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生活
顯然紮根未深。
樹木重植要預留足夠生長空間 2017年09月12日|文:蘇國賢、大蔥|https://aamacau.com/?p=41910

風災過後,澳門的街道遍地倒木,滿目瘡痍。根據民署的初步估算,位於公共地方的倒塌古樹超過20多株,全澳倒塌的公園樹及行道樹超過10,000多株,嚴重受損的逾4,000株,中等受損的逾9,500株⋯

香蕉樹是農場的原居民。
訪談田伴生機農場:我們是神聖土地的伴侶 2017年09月2日|文:虫單|https://aamacau.com/?p=41666

農民的腳踏實地是我所敬崇的,近幾年籌辦活動時也多考慮加插農務元素。今個五一假期,我便與一班青年前往廣州的田伴生機農場拜訪體驗。本以為生機農場與有機農場差別不大,聽罷農場主紫雲英的介紹後才知道兩者⋯

自然來親近我們,而不是我們親近自然 2017年07月29日|文:大蔥|https://aamacau.com/?p=40989

前幾天受朋友之邀,在某傢俬廣場參加了一個十分奇怪的工作坊。工作坊是免費的,體驗印尼的蠟染,聲稱植物純天然的傳統工藝的手作,帶上孩子體驗一下感覺很讚,參加者人數不少,都算是店長朋友或朋友的朋友。⋯

紅樹林由2006年開始生長,至今面積約3540平方米。(黃志龍 攝)
荔枝碗村:一個人類消失後的故事 2017年06月30日|文:月光|https://aamacau.com/?p=40417

  城市裡的高樓大廈飽受風霜侵蝕,相繼崩潰壞滅,綠色植物和野生動物入侵人類的家園,成為人類離開後的新主人──這是2008年首播的紀錄片《人類消失後的世界》描繪的畫面,正正講述沒有人類後⋯

陳俊明與在場人士賞析《天翻地覆》
地球日後感:世上再無犧牲區域 2017年06月12日|文:虫單|https://aamacau.com/?p=40026

編按:在全球議題越來越趨尖銳和複雜的當代,「世界公民」的概念在年輕人中萌發。今個地球日,一群年輕人在理工看敘利亞戰爭和氣候變化議題的紀錄片,和孩子們共讀綠繪本,瞭解地球並學習做一個「世界公民」⋯

民間回收行動,改變的是人心 2017年04月19日|文:大蔥|https://aamacau.com/?p=39090

城市垃圾越來越多,雖然分類回收還不成氣候,不過也多了不少人關注這個問題,為了少一點浪費,民間的換物、舊物分享活動都十分活躍。這一期,小編訪問了「免廢空間」的米米,還有平日裡在社區分享舊物的K⋯

《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30+》
氣候變化,時刻準備——香港關於節能建築的法律 2017年03月22日|文:楊燕玲|https://aamacau.com/?p=38466

港澳的建築物能耗都十分驚人,城市能源的大部分都是消耗在建築物上。在當今氣候失衡的時代,建築物的節能顯得尤其重要,具體該如何做起呢?市民日常可以通過減少使用冷氣、夜晚關掉各種待機電源、隨手關燈來減⋯

工作人員不停的拆解搬運,進進出出,顯得十分的繁忙。
電子垃圾何處去? 2017年02月3日|文:大蔥(採訪:大蔥、草草)|https://aamacau.com/?p=37407

連續三期,《論盡》的「綠色生活」小編持續關注電子垃圾。從調查居民處理電子垃圾的情況,政府相關的回覆,以及這一期,我們探訪了業界人士——英姐。 英姐的兩個鋪位在順景廣場,堆滿了各種收回來的五金電器⋯

三色回收桶的成效成疑,除了電池,並無回收電子垃圾的地方
沒有數據的承諾──環境保護局關於電子垃圾回收處理質詢的回覆 2017年01月21日|文:大蔥|https://aamacau.com/?p=37004

十月的時候,論盡媒體的綠色生活小編做了一個關於澳門網民是如何處理電子垃圾的網上調查,根據調查結果,我們向環境保護局提出幾點質詢。現在終於收到回覆,讓我們來看看可以打幾分吧。 目前澳門的電子垃圾有⋯

寫在洪水來臨前──關於氣候變化的喃喃自語 2016年11月22日|文:大蔥|https://aamacau.com/?p=35645

童年長在四季分明的江南,秋天是最舒適的一個季節。通常是從立秋開始慢慢降溫,雖然也有秋老虎的熱力,但一層秋雨一層涼,之後一直到霜降帶來寒冷的冬天。這個過程裡,大自然顏色從綠到黃,而天氣多數就如劉禹⋯

