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氹仔
2022年08月6日|文:論盡媒體
氹仔近二十年來的變化有目共睹。根據二〇二一年的澳門人口普查,氹仔中心區的人口已超過七萬五千人,成為本澳人口最多 […]
讓藝術持續注入生活當中
2022年08月6日|文:論盡媒體
根據二〇二一年的人口普查,氹仔的中心區是全澳人口最多的統計分區。同時,氹仔的中心區、大學及北安灣區、北安及大潭 […]
栽培場地 多元開花
2022年08月6日|文:論盡媒體
討論展演場地時,除了數量與分佈的問題,常會觸及的還有設施的配套,以及是否私人場地的存在能否填補官方場地的不足。 […]
文化局:民間表演藝術版權不屬文化局 不具條件歸檔紀錄
2019年09月28日|文:論盡採訪組
就關於澳門藝術作品存檔的情況,《論盡》曾向文化局查詢,局方表示,由本澳民間團體或個人自發主辦的表演藝術活動,由 […]
澳門劇場的歷史 要如何書寫?如何呈現?
2019年09月28日|文:論盡採訪組
澳門劇場文化學會於2018年曾舉辦以「歷史」為題的研討會,當中提到「書寫劇場的歷史」,也提到政府有舞蹈和戲劇年 […]
舊場刊的意義 由你話事 ——訪「澳門劇場文件展」藝術家黃詠思
2019年09月28日|文:論盡採訪組
澳門劇場圖書室現正進行「澳門劇場文件展」。展場內,靜靜映入眼簾的是白色的牆、白色的桌子、還有上面一疊疊白色的文 […]
黃玉君:資料缺失 就沒了話語權
2019年09月28日|文:論盡採訪組
「有時會想,有些事你一直不做,它就會沒有了,確實是影響了和其他地方的對話。」「我覺得任何一個地方,例如現在常說 […]
僅可作「劇院」之實 不可有「劇院」之名?
2017年11月18日|文:論盡者言
到底還是土地問題。 《檢討行政條件制度》(第47/98/M號法令)諮詢文件一出,旋即引起藝文界激烈反應。明明整 […]
何慶基:聽過最蠢的政策
2017年11月18日|文:論盡
「The most stupid policy I have ever come across.(這是我聽過最 […]
《檢討行政條件制度》 爭議事件簿
2017年11月18日|文:論盡
10月6日 法務局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檢討行政條件制度》諮詢。 10月7日 諮詢期開始。由該日至諮詢期結束日 […]
藝術表達須另設保護 飛文基:望政府大膽面對
2017年11月18日|文:論盡
第47/98/M號法令《行政條件制度》究竟管甚麼?根據法令開首指出,「鑑於普遍認為,公權機關必須承擔對特定經濟 […]
林玉鳳:藝文風氣初成 限制場地形同扼殺
2017年11月18日|文:論盡
《檢討行政條件制度》建議劇院及影院僅可於純商業樓宇及酒店場所經營,引起藝文界強烈關注。立法會直選議員林玉鳳形容 […]
李俊傑:望可駐場 安心創作
2017年11月18日|文:論盡
演出場地、資源難求,為獨立創作者更是。為此,現時戲劇農莊的「黑盒劇場演出計劃」會徵集一些建議書,「可能有些人沒 […]
曾韋迪:想要一個生存空間
2017年11月18日|文:論盡
「我們需要甚麼?不過是一個生存的空間,就是這麼簡單。不一定是工廈,不一定是很堂皇的劇院。」是次諮詢在藝文界引起 […]
創作空間慘變停車場 塗鴉愛好者:還我合法空間
2016年10月15日|文:論盡採訪組
街頭藝術在澳門可謂空間甚為受限。現時各類活動如要在公共地方進行,必先向民署申請,活動的形式亦受《公共地方總規章 […]
街頭放鋼琴 人人藝術家 風盒子:擴闊生活想像
2016年10月15日|文:論盡媒體
在石排灣業興大廈內,平日居民只是擦肩而過的廣場中,這天出現了一個鋼琴。一班小朋友瞬間聚於琴前,多雙小手在鍵盤上 […]
處處是舞台 街頭現活力 何嘉偉:重塑地方與人的關係
2016年10月15日|文:論盡採訪組
在劇院以外的地方表演,又稱為「環境劇場」,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歐美等地開始盛行,演出的地點可以是酒店房間、郊野公園 […]
外地街頭表演政策比較
2016年10月15日|文:論盡採訪組
英國倫敦: 除非藝人於特定區域及於特定情況賣藝,否則藝人在一般公共地方表演並不需事先申請牌照。倫敦當局為街頭表 […]
在建造一座圖書館前,首先要超越閱讀的想像
2016年09月14日|文:思崎井
說來奇怪,一座城市,一個新圖書館,一說,便十年;文化藝術,卻只有佇立,沒有去處。 十年前,人們不 […]
觀看,一個特殊的劇場——寫在《其實我們IV》開演前
2015年06月23日|文:何老篤
受訪者:津文(《其實我們IV》導演) 《其實我們》系列已經到了第四次的展演,表演者都是在戒毒中心接受戒毒的學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