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任行政長官岑浩輝在某個公開場合表示,特區政府為「深化公共行政改革,加強統籌協調,全面提升治理效能。未來將因應施政工作和發展需⋯
2024年的全年博彩毛收入達到2,267.82億澳門元(下同),比最初預算的2,160億,多了100多億,算是成績美滿了。按照去年的財政預算,以2,160億來推算,來自博彩稅收的就佔820.8億⋯
早前在談到新一屆政府需要回歸現實,就是解決澳門民眾「安居」和「樂業」的需要。「安居」說了,房屋問題根本沒有解決,只是上屆政府力推的五階梯房屋政策被搞黃,再加上經濟不景氣的氛圍下,安居問題暫時變得⋯
上一屆政府推行的五階梯房屋,除了社屋能繼續發揮其功能外,其他幾類房屋都是「半死不活」,原因都是官僚體制所累。但五階梯房屋中的私人樓宇,屬於私人市場範疇,距離官僚可以遠一點,還是照樣死火,那又是何⋯
《福布斯》雜誌早前引用國際貨幣組織的數據計出全球最富裕地區,澳門以134,140美元的人均GDP位列世界第二、亞洲第一。人均GDP僅次於盧森堡(人均143,740美元),比起新加坡、卡塔爾、阿聯⋯
有朋友看了筆者關於特區的回顧與前瞻的言論,不太明白我為何如此強調政治陷悶局的問題。許多人可能認為,不管政治是死局悶局,只望經濟發展,澳門人能分享經濟成果就不錯了。只是,政治與經濟密不可分,用共產⋯
隨着特區成立二十五年,新一屆政府終於登場了,迎來的當然是一片鶯歌燕舞,歡呼吶喊。只是,開心幾天好了,我們還是需要回歸現實。現實是甚麼?當然是解決澳門民眾的需要。而民眾的需要千千萬萬,化作簡單的四⋯
再過幾天,就澳門回歸二十五周年了,也意味着新一屆特區新班子登台。除了換上新特首岑浩輝外,九名主要官員也換了五個,算是大換班了。對新的班子,有甚麼期望?傳媒總是喜歡問這個問題。我的回應很簡單,是四⋯
許多人都說,澳門太小,常住人口也僅得七十萬,沒有甚麼商機。所以要澳門發展多元經濟,也得靠走進橫琴,借助橫琴有較大的土地資源,來成就澳門的產業多元發展。在我看來,這完全是混淆視聽。澳門能否實現經濟⋯
特區政府完成修改勞動關係法的討論,計劃將解僱補償的薪酬上限調高500大元(澳門元下同),從21,000元加至21,500元,四年加500元也拿得出手,論無恥也真的無敵。 甚麼叫做解僱補償的薪酬上⋯
2017年,澳門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創意城市美食之都」。當年有人說,澳門「肩負新的身份將為澳門帶來更多發展機會,不單可藉此推廣本地獨特的美食文化,更可促進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
第六任行政長官「選舉」沒甚麼折騰,轉瞬便塵埃落定。岑浩輝先生從終審法院院長成功轉軌出任行政長官。澳門人慣於沉默,特別是對這種沒有公眾參與,而早就知道結果的選舉,基本是冷眼旁觀,看人唱戲。但卻又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