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給澳門市民的一封信

來論

文:有時

網址:https://aamacau.com/?p=86768

時間:2022年04月30日 18:18

筆者去年從外地畢業回澳至今約一年,現在有固定的工作及收入,筆者就這一年回澳後的所見所聞與經歷,及當前社會之概況,冒昧地歸納及提出一些感想。

一、外勞機制永不會退場

*澳門統計暨普查局(DSEC)最新一季即2021年第3季的澳門人口調查,澳門外地僱員數為171,418人,就業調查方面,第4季本地居民失業率為4.1%及勞動力參與率為63.2%。

摒棄政府所提供之數據,澳門各行業的就業情況實則是外勞充斥,由各大型中、私企到普通的中、小企,每一間公間的外勞與本地人的比例多為十幾比一,外勞過多對本澳社會造成衝擊,包括本地勞動人口過剩(被失業或放無薪假);薪資被降低(與外勞同酬);通貨膨脹(物價上升);樓價不降(外勞租房或外地人炒樓);治安變差;交通擠塞(人多車多);文化差異;社會風氣等。

「五一勞動節」前夕,市面遊客增加(圖片來源:論盡媒體)

二、失業問題

2022年4月至今,未滿一個月之內,澳門跳樓自殺之數量累計已有約6至7宗,失業及通貨膨脹為市民帶來經濟壓力,再加上部分人士需供樓、供車、育兒等,無疑對市民原本拮据的經濟雪上加霜。另外,防止自殺生命熱線的輔導長期供需失衡(供小於需),市民尋求輔導卻長期無法打通該熱線傾訴,要不然就是預約了社X局的輔導傾訴卻被輔導人員冷嘲熱諷,不但沒有得到應有的輔導反而加重了對己身之自負。市民失去工作無經濟來源、更沒有在社會中奉獻一己之力的機會,當對未來前境不抱任何信心,難不免自尋短見。

三、社會基建落後

回顧澳門歷年財政預算,以2021年財政預算(澳門元,下同)為例:一般綜合預算的開支總額為約953億、特定機構彙總預算的開支總額約142億、特定機構彙總投資預算的開支總額約164億,總觀澳門為一彈丸之地,既沒有軍事支出、亦沒有超大型之建設譬如興建新機場、地鐵等,單就數字金額來看上述之財政預算遠超世界其他很多國家/地方,可是,每年龐大的預算開支對社會的民生基礎設施卻絲毫沒有任何改善:內港及下環一帶遇到稍大的雨勢隨即水浸、山頂醫院預約時間增長、掘路從未停止、公共巴士冒煙、內港火燒連環船事件、交通燈熄滅事件;政府每年龐大的預算總結為只有派現金分享、醫療券、電子消費卡,但上述三項政策隨之而來的結果是百物騰貴,三個政策的最終受惠者只有商人/商家,富者越富貧者越貧;既然把龐大的預算金額用之於「派錢」,為何不把預算投入社會基建中,提高整體社會之實質生活質素?

四、市民對社會之心態

永遠無法叫醒裝睡的人。回顧本澳市民過去歷年對立法會之選舉採取放任/放棄、或受到短期的利益而投票、以及對(世界)政治與時事漠不關心,因為從來沒有人真正去關心澳門未來之發展,就不難看出為什麼今天的社會變成如斯境地——市民的聲音不再被政府聆聽及重視,施政者尸位素餐,在其位不謀其事。 

市民需要認清一個現實,現在的澳門早已不是「努力」或「努力讀書畢業於名校/大學」出來就會有好前途,現在市民每天討論的問題總結為「識人好過識字」及「外勞天下」,這些市民會日益不滿及發聲乃是因為其在澳就業之利益遭到剝削,或者又試問一下目前在澳有正常就職的人,為什麼他們不出來發聲——因為他們的利益暫時沒有被剝削。

既得利益者與被剝削者兩者之間的關係是相輔相成,即如果今天某市民有一份固定薪資的工作,其就保持沉默、繼續把如今社會正在發生的種種弊端視而不見——自殺年輕化且日趨嚴重、資方與勞方關係不對等、外勞問題、通貨膨脹、抗疫疲累、產業單一化、言論自由下降等,這一代的市民若繼續放棄不捍衛己身各自的權利與公民義務,其下一代的利益完全會蕩然無存、在澳之生存會更加的越發艱難。

這幾年市民都辛苦了,昨(4月28日)又有一位為了生計而競業工作的年輕外送員失去了生命,願市民痛定思痛,到底是繼續當鍵盤俠侃侃而談表達不滿,每遇到有市民無辜失去性命只不痛不癢地說句「R.I.P.」,抑或是應用實際的行動去挽救在生之生命?

唇亡齒寒,唇既亡了,齒如何能安然無恙,願市民共勉之。

2022年4月29日

*資料來源依序為:澳門統計暨普查局、與外勞之口述訪談、澳門印務局;外勞要到澳工作,第一步是在內地找勞務局,外勞根據其所找工作職位之薪酬需給予勞務局8,000至12,000人民幣或等同澳門幣的勞務仲介費,然後是等勞務局通知,若面試成功則另需每一年給予內地出入境事務廳4,000人民幣或澳門幣的藍卡證照續期費用;而即使面試失敗也不會退回任何的勞務費用。當外勞在澳門辭職或被辭退,需要再等半年至一年(俗稱過冷河)才能再次到勞務局申請到澳工作,此時需再重新給付勞務仲介費。換言之,以一個外勞到澳工作兩年為例,其基本花費是:(勞務費)8000元至12000元再加8000元(兩年藍卡證照續期費用)。在整個外勞申請過程中,既得利益者當然是勞務局,至於勞務局又是誰在操縱,答案耐人尋味。

(來論照登,僅代表來稿人立場)

donation-ad