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8.23 颱風「天鴿」吹襲澳門期間做多人死傷,多人被困,不少地區更斷水斷電斷網。颱風「天鴿
內港治水方案要等多1年才有最終方案,工務局副局長張潤民受訪時表示,政府在完成初步可行性研究及整體規劃研究後,正進行第3階段的工程勘查及環評等專項研究工作,預計明年完成。現階段未有詳細的造價估計⋯
颱風「天鴿」引發的風暴潮導致媽閣至青洲一帶嚴重水浸,雖然政府早於2015年啟動內港治水方案研究,但最快要1年後才能有可行性研究報告,再加上設計、招標、施工等,意味著居民仍有一段長時間要擔驚受怕⋯
八月廿三號“天鴿”吹襲澳門期間,相信小城各家各戶和商舖在為防禦風暴而做著一連串有效措施,我和家人亦不例外,暴風最強勁之時,窗外風聲嘯嘯,看見原本放在露台的三隻烏龜在惡劣的天氣裡受驚地瘋狂拍著盛載⋯
天鴿吹襲,澳門低窪地區水浸嚴重,更奪去多條人命。說好的「內港擋潮閘」到2018下半年仍是沒影。土木及結構工程博士黃燦光認為,澳門缺乏防洪措施,提議建造堤壩防洪。 填海推高水位 低窪地區更易水浸⋯
【你有壓力我有壓力】風災期間,捨身救人、參與災後清理工作亦不乏移工和外籍人士身影。今日記者會上,有葡籍記者問及特區政府可否也趁機向這些移工及非本地居民致謝或講幾句說話,點知今日俾記者問多兩句有啲⋯
「天鴿」與「帕卡」過後,荔枝碗船廠情況惹人關注。有關注人士指,雖然當局有臨時加固,但多間船廠受到不同程度損毀,憂慮之後的颱風會加速船廠的倒塌,促請當局儘快完整加固船廠及完成文物評定程序。 就記者⋯
最少5間傳媒的編採人員收到高層的指令,要對風災報道要「更正面」。公民力量會長林玉鳳形容,有關行徑是「自欺欺人」,損害傳媒公信力,又指現在是網絡時代,有關行徑根本不能壓住輿論,反而會造成反效果。⋯
【維穩大過天】香港《蘋果日報》今日報道,有澳門傳媒人爆料,指傳媒收到指示,要求報道要報喜不報憂,否則不能出街,「如果唔服就冇得做」,及後發現其他行家亦遇到類似情況。澳門傳媒工作者協會發聲明,表示⋯
「天鴿」過後,滿街垃圾,澳門市民紛紛上街,自發清理街道,嚴陣以待下一個颱風來臨。大家一腔熱血,去撿垃圾,去為樓上的獨居老人、婦孺嬰孩送飯送水。 然而,就現場所見,現場沒有資訊,或者資訊混亂,有些⋯
風暴期間,多間中小企損失慘重。經濟局表示,深入社區瞭解受風災影響中小微企及小販的困難,聽取他們對援助措施的意見後,特區政府決定將「受『天鴿』風災影響的中小企業災後補助金措施」的金額由原來的3萬元⋯
廉署於今(28)日傍晚6時13分發出新聞稿,指日前颱風「天鴿」吹襲澳門,給澳門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隨後廉署亦收到大量投訴,廉政專員根據《澳門特別行政區廉政公署組織法》的規定,已經批示行⋯
政府《公報》今日刊登成立「檢討重大災害應變機制暨跟進改善委員會」,以檢視現行危機處理機制,包括氣象預報、民防工作統籌、信息發佈的協調、相關基礎設施的狀況,及提出未來應對危機處理的整體規劃。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