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逢周二,傳說中的爛鬼樓會在「論盡媒體」虛擬空間出現,歡迎聚眾圍觀。藝術教育文學創作藝評影評城市議論旅行書寫,凡生活種種與文化連結的,皆可被捕捉定格。在城市金光幻象背後,期望文化與文字逐日沉積,落地生根。未來是浮華還是昇華,城市種種,皆在一念之間。
歡迎投稿,以文字圖像書寫我城。
一開始,舞者們排成一排從舞台邊,整齊劃一地大步走出,站在舞台的最前方,然後俐落地轉身,步入惘惘的黑暗之中,好像踏進了記憶的疆界。在黑白切割分明的舞台之上,黑衣人或聚或散,一起有著忽慢忽快帶點神經⋯
大概到了這個季節,正是很多新鮮人準備進入大學,需要應付很多面試的時候,同時也有不少畢業生即將進入職場,回想當時,也曾為此徬徨不已,到處請教別人不同的經驗,由衣著打扮,以致要準備的知識,甚至面試官⋯
翩翩將會在藝術節有一個演出,她演的是話劇,但卻被安排跳一支舞。 自小時候被媽媽迫著去跳過一輪中國舞,上了中學就喊著停了。在排練場上認識了一個新的男生,說是希望找她去學跳舞。「我們去一齊去報⋯
本澳小城實驗劇團的音樂劇《時先生與他的情人》再獲多倫多大獎提名!繼上周多倫多劇評人獎後,《時先生與他的情人》在剛公佈的第三十九屆加拿大多拉獎(Dora Mavor Moore Awards)的記⋯
5月23日多倫多媒體公佈了由當地劇評人協會 (TTCA)所投票選出的2018年多倫多劇評人大奬(2018 Toronto Theatre Critics Awards)的得獎名單,本澳小城實驗劇⋯
這陣子,我教的某全班學生到了國內參加軍訓營,看著他們緊張又興奮地準備自己的行裝,口中說怕曬但內心卻激動無比的神情,我很羨慕,畢竟,他們現在的這個年歲,離我已經很遠了…… 回想「舊屎」,也是他們歲⋯
前段時間,我的主診醫生說,都已經透析了四年,來做個徹底的全身檢查如何?我也很直接的回答說:「好呀。」於是醫生安排好時間後,我在家執拾細軟,按照醫生給我的入院紙時間,拿著打包好的簡便行李住院檢查去⋯
這些情景不都是我們所熟悉的嗎? 看似寧靜的黑夜裡,常常被突然提高分貝的聲音插入:失控的歌聲、誇張的笑聲、或一句超大聲的髒話;憤怒的咆哮,分不清男女的撕扯、扭揑,時高時低;無法停止的小孩哭聲、打罵⋯
早前在香港國際電影節看了一部很破格的中國電影,它是一部劇情長片,但沒有演員,也沒有攝影師,整部片是由中國鋪天蓋地的監控鏡頭攝錄下來的畫面剪輯而成。導演徐冰首先寫了電影劇本,再根據劇本內容在網絡上⋯
筆者因工作關係,經常會接觸到一些生命遇上巨變的人,這些人,有的帶着期望,很清楚告訴你他 / 她要什麼,有些則抱著「嘗試」的心態,看看你能給他 / 她做到什麼;而最多出現的,就是家人想他 / 她來⋯
大部分人對澳門的印象大抵屈指可數,好比大三巴丶新馬路丶觀光塔和到處林立的賭場,你我對澳門的印象是否又僅僅只有剩餘這些?或許有沒有人曾經想過在燈紅酒綠的背後,是一條小漁村,當時大家都是靠著捕魚養家⋯
「有一個家庭的兒子很怕媽媽會不回來。這些故事常發生。她們可能本身有屋企,來澳門後,她丈夫有外遇。她在澳門,因為離開太久,在澳門又有外遇。這些故事在外勞界常聽到。所以小朋友會擔心這方面,擔心媽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