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說澳門味道有傳承問題。但為何大廚都不想自己下一代入行? 「辛苦呀。」西菜麵飽公會前理事長、現任常務理事梁全笑道。現任理事長謝志威補充,「做父母的,仔女讀咗咁多書,有咁嘅學歷,點會俾佢做廚房?加⋯
位於營地大街的明記「碟仔糕」營業近五十載,將於農曆年底榮休,一眾街坊大嘆不捨。1967年開業,即「一二.三事件」後一年,與香港六七暴動、TVB開台同年。「全都有紀錄。我三十五歲做到今年八十五歲⋯
每逢佳節倍傷心!情人節又到,情侶忙於為另一半準備難忘的情人節外,單身人士亦要苦惱如何「避閃」。難道一眾毒男宅女只能匿埋係屋企獨唱「其實毒L一個更開心」?有餐廳反高潮,連續第二年推出「單身麻甩情人⋯
在美副將大馬路及高地烏街的交界處,有一間不太起眼的小食店,但這間小食店的不平凡,在於它所售賣的食物,都是出自智障人士的手。這就是由智障人士主理的小食店──「心明治」。 澳門首間弱智人士輔助就業機⋯
北區有很多大大小小的超級市場,但唯獨有一間與別不同,它就是由弱智人士家長協進會轄下的「虹光軒」超級市場。記者採訪「虹光軒」當日,適逢有老人中心帶領一群老人家到超市參觀。甫走進超市,便看到有一位⋯
特區政府2009年曾推出支持社企發展計劃,但6年過去,社企數量至今依然寥寥無幾。然而,本澳有些中小企雖然沒有掛上「社企」之名,卻一直秉承「社企」的理念,默默為弱勢群體創造公平的就業環境。「我餐廳⋯
一直不能忘記這樣的畫面:小時候過年前幾天,阿婆開始忙過不停,包括刨蘿蔔、剁碎各種食材,包煎堆、角仔,做蘿蔔糕、炸蛋散,還要劏雞煮雞,等着供奉不同神明。我們小孩只能看和幫忙,全部要等過年拜神後才能⋯
「以前澳門的食肆,如果出品味道不好可能很難立足。客人覺得我大把有得揀。但現在情況倒過來。食到不難吃的已經很慶幸。」對於澳門現時的餐廳水準,飲食專欄作家老陳下了這樣的評語。這是澳門人的責任﹖「因為⋯
「資源夠,材料靚,乾淨企理同埋用心做,出來的食物一定係好嘢!」雖然琛哥已經不再經營餐廳,但一講起食物,他始終熱誠不減,一副星級大廚的模樣。事實上,在不到半年之前,他才結束了苦心經營約七年的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