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看了筆者關於特區的回顧與前瞻的言論,不太明白我為何如此強調政治陷悶局的問題。許多人可能認為,不管政治是死局悶局,只望經濟發展,澳門人能分享經濟成果就不錯了。只是,政治與經濟密不可分,用共產黨老祖宗馬克思的話來說,經濟基礎與包括政治制度的上層建築是相互作用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而上層建築亦反過來影響經濟基礎。這種說法一般人可能不太容易明白。但作為共產黨人(不包括掛羊頭賣狗肉,或那些連馬列著作也沒看過幾本的「共產黨人」)是應該一看就明白的。
根據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框架,人類社會由兩部分構成,其一稱為經濟基礎,其二稱為上層建築。經濟基礎被認為指代社會的生產方式或生產關係。上層建築指的是社會中與生產沒有直接關係的其他上層領域的東西,如文化、制度、政治權力結構、社會角色、儀式、宗教、媒體、國家等。
1859年,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的序言中就明確指出:「社會的物質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便同它們一直在其中運動的現存生產關係或財產關係發生矛盾。於是這些關係便由生產力的發展形式變成生產力的桎梏。那時社會革命的時代就到來了。隨着經濟基礎的變更,全部龐大的上層建築也或慢或快地發生變革。」
馬克思及其追隨者認為,經濟基礎對於上層建築起着决定作用。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思想是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也是馬克思與恩格斯構建的整個思想大厦中最具特徵的思想之一。
過去二十多年,澳門所創造的經濟奇跡,令本澳的經濟基礎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但特區成立二十多年來,本地的政治體制,包括行政長官與議會的選舉和組成卻有如死水一潭。
回歸前,第一屆行政長官由二百人組成的推選委員會「選舉」產生,到第二屆按基本法規定的「由一個具有廣泛代表性的」、由三百人組成的選舉委員會「選舉」產生行政長官,再到2014年的選舉委員會由三百人擴展到四百人。這個從二百、三百到四百,人數增加了,但基本方式不變,這幾百人的產生排除了絕大多數澳門居民的參與,不單沒有普及直選,連間選也不是。事實上,間選是人們沒法直接選領導人,最少可以選那些有權選領導人的人,這才叫間選,若像澳門這種一般選民連選都沒機會選的,不叫間選,叫胡閙。然而,這幾百人的產生完全是社團閉門推舉,公眾無從過問,連《基本法》所規定的「具有廣泛代表性」都無法體現。
至於立法會,同樣是「黃腫腳,不消提」。回歸前,立法會是由八個直選、八個間選和七個委任所組成,簡稱8、8、7,直選佔34.78%的議席。第一屆直通車順利過渡,直選比例維持。到特區第三屆立法會,直選議席上升到41.37%。這不是特區的民主進步,而是《基本法》所規劃的。《基本法》訂明第二屆立法會的三種議席比例是10、10、7,第三屆是12、10、7。到了第五屆立法會經過「+2+2」的修法,議席組成比例變成了14、12、7,直選成份微增至42.42%,仍在議會中佔少數,直到今天。
事實上,任何議會都以直選議席的增加作為民主進步的標誌。可惜,澳門民主的「循序漸進」是二十五年來增加了7.64%。整個議會結構不變,仍然由間選和官委所把持大局。若說這就是議會民主的「循序漸進」,未免進得比蝸牛還慢。
還有,回歸前的殖民統治時代,澳門還有兩級議會,而兩級議會都有超過三分之一的議員是由市民一人一票直接選舉產生。只是,一回歸,特區政府就曲解《基本法》,將市政機構剷除,順帶連有民選成份的兩個市政議會也被剷除,成了一個變種的「民政總署」。及後雖然撥亂反正,重設市政機構,但卻再無民選成份的市議會了。所以,《基本法》第二十六條雖然訂明「澳門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依法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不論是在行政長官選舉,抑或二級議會收縮為一級議會,即現時只得立法會,都是削弱乃至根本無法體現市民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
或謂:「回歸前都無得選澳督,議會的直選比例都係咁低,你又無意見?」其實我是有的,九十年代初修改澳門組織章程時,我是反對過立法會的「2、2、2」方案,要求增加直選比例、增加民主成份的。此事俱往矣,澳葡時代已是明日黃花,但不能以澳葡時代民主成份少,特區也就應當少。因為澳葡時代是殖民統治,特區時代是「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是澳門人當家作主的時代。
不擁有多一點民主,如何讓澳門人發揮當家作主的精神?如何體現澳人治澳?怎麼還把我們拖回殖民地時代呢?
說了這麼多,我只是想說,本澳的經濟基礎二十五年來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政治體制這個上層建築卻紋風不動,這種矛盾衝突導至社會不穩,是馬克思老先生所認定無法避免的。你信不信共產主義老祖宗馬克思的話?抑或讓澳門的實踐來證明馬克思這套學說是胡說八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