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築發聲平台,歡迎不同意見互相理性交鋒。此欄文章為義務稿件,觀點均來自作者,並不代表本媒立場。《論盡》編輯部保留對所有稿件的篩選權利。來稿一經刊載,不接受任何理由要求下架,本媒擁有任何爭議之最終決定權。
以下是一名澳門市民代特殊學生家長發聲: 最近澳門疫情爆發以來,已經來到第三輪全民核酸,聽聞還會有第四輪……今早看到新聞消息指「當局研兒童免下輪全民核檢」,讓我想起除了兒童⋯
二十年前,難以想像如日中天,且數量「多過米舖」的賭場會在「一國兩制得到舉世公認的成功,社會經濟實踐行穩致遠」的今天陸續結業。繼多個大型獨立衛星場選擇「交還」賭臺,無奈退場後,再有更多知名衛星場宣⋯
昨天拜讀《論盡》來論:確診病人的一天,筆者深有所感特撰此文。 新冠肺炎Covid-19變異病毒株Omicron,去年底今年初在美國、歐洲爆發,之後延燒到日韓與香港,五月也在台灣爆發。相對於上述地⋯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下稱應變協調中心)「要求」全澳居民在今(25)日內進行1次新型冠狀病毒快速抗原檢測(下稱快篩)。考慮到部分居民是第一次使用,不一定掌握申報的方法,是次檢測申報與否不⋯
首先撰寫此文章是想記錄朋友(下稱A小姐)在確診內的一天行程,以及給大家在將來有機會確診時作心理準備,最後亦想帶出幾個問題給澳門政府。 #以下文長 *A小姐已接種兩劑疫苗* 19/6 R⋯
6月9日傍晚,位於加思欄的一段被評為紀念物、自17世紀興建的古城牆遺址坍塌,據相關部門公開的資訊,全長50米的古城牆遺址,約有18米在這次事故中塌毀。 據6月18日的報道,由於山坡上現存城牆當中⋯
澳門擁有非常豐富的軍事建築遺產,從17世紀起建造的炮台與城牆到20世紀建造的碉堡與軍事隧道,能較全面地反映西方(歐洲)自文藝復興的軍事建築發展,同時見證中國及澳門的歷史。 這些軍事建築中,大炮台⋯
本人是一位土生土長的澳門人,曾於國外留學,其後並與外籍妻子組織了一個3人家庭。學成後便有回流的打算,由於上年新冠疫情嚴峻的關係,對外國人入境有限制,因此回澳計劃一拖再拖。去年10月去信疾病預防控⋯
【編者按:此文為來論,關於一失明人士到政府部門辦理證件的經驗】 有失明人士某某獨自一人前往政府部門辦理證件,因公交車便利及有報站服務,他無懼的決定自行乘車前往,他很順利的到達目的地,在引路徑的指⋯
每年的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澳門一如以往地亦有參與,並於5月29日(星期日)下午舉行「2022澳門國際博物館日嘉年華」。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博物館的力量」。在澳門,「博物館的力⋯
社工專業原來是由非專業學者及官僚敲定 2012年5月8日,特區政府就《社會工作者註冊制度》法律諮詢文本舉行第一場公眾諮詢場。負責撰寫法律文本的澳門大學法學院教授邱庭彪開場白說,自己都是社工,經常⋯
筆者去年從外地畢業回澳至今約一年,現在有固定的工作及收入,筆者就這一年回澳後的所見所聞與經歷,及當前社會之概況,冒昧地歸納及提出一些感想。 一、外勞機制永不會退場 *澳門統計暨普查局(D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