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k
新城A區
除咗偉龍,仲有邊度可以起公屋? 2017年6月12日|文:論盡|https://aamacau.com/?p=40024

1)已規劃興建公屋地段(後「萬九」4,600個公屋單位) a)林茂塘A及F地段 地段位置:林茂海邊大馬路 樓宇最大許可高度:海拔65米 單位數量:200個 公屋規劃現況:地段原為2幅霸地,政府收⋯

049 安居難紙本月刊
黃文輝所寫的短詩《普濟襌院》。
白紙黑字上的無限可能──專訪澳門八十後女詩人譚俊瑩 2017年6月12日|文:路家|https://aamacau.com/?p=40025

眼前的俊瑩說話聲浪語調並沒太多高低起伏,節奏時而急速,時而三思。翻開其詩集,在甚有質感的褐色硬皮封面下,是白紙與黑字,插畫亦以黑色針筆畫成。詩的題材由日常觀察、生活紀錄、個人思緒想象到社會議題皆⋯

049 安居難紙本月刊
陳俊明與在場人士賞析《天翻地覆》
地球日後感:世上再無犧牲區域 2017年6月12日|文:虫單|https://aamacau.com/?p=40026

編按:在全球議題越來越趨尖銳和複雜的當代,「世界公民」的概念在年輕人中萌發。今個地球日,一群年輕人在理工看敘利亞戰爭和氣候變化議題的紀錄片,和孩子們共讀綠繪本,瞭解地球並學習做一個「世界公民」⋯

049 安居難紙本月刊
請不要繼續罐頭化孩子們的遊戲空間 2017年6月12日|文:大蔥|https://aamacau.com/?p=40023

前幾天去看了足跡「童聚偶遇」系列的兒童劇《找記憶》,踏上尋找記憶之旅的牛牛給我們展現了祖先命名的智慧,例如雞蛋花就是「白色保護黃色」、豬是「不是狗也不是人」、蝴蝶是「沒有左也沒有右」,鷹則是「望⋯

049 安居難紙本月刊
《透明的孩子——無國籍移工兒童的故事》 作者:幸佳慧 繪者:陳昱伶 出版社: 字畝文化 出版日期: 2017/02/08
你有沒有聽見,這個城市有嬰兒在哭泣? 2017年6月12日|文:川井深一|https://aamacau.com/?p=40022

垃圾桶裡的BB仔 可被見到的棄嬰,代替不被見到的棄嬰出現,代替他們發出哭聲、被蟲蟻老鼠咬食、被發現、上新聞,無論生死。在醫院前涼亭旁的坡地、在水塘裡、在觀音像前灘堤,在○○花園垃圾桶、在□□大廈⋯

049 安居難紙本月刊
黏土,黏人 2017年6月12日|文:陳斑妮|https://aamacau.com/?p=40021

一﹑復育心田 2015年9月6日 我們紛紛來到花蓮縣富里鄉,在瑞舞丹大戲院排成一條長龍。 「你們也來看電影嗎?」台東的店家朋友問道。 「是,我們剛從池上趕來。」 這座自1964年開始營運的電影院⋯

049 安居難紙本月刊
《海鷗》劇照 (由文化局提供) 2
穿越百年的浮世如何作繪?評「雷克雅未克城市劇場」的《海鷗》 2017年6月6日|文:林乃文(第二十八屆「澳門藝術節」特約藝評人,台灣)|https://aamacau.com/?p=39918

「時間是用來流浪的,肉體是用來享樂的,生命是用來遺忘的,靈魂是用來歌唱的。」 ──吉卜賽歌謠 十九世紀末的俄羅斯鄉下莊園一群自怨自哀者的人間劇場,變身為二十一世紀初冰島度假屋一群不上不下文藝工作⋯

戲游花間藝文爛鬼樓
Default Thumbnail
逾越生死 2017年6月6日|文:文燁|https://aamacau.com/?p=39919

之前曾在「腎腎地」探討過一些有關自己面對慢性腎衰竭治療或心理的看法,也有些讀者對於我作為一名年輕腎友,在心路歷程方面的事很感興趣。我相信面對「生死」這個課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個別讀者可能覺⋯

我的「腎腎地」生活藝文爛鬼樓
沙士疫情之後,醫院工作被認為是高風險行業。
鄧桂思移植事件的深思 2017年5月31日|文:文燁|https://aamacau.com/?p=39837

早前香港發生了鄧桂思女士的肝臟移植事件,其發展路向一直備受社會關注,原本只是一宗急性肝衰竭、需要接受移植方可延續生命的醫療事件,卻隨著救援時間,在拯救鄧女士生命的同時,背後越來越多問題被揭發,亦⋯

我的「腎腎地」生活藝文爛鬼樓
A Letter to My Nephew《致侄子的信》(文化局圖片)
漂洋過海的信件──Bill T. Jones在澳門藝術節 2017年5月24日|文:董言|https://aamacau.com/?p=39751

今次澳門藝術節(第28屆)邀請到Bill T. Jones/ Arnie Zane Company(比爾·提·瓊斯現代舞團)演出兩個舞碼,A Letter to My Nephew(《致侄子的信⋯

戲游花間藝文爛鬼樓
我在描述墓園時並不是在談論墓園──《天國之園》手繪地圖的設計筆記 2017年5月23日|文:思崎井(《天國之園》手繪地圖設計及插畫)|https://aamacau.com/?p=39728

一個城市生存的蛛絲馬跡可以從她的墓園裡找到。 澳門之所以獨特,並不是她有不會打烊的賭場、所謂中西交融的人文風情、日不落的拍照打卡古蹟遺產,以上皆是,但也皆非。因為這裡從很久以前就有人在生活,而人⋯

049 安居難文化.芸術.設計紙本月刊藝文爛鬼樓
我在山頂醫院腎室度過了兩年多的血液透析時光。
再嚐打兩針的經歷 2017年5月23日|文:文燁|https://aamacau.com/?p=39724

話說我在澳門這邊的腎科主診醫生是一名風度翩翩的上海男士,高個子且戴著一副眼鏡。平日每次回去時血液透析室透析,如果他在室內當值、工作又異常忙碌,在我眼中他能停下來歇息一下的時間看起來很小;如果當日⋯

我的「腎腎地」生活藝文爛鬼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