有人出現在我面前,並靠近我問:「你來了?」還沒反應過來,對方續問:「不認得我了?」細聽說話語氣和聲線,有點似曾相識,然後腦海裡飛快地翻查過去的回憶…⋯
澳門特區成立以來,五月曾一再成為社運火紅的月份。2000年的五月啟動了每年五月的工運遊行集會。七年之後(2007年)青年社運與工運每年五月都分別上街表達訴求,而青年社運開始吸納了港台式的社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