電子垃圾,你是丟到垃圾桶嗎?──澳門網民處理電子垃圾的調查 2016年11月15日|文:大蔥|https://aamacau.com/?p=35426

澳門每年產生近七千噸電子廢物,隨著電器和電子設備日益普及,電子廢物只會愈來愈多。電子垃圾,包括了被廢棄不用的電器和電子產品。電子廢棄物在焚化過程中會釋放大量有毒氣體,造成空氣污染;並產生大量飛灰⋯

很多植物都可以用來染布。
守護傳統,有時就是守護自己的根 2016年10月13日|文:小白(編輯:大蔥)|https://aamacau.com/?p=34550

  大理是白族聚居地,那裡的民居白牆黑瓦,牆面上有飄逸的書法和水墨畫,是個風雅的民族。自從認識小白,在她的小院子體驗了幾日紮染之後,更是為這個民族的傳統深深著迷。曾在NGO工作過的小白⋯

在山上的風景。
我的禪修暑假——佛祖教我的事 2016年09月19日|文:月光|https://aamacau.com/?p=33950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澳門人,今個暑假為了逃避社會壓力,尋找一些清靜的空間,所以參加了在台灣佛光山舉行的禪修活動,活動是經由澳門禪淨中心報名的。本來以為九天的生活會很輕鬆,但原來發現禪修的生活一點都⋯

浪茄營地
大小背包去扎營──港澳篇 2016年09月1日|文:綠野之友|https://aamacau.com/?p=33548

好多習慣周圍的生活物質是理所當然(如自來水、電力、食物)的澳門人來說,早已經對先輩們,利用有限的自然條件的生活模式早就陌生。露營是一種比較全面的體驗大自然的方式,是一種與大自然融洽生活的一種初步⋯

「擁核」 還是「反核」?──來看法國與德國的經驗 2016年07月31日|文:大蔥|https://aamacau.com/?p=32699

日本核災的痛苦記憶還在,澳門又傳來附近的台山核電站將要在有安全隱憂的情況下上馬,政府請來內地專家釋疑,但是大家的心始終也沒有完全放下來。 因為不像任何其他災難,可以重建,核災的後果是毀掉一片土地⋯

《菠菜在哭》
「繪本與家園」討論之一——閱讀核能議題 2016年07月31日|文:井井三一兒童繪本書屋|https://aamacau.com/?p=32700

在澳門成立繪本書屋,對我和孩子們來說,最大的意義,是「家園」的確立。無論在故事的擇選、城市議題的探究、科普或生態議題的共讀,都是希望下一代與世界有更健康的聯繫。 那核能議題的繪本,大人、小孩,我⋯

出沒於北極海域的白鯨是冰層下聽覺靈敏的捕魚好手,但在密閉又噪音回響、魚從空中掉下的場館,生活行為和在野外完全不同。(圖片提供: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蔡偉立 )
去海洋王國是生命教育嗎? 2016年06月14日|文:大蔥、威任|https://aamacau.com/?p=31010

只要在google上搜索「教青局資助與長隆海洋王國」,就會得出來16000多條網頁搜索結果,從這些網頁可以看到,澳門幾乎大部分的中小學學校以及很多社團都有收到教青局的資助,組織參觀橫琴長隆海洋王⋯

沿坡而上,路邊鬱鬱蔥蔥
這裡有一片美麗的樹──傳染病大樓選址合理嗎? 2016年04月16日|文:樹立平安編輯室|https://aamacau.com/?p=29335

新傳染病大樓建在民居密集的鬧市之中,且要拆掉幾座頗具歷史價值的老建築,最近又被爆要大規模開挖山體,引起的爭論不斷。其實除了以上提到的幾點質疑,那裡還有一些老居民鮮少被留意到,那些都是疪護小城許久⋯

愛物惜物的「福悠坊」:與明愛總幹事潘志明的對話 2016年03月29日|文:黑黑、大蔥|https://aamacau.com/?p=28727

過年大清掃,又清出一堆物品,好像不太用得到,但又不捨得扔。為了家中清潔,狠心丟到垃圾桶嗎?且慢,其實那些你已經不是很需要,但是卻還完整的物品,可以拿去一些民間的回收機構,比如,衣物可送去救世軍⋯

環境保護局回覆《論盡媒體》查詢 2016年03月29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28729

歲末的時候,小編常收到市民關於如何妥善處理家中閒置或廢棄物品的諮詢,於是寫信給環保局,希望小城相關的公務部門就這些諮詢給出指引。信中主要問及以下幾類物品的回收處理方式,包括:舊書丶雜誌、光碟、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