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於四月中旬在台北的國家劇院上演,德國里米尼紀錄劇團(Rimini Protokoll)史蒂芬.凱吉(Stefan Kaegi)所導演的作品《這不是個大使館》,呈現一個以台灣為主體,把那些人們所不知道的、或不太想知道的真實情況,包括國際關係、地緣政治、社會與歷史等面向。這個演出的定位是面向國際,這個作品由國家兩廳院與瑞士洛桑維蒂劇院(Théâtre Vidy-Lausanne)共同合作。在歐洲上演時,議題的敏感性並沒有嚇跑觀眾,發生在陌生而遙遠亞洲、帝國邊陲小島上的故事成功引起歐洲人的關注,甚至受到熱議。演出本身,也許就可視為一場文化外交。這同時也是一個有關身分認同、有關共同體建構的演出,看起來十分政治,但同時也有非常個體化的部份滲潤其中。
演出中三位台灣表演者的背景就非常特別,72 歲的退休外交官,過去曾任駐貝里斯大使,也曾派駐越南;從事數位外交非營利組織的年青倡議者;長期在外國生活與工作的女音樂家,家族是出口珍珠奶茶原料的供應商。三人都不若而同地,從不同方位進行向外「行銷」台灣的工作。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作品多是直接邀請真實的人上台演出,非演員也非單純的「素人」,他們是真實生活裡的「專家」——劇團對這些來自不同領域人員的稱呼,他們在台上分享自身經驗、經歷和故事,所謂的「表演」就是專家們真實人生的呈現。里米尼劇團認為「我們所處的現實及其中的劇場元素」是當代劇場最重要的主題,在他們的作品裡,「真實並不是被重現,而是直接闖入劇場」。(《日常專家——你不知道的里米尼紀錄劇團》p.22)
真實總是最能直擊心臟的震撼彈
簡單來說演出是這樣的。由於台灣特殊的外交情況,在許多國家都不能設立大使館,於是,就在劇場這個被界定為保護一切創作自由的特殊場域中,決定在舞台上建立一個台灣大使館。圍繞著對這個大使館的設定、討論,故事就此展開。在此之前,三位表演者特殊的背景與家族故事,勾勒出台灣的歷史脈絡,同時各種配合豐富史料、辨識度很高的象徵物輪番出現,「大使館」本身就是一個反映政治權利和國際位置的象徵物。三人的身份建構已然成立,各人所持的不同政治立場與觀點,都被微妙地清晰呈現,同時觀眾也能看到,這些言論是如何地被/不被(群眾/創作者)所認同,異質的呈現巧妙地推動了思辯,使台下觀眾更能理解真實台灣社會中所存在的不同政治光譜與多元價值取向。
這是一個只以「台灣」為主語的作品。不只是導演巧妙的編排使人叫絕,更使人觸動的,是其以藝術來碰觸敏感議題的直白與坦率,處理的乾淨俐落,毫不忸怩作態。談的明明是危機四伏、複雜未明的國際形勢:大國壓迫、國際孤立、脆弱的政治體質、陰霾滿天的前景等,但在演出當中並沒有「賣慘」與「情勒」,呈現的是自信、睿智與幽默,演出者對家、國、個人歷史、身分、未來等,最直接無畏的表達、表態,不論何種立場,均擲地有聲。
現實中不可能存在的大使館/國家認受性,一個明明在那裡卻不能被承認的存在,舞台上的使館是虛擬的,卻真實地回應著台下觀眾的渴望,難以在真實世界討回的公道和尋得的解決方法,忽然成了舞台上正在實踐的事,把「共同體」的想像化成真實的當下。劇場真的是如此奇妙、偉大的場域嗎?真的確保著一切的創作自由嗎?能使人無所畏懼,無須擔心被解讀或誤讀後會惹上麻煩,或被排擠、消音嗎?劇場曾保護過任何人、任何思想嗎?還是反過來成為擠壓、磨平意識形態的權力展示場?
在現場觀眾的歡呼、和應、拍掌包圍之中,我的思緒一下飄得太遠,即使如何興奮和感動也無法克服我的懷疑。這可能只是里米尼,讓一切存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