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結束的「新馬路任我行——步行區試行計劃」(下稱計劃)得到不少官委的諮詢會委員盛讚,認為計劃有助市民以及旅客 [
一共實施五日,預算約260萬的「新馬路任我行——步行區試行計劃」今(4)日與明(5)日繼續舉行,警方於今日下午 [
過去三日,政府多個部門合辦「新馬路任我行——步行區試行計劃」。文化局表示,三天活動共吸引約9.3萬人次到場,並 [
特區政府將於明(28)日至30日期間暫停22項對外公共服務,該等服務來自市政署、旅遊局、文化局、社工局以及衛生 [
直選議員林宇滔表示,有本地影像製作人憂慮舉辦多年的《澳門影像新勢力》計劃(下稱計劃)會停辦,故要求文化局交代該 [
文化遺產委員會今(6)日召開本年度第六次平常全體會議,由文化遺產委員會代主席文化局局長梁惠敏主持,她表示,本澳 [
本澳新增一例輸入性確診個案,為內地旅客,該名遊客在確診前曾到本澳多區遊覽。應變協調中心宣佈,今(19)日下午4 [
文化局局長梁惠敏表示,局方擬「活化」觀音蓮花苑(觀音像蓮花座空間)以吸引人流,短期措施則有延長外圍步道及走廊開 [
澳門圖書館暨資訊管理協會日前就東區-2,即A區日後文化設施提出建議,認為應在該區興建獨立大型圖書館,以提高公共 [
本年6月9日加思欄一斜坡發生山泥傾瀉導致附近一幅4百年歷史、50米長的古城牆部分,即18米被摧毀。其後,官方宣 [
文化局公佈,文化遺產廳轄下的澳門世界遺產監測中心將於年底投入運作,以監測「澳門歷史城區」,即22個世遺不動產及 [
文化遺產委員會今(6)日召開本年度第4次平常全體會議。會後,文化遺產委員會副主席、文化局局長梁惠敏表示,當局將 [
文化發展諮詢委員會今(23)日召開2022年度第三次全體會議,會上提到,文化局向2023年的重點工作計劃,包括 [
今年6月,原本長50米、具有接近400年歷史的加思欄古城牆局部倒塌,本媒於今年7月就事件向文化局查詢,當局對古 [
立法會今(18)日舉行的口頭質詢會議上,直選議員李良汪及間選議員何潤生關注今年六月發生的加思欄馬路古城牆倒塌及 [
被列入本澳文化遺產的加思欄古城牆倒塌事故,事件發生超過一星期,目前尚未官員被問責,工務局的事故報告仍未推出,當 [
近加思欄馬路一私人地盤9日晚上發生山泥傾瀉,導致附近被評定為紀念物的古城牆局部倒塌,並波及到鄰近的民居。文化局 [
近加思欄馬路一幅建於十七世紀上半葉城牆昨(9)晚局部倒塌,文化局今(10)日表示,正聯同相關部門進一步瞭解情況 [
加思欄馬路一個與在建傳染病大樓及古城牆毗鄰的地盤,昨(9)晚發生山泥傾瀉,波及周邊大廈低層住戶及停車場。有肇事 [
文化局於昨(9)晚十時許發新聞稿稱,近加思欄馬路一私人地盤發生山泥傾瀉,波及被評定的不動產—城牆遺跡,而近加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