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暴力防治法》星期一將提交立法會審議,民間關注組提出6點疑慮,包括第一時間介入處理的警員如何光靠目測,在沒有表面傷痕的情況下判斷這是否家暴行為?特別是長期精神虐待及性侵個案。關注組建議日後警⋯
立法會下週一一般性審議《家庭暴力防治法》法案,同志權益關注組織「澳門彩虹」今日到立法會遞信,要求《家暴法》法案恢復將同性關係納入保障範圍;並在該法案進入常設委員會審議時,「彩虹」可直接與該常設委⋯
《家庭暴力防治法》昨(29日)終於出爐,但實際文本仍未見影。「家暴法關注組」成員何穎賢表示,雖然《家暴法》立法終於現曙光,家暴行為列公罪,但法案仍存許多問題。例如法案所定義的家暴行為十分模糊,對⋯
新澳門學社發表公開信,對家暴法草案中未有涵蓋同性同居關係者感到失望,認為法案中對“配偶”的定義過於狹隘。 學社指出,與本澳社會傳統價值相近的台灣和香港,雖均未就同性婚姻立法,但其訂定的《家暴法⋯
爭論多時的《家庭暴力防治法》在行政會完成討論,當中最令人關注的家暴行為,終於被列作公罪處罰。法務局副局長梁葆瑩指出,《家暴法》草案並非將家暴行為獨立成罪,而是透過修改《刑法典》中原為半公罪的「普⋯
善牧中心舉辦巡遊活動,宣揚「男女平等,尊重婦女,停止對婦女使用暴力」的訊息,活動約130人出席,由華士古達嘉馬公園出發,步行至友誼廣場。善牧中心主任狄素珊修女表示,世界三分之一的婦女一生中受到不⋯
法務局長張永春指,目前「家暴法」的立法關鍵在於對「家暴行為」作出清晰嚴格的定義,避免家庭成員間的輕微肢體衝突都要透過司法介入。凡是符合定義的「家暴行為」,特別是對身體造成嚴重傷害⋯
民間爭取多時的《家暴法》公罪化終於見到曙光,法務局代局長梁葆瑩表示,法律草案將建議符合家暴定義的行為,不論是初犯還是累犯,均列為公罪。至於怎樣才算「家暴」,官方暫時未有統一說法,只⋯
一直支持家暴公罪化的立法議員陳美儀,歡迎政府終於明確立法取向,她直言以往遇到被家暴的朋友或求助個案,受害人有苦自己知,境況淒涼,相信新法能有效阻嚇施暴者。「好像醉駕刑事化,法例一出⋯
澳門彩虹向行政法務司司長陳麗敏遞信,促請陳麗敏在餘下任期內,恢復《家暴法》中同性伴侶/同居的定義。彩虹理事長林嘉龍表示,社工局及法務局早前曾稱,剔除同性同居是因為與民法典關於婚姻的規定不一致。但⋯
澳門家暴法立法關注聯席其中一員(家暴受害人庇護中心)年屆76歲高齡的狄修女,獨自乘坐十多小時飛機,遠赴日內瓦,向聯合國《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委員會表達澳門「家暴列公罪」的重要性。澳門家⋯
新澳門學社遞信,促請政府將所有家暴行為列公罪,並恢復對「同性同居」關係的法律保障。另外,學社成員希望在政總前門遞信,卻遭政總人員拒絕。 新澳門學社到政府總部遞信,成員蘇嘉豪表示,澳門號稱國際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