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難以想像如日中天,且數量「多過米舖」的賭場會在「一國兩制得到舉世公認的成功,社會經濟實踐行穩致遠」的今天陸續結業。繼多個大型獨立衛星場選擇「交還」賭臺,無奈退場後,再有更多知名衛星場宣佈將在年底前關門大吉。他們曾經都是成功的大老闆,有極強商業觸角,只是此時此刻必需政治掛帥,相信政府下半年的許多大型旅遊活動,會吸引批量遊客及報復性消費,只要「蝕少D」捱到新賭牌落地就雨過天晴。但是人算不如天算,一場突如其來的上流群組病毒傳播,重創特區政府及博企未來半年的發展計劃,以及吊鹽水的餐飲業。
畢生難忘的父親節禮物
父親節是本澳傳統的餐飲旺市,本來,受疫情催殘第三個年頭的本地餐飲業,終於盼來了消費補助後的首個重要節日。過去受防疫措施限制,人們喜怒哀樂已然習慣隱藏在口罩背後,在「動態清零」的政治作用下,大家開始遺忘互動的美好。節日用餐是久違了的家族除罩活動,迎接熟悉又陌生的笑容,父親只是號召,兒孫三代同堂才是眾人目的。澳門人會記得這個不一樣的父親節,期望溫馨的團聚被無情的病毒活剝生吞,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檢測和每日提心吊膽的開始。
中小微企的生存空間
相對傳統餐飲業而言,在龍頭產業大倒退時期,即疫後經濟,本地中小微企對社會穩定和內需起著極重要作用。眾所周知,自從賭權開放後,六大博企吸納市場上為數不多的青壯年勞動力,並間接性拉高薪酬待遇,令中小微企生存一度響起警號。後來,在前政府的「用外勞補充本地勞動力不足」政策下,勉強撐起勞動力不健康的傾斜。但是,過去兩任政府優於博企的勞動政策做得太多太明顯,反而令本地小企業更習慣依賴內地勞工。例如最近常跑的超市,貨架理貨員及收銀員幾乎都是外勞,另一例子是物流配送的跟車員,要搬要抬本地人難以入行。
簡單粗暴的人員流動
二十多年來,特區政府一方面每年在立法會通過增加公務員薪俸點,另一方面推行教師職程改革制度,以杜絕公務員及教育工作者的流失。加上六大博企急速擴張招覽大量博彩從業員,形成市場惡性挖角,年青人發覺賺錢太容易,一些厭惡性行業就只能從內地輸入,例如保安及清潔員。這也是目前就業市場釋放了大量從事貴賓廳和衛星場的失業者,難以找到適合自己意願工作的主因。另一方面,外僱合約到期後退場,其崗位難以由本地人完美頂上,即便勉強進行職業配對,福利待遇及人員穩定性、工作效率等都存在不少差異。近年來,缺乏足夠人手已成為許多老店衰亡的主因。
最後一根稻草
三年前美中貿易衝擊了亞太區的貨運秩序,令海運成本及時間大幅上升,企業經營者有苦難言。不久,世紀疫症肆虐全球,顛覆全球貿易及生產線,物流和成本再上漲,經營成本大增。今年,東歐戰亂,俄羅斯是燃油大國,烏克蘭是糧倉,加上海路運輸的禁航等客觀因素,都嚴重影響本地中小企的經營模式。通脹即由此而來,也是普羅大眾所關心又不知道的事實。如今疫症蔓延,社區大爆發無可避免,將讓更多中小微企忍痛結業,衝擊本來已經相當脆弱的經濟結構。而政府推出的許多貸款及創業計劃,將讓更多年青人背負沉重債務,被掏空未來,將在償還借貸的生涯中陪伴小城浮沉。
(作者為中小微企經營者,本媒邀其來論分析疫下中小微企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