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深深認為,在我居住的小島故事無可取代,但在邦咯島上,這些場景很難不產生疊影。就好像,我生活在後生仔都在的路環,船業盛況雖未盡理想,而聚落的每個人都盡心盡力在這條以海為業的生命線上,並以此光榮。雨水打在船寮,從架高的木屋縫隙看得到海水陣陣襲來⋯⋯
「這是我爸爸自己晒的魚乾。」「他們喜歡加點糖,但我喜歡什麼都不加,就足夠好吃。」
到達邦咯島的第一晚,偉豪帶了自家的魚乾來到分享給大家,邦咯島的主獲魚種是江魚仔,偉豪是返鄉幫手家中事業(明源海產)的後生仔,於是我有機會聽到馬六甲海峽捕撈的故事。
出海
邦咯島的漁船不是太大(澳門蝦艇的一半或三分一?台灣近海漁船的大小?),馬來西亞劃分了不同海域,船隻只能前往規定的海域去捕魚。一天出海的時間是兩轉,分別是早上天還沒亮的時間,以及傍晚。
漁獲
這一籠一籠的魚簍,是可以裝滿的,但也有空無一物返回的時候。「但都要出船,搏一搏!」風大的時候不出船,因為跟風對抗,漁網會破掉。
船工
船工在出船前,多半在船隻旁邊的棚寮休息,他們住在半閣的位置。一位船工躺在「吊船」上晃,海風輕輕吹。吊床,原來是漁網。上工的時候捕魚,放工的時候,捕人。
禁忌
有的漁船保留女性不得上船的禁忌,但新一代基本上已沒有這樣的禁忌。有些位置不得靠近「拜拜的地方」。(我往日在漁船上會感覺到氣場之樁,亦有海人說那是容易滑倒、擋住船長視線之處。)
海盜
江魚仔的漁場在近海。公海,漁船是不會去,因為海盜猖獗。「『有牌』的海盜、『無牌』的海盜都有」,有牌的海盜,指的是印尼的海軍。被海盜劫掠的漁船,人身安全威脅不用說,有時整艘船被拖進印尼海域,成為入侵船,被搶被燒都可能發生。「公海的魚是很多,但這個風險,實在太大!」
打火船
船東聚在一起,就會聊到這個話題。打火船就是在深夜開著明亮魚燈的漁船,許多魚會被魚燈吸引,靠近漁船。漁獲量大,但混獲情況嚴重,難以永續。政府是打擊打火船的,但「其他的人都在開打火船,我不開又說不過去」、「就算我們不做,周邊國家也會做,這實在很無奈。」這是島上船家遇到的兩難。
漁業資源
「五年旺景,五年蕭條」是邦咯島上的海人經驗。現進入蕭條時,許多船東開始賣船求生。但旺季會回來嗎?
海龜
偉豪對漁業有願景,會去想下一代的漁業資源景況,也會因此看得更遠。他和父親將現有漁獲做食品加工,增加附加價值。也採用海洋保育工作,淨灘、海龜復育等。這和我們常見到海洋保育之聲與漁民衝突的狀況不太一樣,漁民本身就是保育者,這個翻轉就更實在。(夜晚,我看到偉豪的小小兒子,忍不住會去想當他的時代來到,這個大海、這個世界的模樣。)
海洋動物保育
因為對鯨豚動物的偏愛,我問了偉豪「在海上見過鯨豚嗎」。「海豚是看過,鯨魚聽說有兩隻,但我是沒有看過。」「偉豪認得是哪種海豚嗎?」在心中默默許下要帶給偉豪一本鯨豚圖鑑的我,在後來的聊天中,發現他的Target動物是海龜。這片海域是一種非常巨大的海龜品種,牠最大可以長到兩米多呢!偉豪在幾年前做淨灘活動,用了「讓海龜回歸」的口號,讓公眾參與者對這片海灘與共生的物種有更多的想像。爾後,「海龜保育區真的被劃分出來」,但因為海洋生物的政策管理,是由漁業部進行。「當保育部門轉移到漁業部門,一切似乎又變調了。」個人保育被阻止,團體保育需要上繳大量的報告與證照,成為工作上的巨大消耗。
如今,海龜回歸的情況改變,復育也有所受阻。但牠們生存情況到底是因為保育環境抑或海洋與氣候變化,我們尚不可知。
後記
關於漁家的自主保育對象是海龜,不是因為混獲所見而有的心情。真正走向這條路,是因為偉豪曾經與在地青年組織淨灘,但同時想知道怎麼號召大家一起來會更好,這時發現邦咯島的海岸線上,有一片海域,是海龜產卵的棲地。
在民間保育上,根據偉豪的說法,當地真的有科學家做保護與復育的工作!他說雖然不明白這種方法是不是太多人為介入,因為自然成功孵化到順利進入喔大海的機率太低,他們在海域做了孵化池,跟漁民要水母去餵養、飼養後野放。
後來官方開始設立保育區,但海龜產卵紀錄無端更少了,因為根據漁業署的指引,如果沒有走足各種公文程序,就不可以這樣做民間保育。
現今保護區還在,但是海龜的情況就不清楚了。
能聽到這個小島的居民、青年、展業與物種共生的故事,我感到非常幸運。希望大家都能永續長久地生活在這個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