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5月開始,《論盡》開始發行紙本月刊,力求豐富多樣,其中包括專題報道、時事分析、藝文評論、人物專訪及特約專欄等。我們秉持著獨立、公正、客觀的原則,對社會事件和議題進行深入探討和分析,為讀者提供不同的觀點和思考。我們深信媒體的力量,希望通過我們的報導,為澳門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本澳開埠至今數百年,文化與歷史日積月累,文化遺產更是在小城中隨處可見。而在二〇〇五年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審核、批准而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澳門歷史城區」更是中國境內現存規模最大⋯
二〇二二年可謂澳門文物遭到破壞之年,今年六月,曾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警告、停工逾十四年、被指影響松山燈塔景觀的東望洋超高欄尾樓成功避過削高;具有約超過三世紀歷史的被評定不動產項加思欄古城牆一段因山⋯
澳門自二〇〇五年申遺成功後,部分公眾對於文物保育的意識已顯著提高,然而,澳門土地資源有限,文物保育時常與城市發展產生矛盾,社會上仍有部分人對於為何而保育感到不解,覺得文物保育就是浪費經濟發展,大⋯
近年部分澳門人保育文化遺產的意識有所提升,惟獨特區政府作為保護者的角色屢屢捱批、進退失據。東望洋燈塔關注組發言人、城市規劃會前委員陳德勝亦批評文化官員在多個涉及世遺保護爭議上未把好關,未能依法處⋯
文章靈感來自最近親身經歷。 某天在麥當勞,旁邊兩位年青人在討論如何申請失業救濟,並談到想要報讀的官方補助課程(如化妝班、歌唱班),但其中一位竟說課程時間會阻礙其每天「走水」(按:即非法攜帶商品由⋯
「六一八」相對靜止期,留在家中能夠做甚麼?正當社會熱話聚焦於澳門政府的防疫政策之際,一本姍姍來遲、談論澳門建築修復的著作悄悄成稿。今期人間話專訪《歷史建築的衰老與修復》作者、澳門文化遺產建築師呂⋯
曾經,夏天是旅行的季節,我偏愛去涼快的地方避暑,例如雲南四川的高原藏區,是我一感覺到夏天的熱浪時就蠢蠢欲動想要移動到的地方。 高的海拔帶來了涼快的空氣,這在兩百年前並非是眾所周知的事實,而是像亞⋯
有別於以往劇場文件展,今年主辦單位澳門劇場文化學會決定要搞搞新意思,辦工作坊,做小誌(Zine),讓參加者自由地透過作品,訴說自己的「劇場@城市」體驗。 「文件是甚麼?可能是手機內的照片,像路過⋯
「一本好的童書呀……我覺得故事固然是給小孩的,但不幼稚,不是把小孩當成甚麼都不懂的小人兒。要有些有趣、令人意外的點子。」本地童書出版社Mandarina Books負責人Catarina M⋯
集藝術實驗書、音樂表演、展覽、講座於一身的「Bookery藝術書展」經已開幕。繼「頭炮」講座於上週六舉行後,重頭戲如書市、表演等活動將於這週(11至13日)展開。策展人Sara和Alan介紹,今⋯
在已進入「後疫情」時期,全世界大部分國家和地區早就積極地走向復常之路,這當中之利概括起碼有四:有助人民的心理健康(不再活在恐懼與憂煩)、恢復正常民生、復甦經濟、民眾自由往來與活動。然而,澳門卻捨⋯
9月25日香港特區政府宣佈暫停疫情記招,澳門特區政府幾近同步作出同類宣佈。新型冠狀病毒應變協調中心公佈暫停記招的前提是澳門新冠疫情穩定,已進入防疫常態化階段。澳門的抗疫常態化比較出人意表,半個月⋯
患有慢性腎衰竭何庭茵過去八年,每星期需要洗腎三次,每次則要四小時,而每隔十至十二星期便需到香港的醫院覆診,跟進身體各方面狀況。過去近三年,因疫情她便也沒有踏足香港。「我同家人都曾期望,過了個暑假⋯
疫情差不多三年, 對無數的居港澳人來說,猶如過了十三年那樣。兩地距離雖短,但因為防疫政策南轅北轍,令兩地居民日常的往來也變得困難重重。回家的路,如同咫尺天涯。 在澳年邁雙親輪住病重 預訂隔離酒店⋯
除了內地及澳門以外,新冠肺炎疫情已漸漸在世界各地劃上句號。然而,將重新向國際開放的意見一律視為「躺平」的澳門政府,卻一直無視在外地工作的澳門市民回澳心切,卻因隔離政策而無法與家人相聚的心情。在澳⋯
自二〇二〇年年初疫情於世界各地爆發,各國陸續封關,以對抗當時仍未知的新型冠狀病毒。澳門政府也不例外,陸續封鎖爆發疫情的國家,甚至一度想回歸祖國的擁抱前,也須先接受隔離。 然而,時光飛逝,兩年半過⋯
要來的總會到來,早晚也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今年5月,台灣真正進入了疫情大爆發,平均每天新增確診達數超過5萬宗。那時已經接種了3劑新冠疫苗的我,雖然心裡已有所準備,但伴隨的仍然有一絲來自未知的恐懼⋯
9月4日,是我結束返台3+4隔離的日子,為了慶祝終於結束的隔離,我早在隔離的時候就邀約了數位留在台灣過暑假的好友一起吃飯,敘舊。當晚大家都十分開心,他們與我分享了很多他們留台的趣事,我亦有拿出他⋯
澳洲維多利亞州州長Daniel Andrews剛在十月七日宣佈疫情大流行聲明(Pandemic Declaration),十月十三日起維州將正式宣告大流行結束,這代表了維州將鬆綁所有疫情隔離措施⋯
對於與親人分隔兩地生活的澳門人來講,本澳防疫政策阻隔了他們與家人團聚的美好時光。持續的隔離措施,有居美國的澳門居民表示,兩年多難以返澳門探親,而父母年歲已高,擔心天人相隔的不幸事件會發生自己與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