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城區管理計劃第二場公眾諮詢 市民︰保護景觀視廊需要鄰近地區協調

即時報道

文:論盡採訪組

網址:https://aamacau.com/?p=44983

時間:2018年02月11日 19:19

文化局舉行澳門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計劃第2階段第二場公眾諮詢會,約30多人出席。有市民認為,諮詢文本沒有明確短中長期的落實目標,亦沒有相關罰則,景觀視廊的定義亦不清晰,從文本中無法得知11條視廊的具體闊度為多少,亦有市民建議為了保護城市肌理,一些有特色的商舖招牌亦應該保留。市民招先生表示,現時不少街燈已轉為白光燈,認為以前的黃光燈更加協調,建認當局制訂設計指引。他又認為,歷史城區建築規劃管理需配合周邊發展,建議在景觀視廊等建設時和珠海等地協調。文化局副局長梁惠敏回應稱,日後在和跨區會議上將適時提出溝通。

梁惠敏說,諮詢文本中雖然沒有訂定罰則,但如果沒有遵守相關規定,文遺法已有罰則可以處理。至於沒有標示出景觀視廊的闊度,是因為有些視廊超出了緩衝區,需要協同城規部門去做,現時就訂出限制的話,將來對城規未必是好事。日後在制訂城市總體規劃的時候,相關部門一定要參考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計劃,市民的意見會反映在總體城規上。

至於有市民建議將東望洋燈塔周邊區域列為緩衝區,梁惠敏表示,當局更關心高度的限制,以保護東望洋燈塔望海的景觀。她說,現時有83/2008行政長官批示,明確了相關區域的建築高度,認為已經足夠保護東望洋燈塔的景觀,因此,不需要將周邊區域列為緩衝區。

澳門建築師協會會員大會主席梁頌衍表示,支持文化局用比較靈活的方法訂定景觀視廊,留有空間讓未來城規發展。他說,歷史城區要保育,將來的經濟發展都需要考慮。「唔一定全部限制矮建築才能保證城市美觀,就算現時的舊城區都有高低不同的建築出現。」他又建議,緩衝區或世遺周邊區域的限高可以再細分。

澳門工程師學會監事徐承康表示,新城諮詢時,社會一直爭取要保護從海上通過B區望到西望洋山的景觀,質疑當局是否在B區有新的建築編排而要放棄景觀?梁惠敏回應稱,文本建議的內容已經是最有代表性的視廊,能夠體現澳門過去作為港口的城市結構以及價值。

工程師學會會長胡祖杰則建議政府促進文物建築活化利用,認為可以參考香港經驗公開招投,促進三方合作,可以發展餐飲、特色禮品等等,不需要政府獨力支持,亦可讓民間參與。

亦有市民認為,諮詢文本中提出的街道風貌管理措施與當局另一項不動產評定工作功能重疊。梁惠敏解釋,文本中街道風貌主要是街道沿街建築外觀、空間格局、自然環境等綜合形成的整體氛圍。她舉例,如關前正街不屬於文物的街道,但整體氛圍具有特色風貌,因此在翻新或規劃時都需要保護,在道路工程、招牌廣告等都有嚴格規定,以有效保存街道的價值,日後會逐一細分和具體化規定指引。

donation-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