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文施政】文化局長吳衛鳴透露,過去一年,對全澳超過100幢建築進行不動產文化遺產普查工作,期間也有邀請世遺專家參與提供支援,其中70幢已完成普查。當局首階段選出10幢建築,5月會根據《文遺法⋯
路環船舖街去年發現遠古人類活動遺跡,文化局局長吳衛鳴當時承諾,半年後會發表考古報告。但事隔十個月,報告不見影之餘,業權人更向工務局申請規劃條件圖。更有傳媒報道,船舖街停車場中第一階段發掘位置已被⋯
漁人碼頭A地段規劃條件圖草案公示期昨日結束,工務局大幅放寬地段地積比、覆蓋率及高度限制,惹來社會各界強烈批評。新澳門學社理事長蘇嘉豪表示,「三放」破壞燈塔視線,與政府「堅決保護世遺景觀」的承諾以⋯
上年6月,路環船鋪街發現史前人類居住遺跡,文化局局長吳衛鳴當時表示,當局會進一步確認遺跡的價值,再衡量會否作原址保留,若地段沒有價值,會歸還給業權人,並指會在半年內發表考古報告。但事隔十個月,報⋯
琴日有市民在中聯辦大樓附近的松山邊發現一處石建築遺址,現場曾經是廢車場,長期被草木掩蓋。市民都關心究竟這是否以前葡軍的軍事要塞或碼頭遺址?答案暫時還未揭盅。文化局已派員到場視察及紀錄,但表示要進⋯
松山歷來有不少軍事遺跡,三條軍用隧道(防空洞) 連接各個炮堡和兵房,四通八達。近日有市民在松山焯公亭下、中聯辦大樓後方一個工地的山邊,發現由花崗岩石塊建成的房屋基座,上面仍然留有完好的樓梯和門洞⋯
由文化局主辦的第二十六屆澳門藝術節將於五月一日至三十一日舉行,本屆主題“此時‧彼語”寓意讓不同藝術媒介彼此對話,呈現藝術多樣性。各場門票本周日(三月二十二日)早上十時起在澳門售票網公開發售,工作⋯
為推廣社會共融,今屆澳門藝術節的《異色童話》繪本音樂劇場,將設有口述影像及劇場視形傳譯,讓視障和聽障人士都看得見、聽得到,一同欣賞表演藝術作品。當局提供五十張免費門票供視障及聽障人士領取,相關門⋯
澳門一年有三千萬旅客入境,真係蟻都踩死!超強人流商機無限,街頭流動廣告認真價廉效大!之前《論盡》報道有大陸樓盤偷雞搵大三巴牌坊做生招牌,已經是抵觸澳門法律。近日又有內地網上賭博遊戲⋯
近日網上傳聞,毗鄰白鴿巢公園和基督教墳場的東方基金會辦事處業權以「幾億元」易手,引起一眾關心文化保育的網友熱議,亦有人質疑該座花園屬世遺區,有法例嚴格保護,無可能改變⋯
每次經過議事亭前地時,路上從不會感到孤單,無數旅人與你一起同行,向共同的目的地進發。兩旁有數不清的店舖,不管是週一或週日、年頭或年尾,這區全年保證和年宵墟市一樣「墟冚」。來到大三巴腳,見到的是遊⋯
關前街聚龍舊社老土地公離奇被拆,有兩名分別姓蕭及姓吳的本地發展商昨日到文化局「自首」。聲稱要興建新廈,而暫時移走土地公,日後會原位重置。二人承認於此事處理手法上存在失當,得悉事件已進入司法程序⋯
關前街「聚龍舊社」土地公被離奇拆走事件有新進展,文化局發新聞稿表示,當局昨(4)日收到由某律師樓發出之信函解釋有關事件,及後有巿民在律師的陪同下到達當局表示曾移走並保管上述物品。文化局已將有關資⋯
被民間批評是「煲無米粥」的《澳門歷史城區保護管理計劃》框架諮詢12月8日結束,連場公聽會都有意見指諮詢文本內容空泛,未能提出具體措施,叫市民如何俾意見?政府花大錢搞諮詢又有咩意思⋯
關前街爛鬼樓近期發生一宗不思議奇案,一個有近二百年歷史的「聚龍舊社土地公」月初竟然無聲無息被人成個拆走,後來有熱心街坊揭發才受到社會關注。文化局長吳衛鳴譴責犯案者行為卑劣,強調這已是刑事罪。但他⋯
今日有內地人竟然未經申請,在迫滿遊客的大三巴牌坊豎起大型內地樓盤廣告板,免費大賣廣告,「偷雞」進行商業宣傳活動,大殺風景之餘,做法亦令不少市民和遊客側目。文化局回覆《論盡》查詢時表示,有關宣傳活⋯
文化局舉行首場《澳門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計劃》框架公眾諮詢會。坊間有意見質疑,諮詢文本內容空泛,只是流於一些基本價值和原則,沒有具體措施,叫市民如何俾意見?沒有人會反對保護世遺,何必為諮詢而諮詢⋯
「渡船街一號」命運 下午有分曉? 因為工務局「擺烏龍」拆錯的新橋「渡船街一號」舊式別墅是拆是留,文化局長吳衛鳴透露文遺會已經討論,今日下午將舉行記者會向公眾詳細介紹。 《文遺法》三月生效至今,文⋯
特區政府就《澳門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計劃》框架由10月10日起展開為期60日的公眾諮詢,諮詢文本提出了對歷史城區在景觀管理監督、建築高度限制、城市肌理的維護措施和改造限制、建築修復準則等四方面規範⋯
澳門青年動力召開記者會指控文化局在路環考古涉「六宗罪」,促請當局收回路環船鋪街地段,原址保育史前遺址。青年動力理事李國強說︰「挖到的文物不是屬於文化局,又或者該地段的業權人,而是所有澳門人的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